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谁教你这样省略的?

  “首长,飞机你也看了,就那样”
  “下这么大雨”
  “咱回吧”
  林枭回头瘪嘴:“回?”
  开什么玩笑
  裤子都脱了你让我回
  眼前这个蠢萌蠢萌的飞机吊足了他的胃口
  如果是常规的外形还则罢了
  林枭见过的飞机多了去了,也不至于非要刨根问底
  可现在
  眼前出现一架打破常规认知的东西,怎么可能现在就回?
  “我当了一辈子兵,下这点雨没事儿”林枭挥挥手
  陈晨:“我有事儿,我身子弱,要不我回?”
  林枭爽朗一笑,直接捏住陈晨的手腕:“张部长,你今天负责专程给陈总打伞,湿一点军法处置”
  张泰寰跟着笑了:“保证完成任务”
  “来吧,介绍一下这架飞机吧”
  陈晨无助的回头看向卫筱
  此时的她已经在凳子上躺着了,面无表情的捂着拔凉的心口
  陈晨也只能长叹一声,低声介绍:“sfnb01,这个名字的命名灵感来源于我们对顺风的感激之情”
  “晨盾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幸得顺风扶持”
  “我司上下怀着感激的心,希望顺风集团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林枭轻拍陈晨的后背:“这些你私下跟卫总聊,说有用的,机体数据呢?”
  陈晨的嘴他是领教过的
  一般人遭不住的
  这也就是林枭亲自到来的原因
  如果让张泰寰或者孙长兴负责,陈晨说不定还真能给他们绕迷糊了
  “行……”
  “翼展15.4”
  “机长7.5”
  听到这个数字,孙长兴暗自点头
  机长是翼展的一半
  怪不得看起来如此的不协调
  正常飞机的翼展和机身比大都是
  0.7或者0.8的情况也有,但不是主流
  “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你把飞机做这么q的出发点在哪里?”
  “在钱江”陈晨自然而然
  林枭狠狠的捏了一下陈晨的肩膀:“好好说话”
  “嘶……”
  “sfnb01和双尾蝎一样,主要功用还是送快递”
  “我们总结了双尾蝎的不足,机身太长,灵活性受影响”
  “这个尺寸之下,卡车可以轻易的装载,也能在标准的四车道高速路上运输”
  孙长兴根本不买账:“扯犊子,你都是飞机了,还考虑公路运输?”
  眼看糊弄不过去,陈晨只能实话实说:“您也是搞航空的,大翼展的好处还用我说吗?”
  “为了考虑升力特性?”
  “你看,你都知道答案了,还问我?”
  理论上来讲,机翼越长,越接近2d流场,升阻比越高
  具体到飞机性能上
  升限和续航时间都会有显著的增益
  大多数以高空长航时为设计目标的飞机,比如u-2,m55、还有近年那些太阳能环球飞机,翼展都比机身长出不少
  “所以sfnb01的最大升限是?”孙长兴很是好奇
  “7000余米”
  听到这个数字
  林枭突然皱起了眉头
  双尾蝎的相关数据他记得清清楚楚,它的升限是一万米
  sfnb01逊色不少
  孙长兴也有些狐疑:“你这个飞机升阻比按理说应该不错啊”
  “怎么还越做越低了?”
  “不应该啊”
  陈晨无奈摊摊手:“都说了,民营企业,技术不精,双尾蝎是个偶然”
  “那续航呢?这么长的翼展,里程和航时总有大的突破吧?”
  “1200多公里”陈晨干脆道
  这个数字一出
  大家明显有些失望
  升限逊色于双尾蝎
  航时也差强人意
  这个数据水平对于其他厂商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但对于晨盾来说远远不够
  至此,像郑宇村这样第一次接触晨盾的人心里开始怀疑了
  他们不在双尾蝎的基础上进行延展,而是重新开发一款截然不同的飞机太冒险了
  外形好与不好,全都是为性能服务
  性能数字明显降低,那么这款外形就只剩下丑了
  可这时,张明瑞从人群中攒出来,狐疑看着陈晨
  “我刚跟保密部门的人聊了一下”
  陈晨心里一紧
  张明瑞的嘴越撇越歪:“据他们掌握的情报,sfnb01在此之前进行过小范围试飞,对吧?”
  陈晨眼皮直跳:“对……吧?”
  “人家说你第一次试飞,就已经至少飞了一万米高”
  “是吗……?”
  “而且人说你头天早上八点试飞的,第三天的凌晨飞机才落地,航时差不多40小时,你跟我说最大航程才1200?”
  “我记不太清了……”
  陈晨心里苦的雅痞
  心说你这哪是保密部门,这不是纯纯的泄密部门嘛
  这个时候林枭才算明白
  双尾蝎航时34小时,sfnb01航时40小时
  而且sfnb01体积小一些,就算它的动力水平和气动布局再差,里程也不能少一半吧?
  “你小子,学会直眉瞪眼说瞎话了?”
  林枭装作生气
  可陈晨的态度坚定:“绝对没有瞎话”
  “屁,人家都说你试飞升限一万多了”
  “对啊,我7000余米,有个余字你没听到吗?”
  陈晨理直气壮,给林枭突然间整不会了
  “余……余多少?”
  陈晨:“余7000”
  “一万四???”
  陈晨点点头,在场的人都傻了
  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余出一个倍数?
  脑回路都快绕到胆囊里去了
  设计你的人一定是个天才吧
  林枭立刻追问:“里程呢?”
  “1200多啊”
  “多多少!?”
  “多1500”
  “两千七!?”
  陈晨:“简单的加法,别怀疑自己,就是两千七”
  “……”
  余处一个整倍数就算了
  现在又多处1500
  谁教你这么四舍五入的?
  设计你的人一定是个变态吧
  林枭可算是明白了,陈晨嘴里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信啊
  稍不注意就能绕进沟里去
  孙长兴和张明瑞倒是一脸舒服了表情
  原因无他
  sfnb01升阻比高的情况下,这样的数据才是应有的表现
  随即他们看陈晨的眼神又恢复到了欣赏的地步
  升阻比高、翼展长当然有好处
  但同时也考验机身的强度
  否则所有飞机都能做的手长身子短,没什么稀奇
  这说明陈晨这架飞机有核心技术
  孙长兴分析道:“那这样的话,变相的提升了材料的要求”
  张明瑞:“对,加强机身强度,意味着业载质量要降低,必须把机翼长出来的部分弥补上去”
  林枭听着二位的分析,立刻转头问陈晨:“业载质量呢?”
  陈晨有些犯难,犹豫两秒之后:“刚过900公斤”
  “过了多少!”林枭已经学废了,话音未落就抢先发问
  “一吨”
  “1.9吨?你好好说话!”
  林枭气的嘴都歪了,你这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而一旁的其他人一半在别笑,一半在啧啧称奇,心里嗷嗷喊牛逼
  陈晨抱着胳膊,彻底开摆
  我也没说谎啊
  1.9吨>900公斤
  900多公斤,不服你咬我
  d4dd4d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