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啊?”
  “地效飞行器?”
  “吴工你都连名字想好了,真会拍马屁啊”
  苏雪松以为吴前在给陈晨的想法现起名,佩服的不行
  “什么叫起名,地效飞行器是本来就有的东西!”
  吴前无语的不行
  这哪儿是发明,这明明就是张冠李戴
  气垫船和地效飞行器完全是两个东西
  前者是通过自身搭载的能源输出为动力,自主的在船身下制造高压空气层,减少和水面的阻力
  而后者是提供过高速低空的飞行,让机翼下方的气流被压缩成高压区,利用的是空气动力,不需要自身输出动力
  两种载具都是贴水面飞行,但原理本质不同
  陈晨的想法,完全就是地效飞行器的变种,不存在发明创造
  面对吴前的质疑,陈晨也抛出了一个问题:“有区别吗?”
  “有啊,这就像三轮和汽车一样,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载具类型”
  “你管他三轮和汽车呢,你就说能不能跑吧?”
  “…能”
  陈晨才不在乎那些个东西
  名字、类型都是瞎几把扯
  能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目前他们面临的问题细掰扯下来,无非就是吴前不想前功尽弃,舍不得
  他千辛万苦搞出来的气垫船项目,不想就这么被毙掉,所以要找到出路
  而实话实说,气垫船确实有点被时代抛弃了
  气垫船需持续供气维持气垫,且高速航行时动力需求极高,导致燃料损耗巨大
  单艘造价和维护费用远超普通两栖船,且需专门港口设施支持,所以运营成本也很高
  再加上环境适应性交叉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缺陷,导致气垫船只能在快速突击、极地救援这些特种领域小规模保留,具备光谱性
  所以要想让吴前的心血不白费,那就只有一个办法
  逐个解决这些缺点
  “如果气垫船变成飞机,利用飞行器造成的气流提供升力,能源损耗是不是会大大降低?”
  吴前五官紧皱:“…好像…”
  “如果变成飞机,它是不是不需要港口维护?”
  吴前:“…好像…”
  “如果变成飞机,你的项目是不是能保留下来?”
  “好……”
  “别好像了”陈晨预判了他的回答“你别项目叫什么,只要我们达成目的,叫啥都一样”
  “确实……”
  是啊
  陈总替他打开了新的世界观
  叫气垫船,还是叫地效飞行器,有什么区别吗?
  没有!
  最终的功能还是运输,二者大的形式都是贴水面飞行
  最后的结果还是吴前自己的科研成果得以保留
  甚至思路打开之后,气垫船的一些固有的劣势会完全消失,又会完全获得地效飞行器有点
  速度快、能耗低、还不需要码头!
  换一个角度,自己的短处会变成长处
  想到这里,吴前对于陈晨又有了一些敬畏
  任总诚不欺我
  这位小老板,还真是深不可测
  以前吴前和陈晨单独打交道的机会不多,知道他是个天才,但具体有多少才华,说不准
  他以为陈晨就是年轻一代科学家的翘楚,本专业才华拉满的那种,但也只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没想到
  陈总的思维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框架,而是有一种战略者的眼光
  刚才那些感悟,正常应该从七老八十的人精嘴里说出来
  可陈晨看着才不到三十岁,太突兀了
  如此,吴前不再抱着抬杠的心理和陈晨交流,而是发自内心的请教切磋
  “地效飞行器的话,其实也有点道理,只是我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我不是搞飞行器的”
  陈晨摆手:“你看,又固化思维了吧?你是船舶科学家,还是空气动力学家,那不都是一张嘴的事儿吗?我以前也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大帅比,也不是搞飞机的,现在不也是搁所谓的无人机专家?”
  “呃……”
  陈晨切入正题:“我的意思是,地效飞行器和气垫船是有点相通的,能让你把项目保下来”
  “首先,地效飞行器,无非就是空气动力学白嫖术”
  “贴地飞行一时爽,一直贴地一时爽”
  “还不用像气垫船一样,用自身的动力制造升力,能耗低到极值”
  “说是飞机,它大部分的飞行区域还是在海上”
  “这样的话,船和飞机有区别吗?”
