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咱扶汉不代表扶你刘协!萧和:一个

  “夺天子?”
  在场众人,皆是神色一振,惊奇的目光齐聚向了萧和
  “曹贼正是借着天子名义,招揽天下豪杰为其所用,又借天子诏命,名正言顺征伐四方,占尽了大义名份”
  “若能救出天子,令曹操失去了大义名份,于曹操无疑乃是一记重创!”
  赵云点出其中好处,忙问道:
  “不知伯温军师有何妙计,可从许都城中将天子救出?”
  众人振奋期许的目光,皆齐望向萧和
  萧和却并未继续说下去,反是意味深长的叹道:
  “抢出天子,于主公而言,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呀”
  天子在手,好处自然不用多说,曹操的先例就摆在那里
  迎天子之前,曹操才刚赶走吕布,手握一个被打到半残的兖州
  迎天子之后,短短数年间,曹操地盘便急速扩张,豫州,徐州,司州部分,淮南之地…尽数落入其手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曹操的雄才大略,用兵如神,可与天子这面大义旗帜在手也密不可分
  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想吃皇粮的人才,前来投奔朝廷,顺手被你曹操撸进自己的霸府?
  不然袁术称帝,你曹操没有天子的诏书,怎么能轻松诱使孙策起兵反袁?
  不然你与袁绍决战之时,关中诸将怎么会那么听话,帮着你曹操对付袁绍,而不是趁势一拥出关,背后捅你一刀子?
  挟天子的好处,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那是显而易见
  不过现下天下诸侯已被灭的七七八八,大的只余曹操刘,小的只剩刘璋,公孙度,以及关中诸将几股,挟天子的好处便要打了折扣
  至于迎天子的坏处,当然也有曹操以身作则
  当今这位天子,可是位不甘为傀儡,极是能折腾的天子,在曹操有生之年幕后操纵了多次兵变,给曹操添了不少麻烦
  衣带诏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刘备若是迎了天子,其必不甘为摆设,多半会想方设法夺回大权
  那时刘备该怎么对待天子?
  学曹操那样,将忠于天子的汉臣杀尽,把天子当成犯人一样圈禁起来?
  人家曹操好歹是外姓,且残暴之名早就人尽皆知,无所谓世人悠悠之口
  你刘备可是汉室宗亲,行的是仁义王道,你能学曹操那样粗暴对待天子?
  萧和不用猜也清楚,刘备是一定做不到的
  既是做不到,难道就放任天子明目张胆的发展自己的势力,一步步收回大权,将刘备半生的奋斗成果窃取?
  怎么可能呢!
  萧和也罢,诸葛亮也好,关张这些武将谋臣,他们是要辅佐刘备匡扶社稷,再兴大汉
  可匡扶汉室,却不代表要扶你刘协重掌大权
  我们的匡扶汉室,乃是要扶刘备登上帝位,成为大汉天子
  这般心思,大家伙嘴上不说,却都心有默契
  如此一权衡的话,迎天子便是利弊兼有,好坏掺半
  萧和思虑再三后,遂道:
  “此事关系重大,非我等能擅自作主”
  “我这就修书一封,以八百里急报送往濡须坞,一者向主公报捷,二者也请示主公决断”
  魏延赵云等,此时也意识到这件事的份量,自然不敢有异议
  马超一个“外人”,当然也不好说什么
  当下萧和便写下一道捷报,准备派人送往濡须坞
  就在这时,邓艾却匆匆入堂,向萧和附耳禀报,府外来了一位神秘文士,自称是刘备故人,有十万火急之事想要秘密求见
  刘备故人?
  还十万火急之事?
  萧和眼中闪过一道疑色,犹豫了片刻后,还是令邓艾将那人请入偏堂相见
  片刻后
  萧和找了个借口席席,留马超兄妹等继续喝庆功酒,自己则在赵云和魏延的陪同下,来到了偏堂
  此时身着黑衣的中年文士,已踱步于堂中,脸上明显写着焦虑二字
  萧和便上前一拱手,淡淡道:
  “在下萧和,不知这位先生尊姓大名,有何事要见我?”
  那中年文士猛回头,目光上上下下打量着萧和,满脸的好奇之色
  半晌后,中年文士才回过神来,忙是一拱手:
  “在下孔融,久仰萧军师神机妙算之名,今日有幸得见,当真是幸甚”
  孔融!
  眼前这中年文士,竟是大名鼎鼎的孔文举!
  难怪他自称是刘备故人
  当年孔融做北海相时,为青州黄巾所围,派太史慈往平原向刘备求援
  于是便有了刘备北海救孔融这段佳话,两人也就此结下生死交情
  这个本应该在赤壁之战后,为曹操所杀的当世大儒,或许是因为历史的改变,有幸活了下来
  不过就算是他活着,此时也应该在许都做九卿之一的少府才对,怎会出现在这宛城?
