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成全(下)

  “先生莫不是想得太好了些”司马隽淡淡道
  “在下一向着眼实情,从不妄言诳语”李陌道,“无论广州刺史是谁,其实都与世子并不亲近可是换个称职的刺史,对广州百姓总是好的,世子以为呢?”
  司马隽看着他,没有答话
  回去之后,司马隽将阿茹叫到跟前,严肃地看着她
  “今日李陌的话,你都听到了”
  阿茹神色不定,少顷,点了点头
  “宁将军是你的父亲,此事,也全由你做主”司马隽道,“答不答应,全凭你的意愿”
  阿茹睁大眼睛,望了望司马隽,又望了望孙微
  孙微知道,司马隽先前所说的蹊径大约就是这个了
  去见李陌之前,他让孙微带上阿茹,恐怕就是预感到了李陌此番来,与广州这盘棋息息相关
  只见阿茹咬了咬唇,忽而在司马隽和孙微面前跪下,磕了三个头
  “阿茹此生只愿为父亲昭雪!”她红着眼睛道,“世子和王妃是好人,阿茹定不忘世子和王妃的恩情!”
  司马隽道:“这案子由王治亲审,耽误不了多久你若想见你父亲沉冤昭雪,便往番禺去吧”
  阿茹颔首,却望着他们二人:“世子和王妃,还留在此处么?”
  “此间事了,自不必再耽搁太常已经到了始兴,随时可以出发只是那头有些军务还未料理好等过个两三日,送他们北上,我等便可以启程苍梧”
  提到苍梧,孙微的笑意忽而僵住
  她竟差点忘了此事
  ——
  回到屋子里,孙微问阿茹:“你何时去番禺?”
  阿茹想了想,道:“近日就去,还未定下”
  孙微问:“我有件急事,须得往番禺送一封信”
  阿茹忙问:“什么信?”
  孙微道:“先前在建康时,我让永福阁的陈掌柜留了一匣上好的南珠,是给世子的生辰贺礼我本以为我们要去番禺,可以去取,没想到世子忽而说不去了我想着,让陈掌柜派人替我送到苍梧去,等世子下个月生辰便可派上用场”
  听得这话,阿茹露出了然的笑意
  “原来如此,既是为了世子的生辰,自不可耽误了”她说,“只是世子生辰就在下月,他又要去苍梧,此事着实急了些”
  急,如何能不急?
  孙微知道,去了苍梧之后,司马隽必是要去造访鲁明的
  她早想好,让陈茂派人带鲁明出去游玩一番只要他不在家,孙微便不必与他相处,也就不易被识破
  “是急了些”孙微叹口气
  阿茹却精神十足,望了望外头的天色,道:“这个不难我今日就启程去番禺,为王妃送信下个月,王妃必可得到那匣南珠”
  她向来说到做到
  孙微把信写好的时候,阿茹已经收拾好了行囊,背在身上
  看着阿茹,孙微忽而觉得,她比刚来时胖了一些
  “还有一样东西要给你”孙微说着,又拿出一封信,递给阿茹:“这里面有你的卖身契,还有我的放奴书等你父亲昭雪了,你记得带着去官府落籍从此以后,你便不再是奴”
  阿茹讶然,将那些文书取出来看着,忽而泪流满面
  孙微替她拭了泪,笑道:“哭什么?莫不是觉得当奴婢有什么好?”
  “我也不知……”阿茹揉着眼睛
  “我原以为要两三年,没想到一年就给你办好了”孙微拍拍她的肩头,“我跟你说过,你帮我做事,我帮你报仇放奴日后,你想去何处,皆由你的意愿”
  阿茹哭得愈发厉害,用力擦一把眼泪:“你为何对我这般好?”
  孙微笑了笑
  想起前世那个在断头台上痛苦的阿茹,她好像明白了,重活一世,可能不只是为了司马隽,还有更多不该死的人
  “我不是说过了,你八字与我相合对你好,便是对我好”孙微道,“天色不早,去吧”
  阿茹朝她深深一礼,大步走出屋子
  ——
  三日后,司马隽再度在望江亭中与李陌会面
  “世子能审时度势,确乃当世之豪杰”李陌微笑道
  司马隽却道:“吴奋已经就擒,不知王氏打算如何收拾他?”
  “自是由王监军亲自押解进京,而后等有司裁决”
  “他若是中途死了呢?”司马隽问
  李陌愣了愣,很快明白司马隽的意思
  “有司的裁决不过是个过场,左右是个死,中途死了也就死了只是,有些事省不了王监军要那押解进京的风光,待风光过后,在下可设法将吴奋交给世子发落”李陌想了想,问,“世子是为了谢将军么?”
  “先生知道的可真多”
  李陌笑了笑,道:“世子有情有义,在下佩服”
  司马隽道:“还有一事当下,吴奋虽被擒,三仙教的残兵却有还有不少,被打散之后,四处流窜他们大多出身三吴,在广州没有根基,若不加安置,只怕又成祸根广州刺史虽是一方封疆大吏,但要做得长久,便要有那保境安民的本事李先生以为,梁温可胜此任么?”
  “此事,在下亦有所虑消除余党之患,乃刻不容缓,故而在下打算在广州留下些日子,辅佐梁温,将诸事处置妥当了再走”
  司马隽看着他:“王仆射也是此意?”
  “王仆射对在下予以十足信任,一应之事,皆由在下裁夺”
  “三仙教余党足有数万,先生打算如何处置?”司马隽道,“杀个人头滚滚么?”
  李陌道:“三仙教本是托着民间传说起家,恰逢战乱灾年,流民聚集,奸人见机而起,领着群氓啸聚山林在下以为,所谓余党,大多其实本是些流离失所之人,投奔三仙教,亦不过是为了得一口饭吃加以甄别,将罪徒匪首挑出来另行处置,其余人等,皆可令其归田”
  说着,李陌看了看司马隽,道:“世子在三吴招揽流民,令他们开垦荒地,施以屯田之制在下所见,着实卓有成效只不过半年,三吴之地便有了安定之象也是因此,孔岐被捉之后,再无乱事在下以为,在广州,亦可施此善政”
  d4dd4d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