  吴前已经接受了这个设定:“这个我明白,但有一说一,地效飞行器没有发展起来,也是不冤的啊”
  地效飞行器和气垫船其实差不多,概念都很老
  打有狗那年,就有这俩玩意了
  为什么没成主流呢?
  因为二者都有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
  气垫船因为高能耗和高维护成本,只能沦为短程突击的备选
  而地效飞行器更惨一些,到现在连应用的地方都没有
  全世界也就搞出了那么一架,而且一直在吃灰
  因为这种载具,只能在理论情况才运行
  它要进行贴水面飞行,非得是那种风平浪静的环境
  一旦水面上有浪,别说十几米的滔天巨浪了
  就算是一米来高的小涟漪,撞上也是机毁人亡,几乎没有应用前景
  但这次吴前预期很委婉:“地效飞行器产生也好几十年了,耐波性这个问题一直没解决的嘞”
  陈晨摆手:“好像说的你气垫船的耐波性解决了一样”
  “不一样的,气垫船好歹是船,最多开个100公里,这个速度就算耐波性差,也不至于导致毁灭性的后果,可地效飞行器的速度……一撞就是一个不吱声”
  陈晨的目光逐渐变得深邃:“我的意思是,同样面临问题,我们解决问题即可,如果耐波性解决了,地效飞行器和气垫船二选一,你选哪一个?”
  “那当然是地效飞行器了,关键是怎么解决?”
  随着吴前的疑问落地,陈晨的目光来到了一旁的苏雪松身上
  此时的苏雪松正在外甥女婿的茶吧台抽屉里翻找,看看有没有坚果雪饼之类的
  反正不管是飞行器还是船,都不关他的事儿
  他已经汇报完了,只想填饱肚子
  可是
  接近一分钟的寂静之后,苏雪松只觉得头皮发麻
  “看我做什么?”
  “啊?说话啊!”
  “我既不懂船,也不懂飞机,你们打我主意干嘛?”
  陈晨指着苏雪松说道:“刚才苏总说了,他们的智驾大模型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熟度,正好能解决你们的问题”
  “锤子,我那是小轿车的智驾大模型”苏雪松满脸拒绝
  他有些急了,隐隐觉得有一口锅正朝着自己扣过来
  好家伙
  我只是来汇报个工作,怎么还揽上活儿了?
  吴前不太理解:“大模型对于我们有什么帮助?”
  “可以解决最重要的耐波问题”
  苏雪松:“喂喂喂!看得见我吗?说话啊!我怎么解决耐波性问题,我都不知道奶波形咋写”
  陈晨:“这套智驾系统我是了解的”
  “核心之一,交通要素解算的算法,很出色”
  “苏总也说了,他们在交通高峰进行了多次的试验,成功率很高”
  “同样的功能,也能用在海面上”
  苏雪松:“我咋不知道呢?”
  可吴前此时已经有些明白了:“您的意思是……地形解算?”