  “原来是孔少府,失敬失敬”
  萧和忙将孔融请入上座,香茗奉上,尔后才问及孔融深夜造访的原由
  孔融一声轻叹,便将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原来数日前,天子不堪为曹操挟持,便想借着孔融与刘备的关系,密令孔融暗中联络刘备,将其从许都救出
  孔融遂以居家养病为掩护,暗中出许昌南下,想就近入荆州密见刘备
  谁想途经博望城之时,得知了萧和率军攻破宛城,曹仁惨遭大败的消息
  孔融遂星夜兼程前来宛城,来求见萧和,想通过萧和向刘备转达天子求救的消息
  “天子密诏在此,恳请萧军师务必将之转呈给玄德公才是,融拜求了!”
  孔融从怀中取出一道诏书,小心翼翼交在了萧和手中,接着便神色郑重的拱手一拜
  萧和看着手中这道密诏,终于明白了孔融此行目的
  许昌那位天子,这是在向刘备求救,想要逃出曹操的魔掌,前来投奔他的这位皇叔啊
  这下就没得选了
  天子都下了密诏,求着刘备营救,身为大汉皇叔的刘备,在明明有能力营救的情况下,还能拒不奉诏?
  何况还是孔融这个老朋友,只身潜出许都,冒死前来求救!
  都到了这份上,若刘备不出手相救,那就不是刘备了
  “孔少府放心,我即刻将这道密诏,送往江东呈献我家主公”
  “请孔少府即刻回许都,请天子召集忠于朝廷的汉臣,暗中集结兵马,做好准备”
  “只等我主号令一至,我便即刻派轻骑深入许都附近,届时天子便可杀出许都,由我轻骑接应回南阳”
  听得此言,孔融大喜
  只是稍稍欣喜后,却又顾虑道:
  “镇守许都的曹军,至少有两万余人,我们这些忠于天子的汉臣,最多也就拼凑出千余私兵而已,单凭这点微薄之力,只怕难以杀出许都吧?”
  萧和却是一笑,宽慰道:
  “孔少府放心,和自有办法,将许都的大部分守军调出来”
  “你们有一千私兵,再略施一道疑兵之计,夺取许都不可能,杀出来应该不成问题”
  孔融眼眸一亮,脸上再添惊喜,欣然:
  “许都人人皆言,萧军师你神机妙算,有神仙手段,今日融亲眼一见,果然传言非虚”
  “既有你这句话,融就放心了,我这回许都,向天子报喜!”
  说罢,孔融站起身来,郑重其是向萧和一拜:
  “天子的生死,我大汉的存亡,融都托付于玄德公和萧军师你手上了”
  “请受我孔融一拜!”
  深深一拜后,孔融也无拖泥带水,当即告辞而去
  萧和则带着赵云邓艾,亲自将孔融送出门外
  “天子密诏求救,又有这孔文举冒死来求,以主公的性情,绝对不可能不出手相救”
  “我们提前有所布局,只等主公命令一到,便即刻动手,倒也是对的,只是…”
  赵云话锋一转,却道:
  “不知伯温军师有何妙计,能将镇守许都的曹军主力调出,给天子创造出杀出许都的机会?”
  邓艾也看向了萧和
  萧面露一丝诡色,笑着抬手望北一指:
  “我们兵力有限,虽然不能向东深入颍川腹地,去攻取许都,却能向北直扑陆浑关,摆出一副要攻取洛阳的架势呀”
  赵云和魏延神色一怔,二人眼珠转了几转,眼中蓦然明悟
  自南阳郡向东可往许都,向北破八关之一的陆浑关,却能杀入洛阳
  一旦攻破洛阳,则曹操在西面弘农郡,用于防范西凉诸将的防线,便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境地
  弘农防线一破,倘若十万西凉铁骑再度集结,挥师东出潼关,畅通无阻的进入洛阳,铁蹄踏入河南地,曹操怎么办?
  如此不可收拾的严重后果,夏侯惇也好,荀彧也罢,绝不可能任由其出现
  所以,他们一定会抽调许都镇军,往洛阳一线布防阻击
  这样一来,许都大部兵力被抽调,不就给了天子杀出来的机会么?
  “云明白了,伯温军师这又是一招调虎离山之计!”
  “此计依旧是攻敌之必救,确乃妙计也,料想就算是那荀彧,定也无法识破”
  恍然大悟的赵云,啧啧大赞
  而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魏延,却压低声音,别有意味道:
  “伯温军师,此间也无旁人,延想说几句心里话”
  “主公若乃曹操那样奸诈残暴之主,将天子迎了来倒也无妨,可偏偏主公乃是仁义之主”
  “延是担心,此举固然可夺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义名份,可于主公而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却尚未可知呀”
  魏延显然也有跟他一样的顾虑
  萧和不答,目光望向许都方向,口中喃喃道:
  “对主公而言,天子在谁手上不重要,没有天子才最重要”
  “要是天子能死在了出逃的路上的话…”
  d4dd4d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