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赠簪(下)

  提到王宽,长公主嗤之以鼻
  “一个庶子,成日唯唯诺诺,没脊梁的东西罢了”
  这答案不出孙微所料
  “如此说来,公主对二公子实则知之甚少?”孙微问
  长公主不置可否:“你若有计,何不直说?”
  孙微道:“一日夜里,妾府上有个值夜的管事去向常侍告假,说是家中母亲突然病了,要回宅中探望常侍自是允了听那管事后来闲聊,那时已经临近午夜,那管事在回家路上,偶遇了二公子而那管事的居所,就在桃叶巷”
  长公主为之一震
  她知道桃叶巷是个什么地方,里头遍布龙阳馆子
  她颇有些难以置信:“你是说,王宽好男色?”
  “这不过是妾从别人嘴里听到的闲话,不知真假如今将此事禀报公主,还请长公主彻查”
  长公主了然
  纵然本朝南风盛行,可家主王磡对此深恶痛疾,而王宽却胆敢沾染男风
  目光轻轻流转,少顷,长公主终于露出了笑容
  “王妃果然通天晓地”她赞许道
  孙微道:“只有一件事,请公主谨记妾方才说过,不可将董氏逼上绝路二公子是董氏的命门,公主若毁了二公子,也就是将董氏逼上绝路兵家有言,穷寇勿迫,围师必阙,公主可以仔细体会其中道理”
  长公主道:“如此,我当如何?”
  “自是反将一军,用此事拿捏董氏”孙微道,“长公主握住了她的命门,就不怕他再兴风起浪只要她再似过往般乖顺,长公主也就不必因她劳神,这后宅的风波也就镇住了”
  长公主轻轻挑眉
  孙微最后这句话,却是说到了长公主的心坎上
  王磡说她镇不住后宅她却偏要将董氏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而且只要有了这把柄,她随时可以毁了王宽
  她是否出手,全看董氏的表现
  孙微熟知她的反应
  她当下不出声,十有八九,是被孙微说动了
  长公主看向孙微,徐徐颔首,笑道:“今日我来见你,果然收获颇丰”
  孙微谦道:“能为长公主分忧,妾之幸也”
  长公主对她的态度很是满意
  “阿隽可好些了?”她喝一口茶,撇开话头
  “世子已经好些了”孙微道“多谢长公主惦念”
  长公主温声道:“日后,你我要多多往来才是过去就是因着不往来,才把两府的关系弄僵,阿治和阿隽分明是表兄弟……”
  她说罢,摇摇头:“罢了,不说了”
  天色不早了,二人又寒暄一阵,各自回府
  临走前,孙微问:“那匿名信的事既然是捏造的,不知长公主可查出了背后主使?”
  长公主又蹙起眉头,摇摇头
  “这背后主使倒是有些手段,一来二去,线索竟是断了太后已经着廷尉彻查此事,我也在等着消息”
  孙微听罢,心头一咯噔
  兜兜转转,这烫手山芋又回到了廷尉,十有八九又是落到庾逸手里
  她向长公主作辞,登上了马车
  阿茹放下帘子,小声道:“分明是王治害了世子,可长公主却只字不提,也不曾有半分歉意不仅如此,还高高在上地让王妃出主意,以为几根簪子就能打发了,看着真教人不快”
  孙微道:“她这辈子也不会知晓何谓低头认错若执着于这点,日后也不必与她往来了”
  “那王妃何苦偏要与她往来?”阿茹道,“世子分明说过不必勉强”
  “安抚下长公主,其中的好处只会多不会少”
  “例如呢?”
  “例如,我接下来想见一个人,就要靠着长公主引荐”
  “谁人?”
  “尚书府的长史江原”
  回府后,孙微给长公主去帖子,回了厚礼
  同时,孙微给长公主去信,提到司马隽的弟子孙乔近来读到了江长史的大作,对其倾慕不已问她可否引荐,让江长史过府来给孙乔释文
  长公主正在兴头上,旋即答应了
  “王妃怎知孙公子读过江长史的大作,并对其倾慕不已”
  她笑而不答
  江原本是年少成名,曾有文集流传,她祖父就曾经收藏过孙乔小时候,曾经在祖父的书房里看过
  说倾慕不已是夸张了,可她知道孙乔必定记得有作者本人亲自来释文,无论是谁,他都会高兴且孙乔是个多话的人,从不避生,必可表现热切
  孙微令人知会孙乔巳初过府,却安排江原辰末登门
  江原如约而至,向孙微行礼
  孙微笑道:“世子临时出门去了,不能亲自见长史,还请长史见谅”
  “王妃客气”江原道,“江某是应孙公子之邀而来,不知孙公子何在?”
  “孙公子家距此有些路途,怕是路上耽搁了长史何不先饮茶,闲坐片刻?”
  江原称是
  孙微信手拿起一本书仔细翻了翻,道:“早闻长史大名,长史的才学教人钦佩”
  江原认出了孙微手上的书正是他的文集,惊喜不已
  “王妃读过在下的文集?”
  “长史当年名动京城,这文集亦是千金难求,妾自当拜读过”
  “在下不敢,王妃过誉了”
  孙微笑道:“长史如此高才,膝下高徒恐怕也不少吧?”
  江原回道:“在下从而立之年开始收徒,确实有不少徒弟,不过高徒还称不上”
  孙微道:“妾去年南下时认识李陌李先生,他才华横溢,足智多谋,连世子也对其赞不绝口近来妾才知晓,他也是长史的徒儿?”
  江原愣住
  李陌和他的关系虽然并非秘密,但这继妃提起李陌和去年曾南下广州,让他不由心生警惕
  他知道,李陌那时帮着王治,给司马隽下了不少绊子,这豫章王继妃无端提起李陌,恐怕没有好事
  “正是,”江原笑道,“在下是李陌的启蒙老师,教他读书写字不过也就两三年的光景,他便去了若耶山,在那里自学成才,直至弱冠之时才再度回京,入了尚书府为幕僚”
  3b4.icu3b4.ic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