  “对”
  苏雪松对支架系统进行测试时,面对的交通参与要素很复杂
  尤其是在钱江这样的大型城市
  最难以捉摸的不是街上的小汽车
  因为这些小汽车绝大部分的行动规律,都是可以预测的,毕竟有交通法管着
  真正难以预测的,是那些急着跑单的骑手,下班买菜的老头老太太,交通优先等级最高的抢红灯路人
  这些特殊要素,不确定性太强,完全是随心所欲,没有任何规律的
  可苏雪松的智驾系统能在晚高峰时取得99%的成功率,说明大模型已经能够预判这些不规则运行的要素的动作,完全够用
  如果同样的功能,用来预测地形,简直就是手拿把掐
  海面上的波浪看似无序,实际上规律的一匹
  有高精度传感器的配合,再加上算法这个最强大脑
  当一波小涟漪进入传感器的探测范围之时,后方有多少波大浪,将会在什么时候来到,解算出结果都是一瞬间的事儿
  陈晨大致预测了一些:“在地效飞行器上打在地形匹配算法,就可以让载具提前预估海浪的到来,从而调整高度”
  “如此一来,波涛汹涌的海面,和风平浪静的海面没有区别,飞行器可以自动跳浪”
  “耐波性对于地效飞行器的影响也就微乎其微”
  吴前双手狠狠一拍:“对啊!简直就是如履平地”
  “如果耐波性解决了,那说地效飞行器是飞机,其实他在功效上更像船”
  由于只能贴水面飞行的特性,飞行器能够承担的功能,其实更像船
  由此,陈晨联想到了许多应用场景
  “这种产品,民用起来的性价比不高,可要是军用的话,香的很”
  “带上一肚子的炸弹,以飞行器的速度运行”
  “我想不出有什么能够阻拦它的办法”
  海上作战,舰船速度是抠死了的
  但如果一架飞行器拥有船的运载特性以及飞机的飞行速度,那将会是王炸
  吴前有些顾虑:“军用的话,地效飞行器庞大的目标在雷达上看起来就像是灯塔,估计隐蔽性是个问题”
  “巧了,晨盾在搞无人机隐身方面小有建树”
  陈晨觉得不是问题
  一言至此
  吴前茅塞顿开
  对啊!差点把这茬都忘了!
  晨盾生产出来的拖拉机都是有隐身涂层的
  人家当年送快递的时候,就已经用上信号隐身的技术了,现在给地效飞行器隐身,很合理
  “有了这个框架,下面的就很好延展了”
  “以晨盾的某一款运输机为原型,对其进行海面适应性改装”
  “都不用大改,启动外形上搞的像一个安瓿瓶,比例调整一下就行”
  “材料上选择耐海水腐蚀的材料,外形基本就确定了”
  “表面上隐身涂层,规格都不用太高,因为海面杂波本身就能隐藏一部分信号”
  “载重也不用像老传统地效飞行器那样搞的巨大,有个二十分之一,弄出两三吨,能背几枚导弹就行”
  “主打一个突防,专盯着敌人的航母干”
  “由于跳浪特性的存在,身背导弹的地效飞行器本身就是打水漂弹道,咱都不用特意设计”
  “想想就觉得很香嘛”
  吴前头点的跟开了连点器一样
  香,香麻了
  陈总的这一套联想,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他赶紧拿出笔记录重点,但又觉得陈总的每一句话都是重点
  说是地效飞行器,实际上是一枚接近马赫,还具备不规则弹道的鱼雷
  就凭这个特性,这个想法就能在某些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吴前忍不住联想:“如果这玩意儿我们造出来,说不定能拿到海军的一些订单”
  陈晨推开窗户,看到林枭的车还停在院子里
  “我都不用你造出原型,只要项目立项,我保证你拿订单,而且不会少”
  “整个项目的唯一难点,就是你和苏总配合,搞出海浪结算的大模型”
  “其余的部分,我会让晨盾的人帮忙”
  吴前点点头:“明白了!我这就去准备和苏总对接!”
  兴奋过头的吴前一个箭步冲出了办公室
  只剩下办公室内的苏雪松一脸懵逼
  ???
  我……我不是搁这呢?
  服了真的是!
  我特么来汇报工作走过场,一切都解决了,准备蹭点茶水雪饼什么的
  雪饼没吃到嘴里,莫名其妙接了个大活
  “外甥女婿,你是认真的吗?”
  陈晨一脸严肃:“工作时不要乱说,称职务”
  “……”苏雪松一脸丧
  “陈总,你刚才说的是开玩笑的吧?我应该不用参与这个地效飞行器的项目吧”
  “开什么玩笑,你是核心,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谁让你是ai的龙头呢?”
  c176.xyzc176.xyz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