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群相制度

  大明,
  周围的文臣们都不可置信的看着朱高煦父子两人,尤其是朱棣,朱棣的形象在文臣的心中变得越来越高大,越来越阴险,是的,阴险!
  以前他们觉得朱棣就是一个武夫,可今天朱棣的一番话,却完全推翻了他们对朱棣的刻板印象
  然后他们想到了,朱棣从靖难之役开始,一直到建国之后,所干的一切事情
  比如,朱棣装疯卖傻骗过了朱允炆,这是一个耿直的武将能干出来的事?别说武将了,这份城府和腹黑,历史上有几人能做到呢?
  第二就是朱棣的起兵时间,以及朱棣对于朱允炆政策的预判,作为一个藩王,起兵要对抗中央,还是一个没有多少兵的藩王,他等的就是朱允炆的政策失误
  朱棣在劝说其他藩王造反时,反复强调了民心向背,强调朱允炆不得人心,这才让其他藩王愿意入伙,一个将军能够看出朱允文制度上的弊端,这还不够惊悚吗?
  最后,就是朱棣对于朱元璋制度的保留和选择中,文臣们,那可是费尽心思想要废除朱元璋制度中对付贵族的很多内容,比如锦衣卫制度,比如低得发指的税收制度,还有更坑爹的官吏俸禄,可是人家朱棣咬死不放松,非但不放松,反而进一步加强锦衣卫
  以前他们觉得朱棣是因为武夫的原因,现在他们算是看出来了,朱棣也是一个懂得制度的腹黑之人!
  最后他们都发出了一声灵魂质问:“到底这永乐盛世,是谁建立的?”
  是他们文臣的功劳,是太子朱高炽的功劳,还是人家朱棣的功劳?
  最后就连朱高炽也不得不承认,姬仇的军政合一,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弊端,六卿设置,在野党执政党的设置,掐死了六卿集体造反成功的可能性
  而军政合一的大权又让六卿家族只需要简单的博弈,就明白背叛晋国得不偿失,掐死了他们当二五仔的可能性
  “姬仇,还有什么制度,他到底有多妖孽?”
  朱高炽轻声呢喃
  朱棣叹息一声:“也许,一些人的千古功业要被人提前用了”
  天幕中,新的画面出现
  【接下来,看看姬仇的恩泽6!】
  【武则天有一个制度,被称为集权的巅峰之做,也是很多人认为武则天内政碾压很多男性皇帝的功劳,叫做,群相制度】
  【但这个制度,其实早就有了,发明者,正是姬仇!】
  (我的个亲娘啊,姬仇还有新的制度?)
  (制度狂魔啊!)
  (武则天的群相制度我听说过啊,那些吹武则天的人,都把这个制度夸上天了,她设置了多个丞相,丞相之间相互制衡,武则天就能死死掌控皇权的时候,还能掌控相权,可以说,第一次听说这个制度的时候,我都惊呆了)
  (我是真没有想到,这个还是姬仇发明的)
  武周,
  上官婉儿给武则天揉着肩,她秀目满是忧愁
  “陛下,您的功劳要被抢了呢”
  武则天摇摇头:“什么叫抢了,朕也是借鉴前人的智慧罢了”
  如果没有人知道姬仇这个妖孽,那么说她是制度的创始人,史书这么写,她也没有办法改后人的史书
  可是既然有人懂,她也不会给自己脸上贴金,硬要说自己才是制度的创造者,这会让这个制度在炎黄延迟诞生一千四五百年啊!
  北宋,
  司马光眨了眨眼,感觉人都懵了
  姬仇还发明了群相制度?
  这也太妖孽了吧
  他对这个结果不排斥,毕竟让姬仇提前拿走了武则天的功劳,对于他来说,绝对是好事,姬仇他不喜欢,武则天更不喜欢,还是个女子,严重违反了儒家的伦理道德
  但司马光觉得这个制度如果不给姬仇,也不给武则天,岂不是更好?
