第2276章

  但并州不是长安,呢子布稀少,遑论找到一模一样的颜色
  这会最受欢迎的是大红猩猩毡,谁会特意找蓝色的布料
  段晓棠掀开披风一角,露出一个内兜,外观打版不可能连内里的细节都模仿“是我的”
  吴越好不容易对三司升起来的好感,“腾”的一下熄灭了
  这件披风本是段晓棠所有,说的难听点是她送给王贤儿的裹尸布,装敛之物
  市面上同样尺寸的呢子布比中等绸缎更昂贵
  说的好听点,是证物的一部分遗失,此刻穿在一个男人身上
  郁修明有苦难言,三司人手不足,在行宫办案势必要借用一部分本地人手
  这件披风只是临时客串,连边缘证物都算不上,没有精心保留的必要
  段晓棠显然没打算拿回去,有些身份的人不乐意碰沾染过晦气的东西,中下层百姓却没这般顾虑
  某天他发现披风不翼而飞,却不知道被谁拿了,好在没把王贤儿的宫装扒了
  三司眼皮底下被偷东西,说来也是讽刺
  苏文德瞬间明白前因后果,找补道:“这是替段将军挡灾!”
  穿了段晓棠的披风,替了段晓棠的死劫
  言下之意,刺客的目标是段晓棠
  范成明面露不屑道:“这件披风段二只在大典那日穿过一次”
  中间隔了好几日,段晓棠又不是穷得只剩一件衣裳没得换
  譬如今天,她穿的是一件黑色的缺胯袍,并未另外着披风
  段晓棠偏爱白色,但到了冬天,尤其是并州的冰天雪地里,除非特殊情况,她不会穿白
  刺客凭一件数日前的衣裳认正主,是非常不专业的行为
  范成明的目光落在白隽身上,“梁国公这件披风不知从远处看,和段二的有几分相似?”
  众人的目光反复在两件衣裳上梭巡
  段晓棠的披风实际上是带帽的斗篷,颜色更深,裁剪素雅,没有任何绣花
  白隽身上那件没有帽子,颜色略浅,背中间有松鹤延年的刺绣
  苏文德咽咽口水,“若隔得远些,未必能分清两者的差别”
  吴越的行宫刺杀案是莫须有,眼下这件却是实打实的
  段晓棠再如何骁勇善战,政治意义不比白隽
  于吴越而言,段晓棠不能舍,但征突厥近在眼前,白隽这个搭档也不容有失
  一个比孙文宴更知情识趣的合作者,儿女比他出息,说话还好听
  苏文德再补充一条证据,“这名行宫守卫的身形和梁国公更像”
  武功初见时,白隽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近年向道养生瘦了一些,但和段晓棠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白隽解下披风交到一个王府护卫手里,另一护卫则解下尸体身上的衣裳
  两人举起披风,急速向外跑了数十丈
  吴岫老眼昏花,几乎捕捉不到的颜色
  其他人眼神好些的,定睛看去,齐齐沉默
  吴越紧抿一下唇,方才说道:“若离得远些,不带帽子,行动起来,遮盖住后背的绣花,看不出区别”
  白隽的披风并非满绣,只背部有个一寸半见方的图样
  这还是两件披风同时比对的结果,凭记忆只会更加模糊
  无人质疑白隽和段晓棠为何会有相似料子的衣裳,不就是在同一家铺子买的布料吗?
  若非两人气质天差地别,他们说不定有一模一样的衣裳
  d4dd4d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