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你不是御史,不明白谏官的为官之道

  乾阳殿上,一众官员或低头不语,或轻笑摇头
  诤臣嘛
  不能鸡蛋里挑骨头的不叫诤臣
  不能在帝王兴头上泼冷水的,也不叫诤臣
  何况这家伙挑的错,还真是
  六头玄龟虽然贵重,却怎么也比不上一路开启传送大阵的损耗
  从东海传送六头玄龟到皇城所耗费物资,抵得上百头玄龟了
  青阳侯花费这么大代价将六头玄龟送来,论公论私,是功是过,还真不好界定
  “陛下,就算今日你将微臣送入镇天司大狱,臣也要说,青阳侯之罪,当重罚”
  袁珪将乌纱帽摘下,头重重磕在青玉地砖上
  大殿上首位置,元康帝身形缓缓坐直
  紫宸殿金砖映着玄龟虚影消散的余晖,御史袁珪的参奏声还在梁柱间回荡
  礼部尚书王安之执象牙笏出列,苍老身躯在青铜柱光晕里投下巍然剪影:“陛下容禀——”
  “袁御史狂悖参劾青阳侯,实乃不知东海杀局之重!”
  “袁御史也是为大秦律令公正,并非有私心——”
  他话没说完,元康帝已经摆手
  目光扫过大殿之中众官员,元康帝淡淡道:“放心,袁卿一心为国,朕怎么可能苛责?”
  “袁珪,玄龟入皇城,你带一头去北境长城,祭奠大秦先族”
  带玄龟去北境长城?
  没有传送大阵,只一路穿行的话,恐怕需要一年之久吧?
  再加上祭典准备,来回路途耽搁,没有两年,怕是回不来
  一位朝官,两年不在皇城,这差事,算是奖赏还是惩罚?
  大殿之中,不少官员面上露出轻笑
  元康帝做了这么多年皇帝,帝王心术,御下手段岂非轻描淡写之间就化解难题
  “诺”
  袁珪爬起身,将纱帽戴回头上
  “袁卿说的不错,玄龟入皇城耗损极大,再举行什么庆典也是劳民伤财,就算了吧”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礼部就别管了,户部和工部议一议,看如何找补些回来”
  说完,皇帝站起身,看一眼天穹上那山峦一般缓缓出现的玄龟,转身离开
  大殿之中,一众官员躬身
  直到皇帝离开,众人才三三两两退出乾阳殿
  “哼,若不是袁珪,礼部主持献瑞庆典,多少也是一场功绩”
  一位礼部官员一边走,一边低语
  “呵呵,他自己也不爽快,去北境长城,那边人会待见他?陛下是将他撵出去呢”
  另一位礼部御史台官员轻笑,拢着手走下台阶
  袁珪神色不变,一步步往石阶下走
  “定台,你为何此时出言参奏青阳侯?”袁珪身侧,穿着青袍的中年文官低低开口
  “以你阅历,不该有此举才对”
  那官员转头看向袁珪,面上都是疑惑
  袁珪抬头看向天穹上巨龟,顿住脚步
  “青阳侯,太年轻”袁珪的声音响起
  他身侧官员一愣
  “战侯五等,武安,破军,镇国,征天,镇天,青阳侯之功太盛,若是真平定东海,岂不是要一战镇国?”
  “如果不想功高震主,要么他自污,要么,外人寻他错处,压住他升迁速度”
  袁珪面上露出轻笑,淡淡道:“陛下不能大功不赏,又要保住青阳侯这宠臣,那我这做臣子的,只能为陛下分忧,为青阳侯谋长久”
  “润安兄,你不是御史,不明白谏官的为官之道”
  袁珪说完,径直离去,只留那中年文官立在原地,面上神色茫然
  ……
  皇城
  当最后一缕传送灵光如潮水般在皇城东郊的上空褪去,那庞然巨物终于真切地砸在所有人眼前
  六头山岳般的逍遥境玄龟,沉默地伏在特意清空的校场之上
  它们的呼吸如闷雷滚动,带着东海特有的咸腥与铁锈般的血腥气
  最令天地失色的,是它们背甲之上稳稳定格的六根擎天青铜巨柱
  镇海柱!
  它们不再是虚影,而是实打实的上古造物
  带着青铜的森冷光泽,铭刻着“禹镇九川”、“分海定波”的古篆与繁复莫测、仿佛蕴藏星河运行的灵纹
  柱身上,九首玄蛟被抽筋剥魂的凄厉妖纹若隐若现,残留的血气与镇压万古的威严形成一种惊心动魄的压迫感
  柱底清晰可见新鲜的修补痕迹,那熔铸手法独特,正是工部大匠李虞的徽记,沉默宣告着这上古神器在今朝被大秦重新握在手中!
  最初的瞬间,整个皇城仿佛被扼住了咽喉
  飞鸟噤声,车马停滞
  紧接着,如同水滴落入滚油,全城轰然沸腾!
  “轰——”
  “神龟!”
  “神柱!”
  “东海龙王献宝了!”
  靠近城郊的百姓是第一批见证者
  他们推挤着,嘶喊着,更多的是不由自主地跪拜下去
  香料铺子掌柜将自己珍藏的龙涎香点燃,青烟袅袅直上天际,他喃喃道:“值了,这辈子值了!沾沾青阳侯的威光,沾沾神柱的福气!”
  孩童们唱着不成调的谣曲,在大街上奔跑
  对孩童而言,这是远超年节庙会的神奇景象
  无数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在市井间传递扩散,酒楼茶肆瞬间爆满
  人人争说“驮柱神龟入皇城”的盛况,语气中充满了对帝国强盛的自豪和对东海无尽玄奇的向往
  “你瞧那柱子上的印子没?那是九首蛟留下的!青阳侯一刀就斩了九个脑袋!”
  故事在转述中被不断加工,张远的形象在市井传说里越发神化威武
  临街楼阁之上
  巨富盐商和矿主们在高楼凭栏远眺,面色复杂难言
  震撼过后是深深的敬畏
  “这便是……青阳侯巡猎东海的收获?”
  “竟不是金珠珊瑚,而是此等镇国神器!”
  “大秦气运之隆,竟至于斯!”
  行商天下的商贾们见识不是寻常百姓能比
  他们清晰地意识到,这样的器物出现,代表着东海航路的潜力,以及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更意味着,朝廷对远海的掌控力将空前增强!
  五层楼阁上,穿着锦袍的老者抬头,看向东方,低低轻语
  “无涯海啊……”
  楼阁之下,快马奔行而来
  “户部与工部联席议事,请瑜远商行玉若郡主,以及九川盟等三十六家商盟主事列席”
  9e43.sbs手机版:9e43.sbs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