  大明,
  方孝孺心都在滴血
  为什么很多制度,都是这些来路不正的君王皇帝发明的?
  难道这些儒家厌弃的人,才是炎黄古史的英烈?
  不行,绝对不行!
  “怎么就认定姬仇开创了群相制度?”
  “老夫为何一点都看不出来?”
  方孝孺不甘心的质问
  旁边,齐泰幽幽的说:“也许你眼瞎呢?”
  方孝孺被气的呼呼大喘气,小老头就差跟齐泰上演全武行了
  【那么看看群相制度,到底怎么回事?】
  晋国·翼城
  晋文侯姬仇最终颁布了三军六卿制度的雏形
  他让六个卿士瓜分了军政大权
  军队方面,设置了三个军队
  分别是上军,中军,下军
  所以呢,以后三军一词,就指代了全国军队,这就是晋国的三军六卿制度造成的影响
  当然,这里面的三军,是不分上下的,规模可能不同,但级别是相同的
  很多人会以为,上军是最强的,但其实是错的,中军才是规模最大的
  分配完了军队之后,就是执政权了
  六个卿士,虽然分了上卿,亚卿,次卿,级别有大小,但晋文侯姬仇却不想让他们有上下级的关系
  于是,晋文侯说:“这样,你们把治理国家的权力分一分,各自负责一定的职务”
  之后,晋文侯就不管了,让子弹飞一会
  六个卿士谁愿意给其他人当小弟呢?
  都在绞尽脑汁的让自己的权力最大化
  因为身份级别有高低,于是,他们就在权力范围做起了手脚
  有人说:“我要主管祭祀,宗庙,礼乐,邦交,这方面的事宜谁也别跟我抢,谁抢我跟谁急,其他的权力你们自己分”
  另一个人一听,眼睛一亮:“那么我主管的范围就是,土地,户籍,人口,税收,钱粮归我了”
  这么分吗?好像很有意思,就等于一个卿士家族占领了全国一部分命脉,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有人就说了:“那么我就负责水利修建,城池建造,修桥铺路,工程承包预算的事情必须由我审批”
  杜伯家族也掺和了一手:“主君让我们主管律法,我们家族也一直负责这一块,那么以后晋国的律法,断案,诉讼,刑罚都有我们负责”
  晋文侯哈哈大笑,对,就是需要你们这么干
  级别有高低,权力无大小
  相互之间是平行的关系
  不存在一个领导一个
  那么六卿的地位就是相同的,而且,因为专精一个领域,会让这些人的执政能力越来越强
  执政效率相比姬周,也会越来越高
  【这就是三军六卿制度对历史的贡献,六卿的设置,分摊了丞相的权力,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六】
  【主管祭祀,宗庙,礼乐,邦交的部分最后发展成为了我们熟悉的礼部】
  【主管土地,人口,赋税的,成为了户部】
  【主管水利兴修,城池建造,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器具改良的成为了工部】
  【主管官吏考核,选拔,升调的成为了吏部】
  【主管铜矿铁矿开采,加工,武器锻造,兵车锻造,战马管理,成为了兵部】
  【主管律法,诉讼,刑罚,的成为了刑部】
  【这就是三省六部中的六部,三公九卿中的九卿的原型】
  【如果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三公九卿中的三公就有丞相,三省六部中尚书令也是丞相】
  【而没有三公,没有三省的三军六卿呢?丞相就是六卿,他们都分割了六分之一的丞相权力】
  【六个丞相同时存在,并且权力互不归属,彼此互补又相互制衡,这也就是武则天当年选择的制度,群相制度!】
  【而这种制度把君主集权,丞相分权做到了极致,就是姬仇为晋国量身打造的,也成为了后世一个经典的制度!】
  求催更,求为爱发电,猜一猜姬仇还有多少创新?
  .5364.barm.5364.bar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