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托付

  隐约的狼嚎,在山野里回荡
  月光下,崔泮跟着姚蓉在山林间穿梭
  他手里举着火把,好几次,差点被风吹灭而姚蓉那妖女,走得极快,他差点跟不上
  “你要带我去何处?走了那么大半夜,我饿了!”他气喘吁吁道
  姚蓉回头看他,道:“快了,就在前头”
  “闾丘颜为何在这荒郊野岭里等我?”
  姚蓉轻蔑地笑:“你这张脸还挂在官府的通缉布告上,莫非他要在光天化日下的市井里见你?”
  崔泮冷哼一声:“他嫌弃我了?当日怂恿我答应王治,谋划兵变时,他可不是这么说的他说他在荆州,我在北府,我俩一东一西,可共谋天下!”
  姚蓉道:“如今你都这副模样了,还谈什么共谋天下?人总要识时务才好”
  “我不识时务?”崔泮厉声反问
  姚蓉不理他,继续往前走:“走快些,要到了”
  果然,没走多久,姚蓉拨开树丛,如拨云见日
  只见这竟是到了山巅之上,前方一片空旷,寒风呼啸,月亮就高悬在眼前
  崔泮左右张望,问:“闾丘颜何在?”
  姚蓉道:“他稍后就来在那之前,我有句话想对你说”
  “什么话?”
  “世上的王者只有一个,从无什么共谋天下你当时信了这话,就只有一个下场”
  崔泮似突然明白了什么,面色一变
  可不等他转身逃开,一把飞刀已经划破了他的脖颈
  山风仍在呼啸,狼嚎仍在山林中回荡
  崔泮了无生机的尸首被抛下山崖,无人知晓
  ————
  次日,孙微醒来之时,阿茹告诉她,司马隽一早去了江州大营
  “王妃做的什么梦?”阿茹说,“竟是在笑”
  孙微讶然
  “我笑了?”
  “我早晨起来时,想看王妃醒了不曾”阿茹道,“只见王妃抱着被子,脸上全是笑意”
  孙微想了想,却是记不起来自己梦了什么不过醒来的时候,确实心神愉悦
  她想起了昨夜与司马隽的谈话,长长地伸了个懒腰
  “王妃又在笑”阿茹道
  孙微不理会,只道:“桓修的那封遗书,替我取来”
  “王妃要它做什么?”阿茹讶然
  “去见桓安”孙微道,“你去问问,余宽将桓安安排在何处?我要去见他一面”
  桓安其实伤的不轻,可听闻孙微前来,还是在院门外亲迎
  他洗漱收拾了一番,看起来比昨日精神了许多端详起来,倒也是个好看的男子
  “桓将军昨夜睡得如何?”孙微道,“这宅中,可有什么短缺的?”
  “谢王妃关照”桓安道,“昨夜,在下终是睡了个安稳觉”
  嘘寒问暖一番之后,孙微与桓安坐下
  “妾此番前来,是想起一事”孙微说罢,将桓修的遗书递给桓安
  桓安自然对桓修的字迹颇为熟悉,目光定住
  “这是兄长的信?”
  “这是四公子临死前令人交给妾的遗物,将军可以拆开看看”
  桓安连忙将信展开,只见里头的一撮头发待得看完信,他一时难忍悲痛,潸然泪下
  孙微让内侍给他递上巾子,劝他节哀
  “事已至此,悲痛无益”孙微道,“桓将军保重才是”
  桓安哽咽着,闭眼长长叹了一口气
  “在下每每想到兄长曾活得那样痛苦,便无比自责”他喃喃道,“是在下无能,不曾拯救兄长没……”
  孙微温声道:“四公子一生郁郁不得志,不因将军而起究其缘由,只怕就算将军用尽全力,也无法让四公子开解”
  桓安没有言语,只沉默地擦干眼泪,小心翼翼地将桓修的信重新叠好,还给孙微
  “兄长心思细腻,最重情义在下是个粗人,一直不知如何让兄长解脱幸好在最后关头,兄长遇见了王妃兄长必定十分信任王妃,才将这信交给王妃的”
  孙微并未接过信,只道:“可妾身居深宫,又在孝中,四公子在信中的嘱托,着实无力完成妾听闻桓将军即将离开寻阳,不知将军将去何处?若公子愿意,可否替妾成全此事?”
  桓安露出讶色
  “王妃将此事托给在下?”
  “桓将军不愿?”
  “在下自是甘愿!”桓安忙道,“不瞒王妃,在下将去会稽替世子练兵,那里倒是离海边十分近”
  孙微听罢,松了一口气,司马隽终究还是将桓安留下了
  说什么思虑不全,不算秘密
  这不是都想好了么……
  桓安却又红了眼眶,低低道:“只是在下也不知,兄长是否愿意让在下送他这最后一程”
  “四公子面上虽行事不羁,但如将军所言,他是个重情之人”孙微道,“若是桓家其他人,妾不知他愿是不愿可是若是将军,四公子必然欣慰”
  桓安抹了抹脸上的黑泪痕,道:“有王妃这句话,在下就放心了”
  孙微又交代了两句,正要作辞,桓安忽而道:“王妃留步”
  只见他望着孙微,道:“昨日,在下曾问过王妃,在下与王妃素昧平生,不知王妃为何涉险相救?今日,在下还想再问一次王妃伸出援手,果然只是因为兄长?”
  孙微心想,这桓安果然是个心思机敏的,已经想到了这层
  “此事,还望王妃据实以告”桓安正色道,“在下说过,王妃之恩,必誓死以报若王妃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还请尽管开口,在下必定尽力而为”
  他言语颇为真挚,孙微忽而想起闾丘颜的话
  ——桓安乃知恩图报之人,待南郡公发兵,世子便令桓安在江州截下先锋营,赶赴会稽……
  司马隽昨夜的话也在心头浮起
  ——桓氏再亏待桓安,桓熠也仍是他的亲生父亲在他自己未想明白以前,我不会冒险将他放在江州……
  其实,孙微很是赞成闾丘颜的话
  但她知道,司马隽比她考虑的更多
  她按捺住冲动,道:“孔岐之乱是世子的心病,妾想请将军务必帮助世子,驱赶乱贼,平复三吴”
  d4dd4d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