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卫青兵力还有水分?天都要塌了。

  (我的天哪,我的眼睛要被闪瞎了,贰师将军李广利打穿匈奴右贤王,竟然是3万打3万,我以为的千古名将卫青,竟然是用9万打3万,最后打出来的战损还差不多,谁能告诉我,怎么把李广利定义成菜狗的?)
  (我知道,那些将军粉,如果去吹他们的偶像,肯定是有水分的,但水分也不用这么大吧!9万打3万,变成了3万打3万,感情6万大军就在旁边观战嗑瓜子是吧)
  (这不是那些将军粉惯用的套路吗,完全无视周围参与的友军,镜头只聚焦在他们的将军身上,他们将军带领的人数,就约等于参战的总人数,我都不好意思提,因为我一说这事,那是被人追着狂喷几百层楼!)
  (看来历史还真是要以数据来说话,别给我整什么剪辑那一套)
  (真的吗?真的吗??我其实对卫青的滤镜已经很薄了,你给我再这么整一下去,我就得用放大镜去看了,不然真还被人忽悠了)
  (道心破了!历史太难了,假的东西太多了,隐藏的信息竟然高达八成以上,这还怎么看历史?怪不得博主说,大汉历史是一个绝大的坑,小白一张嘴就全错,我自认为对卫青霍去病了解,结果博主每一句话都能把我的肺管子捅破)
  …………
  大明,
  嘉靖拍着大腿狂笑不已:
  “这就是你们吹的,卫青大败匈奴全靠自身才华?这就是你们说的【没有卫青霍去病,汉武帝根本打不赢?】”
  “是是是,汉武帝真是多余给卫青派出了六万骑兵,就应该让卫青带领3万骑兵,好好跟匈奴右贤王的三万骑兵打一打,看这位千古名将到底能打出个什么水准来”
  “我的要求也不高,你只要打的跟贰师将军李广利一样就差不多了”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海瑞身子摇晃,他现在脑袋都是乱的,感觉有人用棍子把他的脑浆子都给搅匀了
  这就是儒家吹捧的绝代名将,感觉怎么跟普通将军没什么区别呢?
  三国,
  张飞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就这?就这!
  “诸葛先生,大哥,俺是个粗人,俺没有文化,俺就想说一句心里话”
  “俺感觉,俺也能跟卫青一样当千古名将,用九万骑兵打三万匈奴骑兵,俺觉得俺稳赢!”
  三弟,不用你感觉,你是真的能
  刘备情绪失控,嘴角抽的都能跟弹棉花一样
  自己的三弟还真没吹嘘,刘备表示,我上我都行!
  他扭头苦笑着问诸葛亮:“先生,将军真的无用吗?”
  诸葛亮羽扇轻摇笑而不答,我说将军没用,你们信吗?
  吹嘘将军有多牛的,他们的战绩敢拿出来实话实说吗?他们拿出来的都是加了水分的战绩,而是往里面注水注出了长江黄河
  我的将军无用论,那可是分析了自从蜀汉以前,古往今来所有的战役,最终总结出来的颠簸不破的真理!
  你说我诸葛孔明说的是对是错?
  世人永远无法接受的就是真相!
  就跟博主说的一样,很少有人拥有,直面世界真实规律的勇气
  …………
  大唐,
  程咬金已经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蒲扇般的大手薅住了魏青的脖子,跟掐住一只鸭子的一样,嘎嘎直笑
  “魏老匹夫,吹啊,继续吹啊!”
  “你这次的茅厕是洗定了,卫青可是九万打三万!你怎么说?”
  魏征的额头已经渗出了冷汗
  他喃喃念叨着:“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博主,你明显在胡扯,我绝对不相信卫青竟然是率领9万大军打的是匈奴3万,这9万大军是怎么来的?)
  (肯定在胡扯,这兵力数量绝对不多!)
  (我要证据,我有证据!)
  (不给证据就乱说,谁不会?)
  陈勇手指在键盘上轻轻的敲击,心想你们到了这个时候都还不死心,那只能给你们最后一击了
  【那我就更残酷的真相,让你们体会什么叫做信仰崩塌】
  天幕中画面一闪
  在黝黑如同深渊的黑色背景中,那句让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泛黄竹简展开,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几个大字:《史记!》
  竹简中,人物浮现,那是身穿甲胄的汉武帝
  汉武帝于朝堂之上下令
  “卫青,领兵出征!”
  一枚虎符扔出
  卫青领命,带领着三万骑兵出发
  卫青带领着三万人浩浩荡荡的出发
  这些人从高阙出发,进军向匈奴右贤王部,很快,这些图像化作了了一段文字
  《骠骑将军卫青率3万骑兵出高阙!》——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等卫青走后
  汉武帝再次下令
  “李息,张次公何在”
  “末将在!”
  “命令尔等为右路大军,带领各自带领骑兵一万五千人,兵发匈奴!”
  “遵旨!”
  李息,张次公点齐人马,带领着三万骑兵,从右北平出发
  他们出发后,同样化作了一行醒目的文字
  《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出右北平,皆击匈奴!》——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等他们出兵后,汉武帝再次命令
  “命令,苏建为游击将军,
  命令,李沮为强弩将军,
  命令,公孙贺为骑将军,
  命令,李蔡为轻车将军,
  各自带兵一万五骑兵,组成四路大军,与卫青一起,联合右路大军,一起进攻匈奴”
  “得令!”
  四个将军领命,各自点兵,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出发
  这些人的身影在黄沙中逐渐化作了一行文字
  《汉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皆领属车骑将军,俱出朔方》——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对,看到没,公元前124年,漠南之战】
  【根本就不是卫青率领3万骑兵出击匈奴,这场战争,是卫青带着3万人,作为战场主c】
  【而为了能够配合这场战争,汉武帝一共出动了六路大军!】
  【分别由6位将军带领】
  【每一路的骑兵人数在1.5万人左右】
  【所以呢,不好意思,我说,卫青9万打3万还是有水分的,水分还很大】
  【因为光是骑兵至少出动了12万!】
  【你以为只有骑兵吗?】
  【不不不,因为汉朝每一次大规模团战,都要对这些骑兵配备功能性步兵】
  【这些步兵不是后勤步兵,因为后勤步兵,至少要10万起步,就是为了给他们转运粮草,提供后勤保证的】
  【10万步兵都解决不了后勤问题,还得要征发二十万以上的劳役】
  【这才能保证远征匈奴一次的后勤保障】
  【而这里说的步兵,是指那种能够参与到匈奴作战的功能性步兵,他们属于汉武帝给你整个卫青霍去病等将军点的科技树,属于超时代黑科技步兵】
  【至于科技有多黑,科技树点到了何种恐怖的程度,以后会给你们说】
  【所以呢,这一场战争总共出动的兵力人数】
  【主战兵种
  骑兵至少12万人!
  步兵最少2万人】
  【这还不算后勤,如果算上后勤兵种的话,就得至少再加10万】
  【很多人说啊,漠南之战,都是卫青之功,离开了卫青,汉武帝就打不赢仗了】
  【来来来,看一看兵力配置,为了对匈奴右贤王部进行战略性歼灭】
  【这都派出了多少兵?】
  【你一个将军,在这么大的军事调动中,你能起到什么作用?】
  【而且,这还是有水分的!水分还没有挤干净呢】
  (还有水分?
  (我人都傻了)
  (感觉天塌了啊!)
  天幕下,很多人都嘴巴张大
  尤其是崇祯,打仗,跟他想的不一样啊!
  这么大的军事调动,也太,也太,超纲了吧!
  他只能盯着天幕,要把所有的内容记下来
  天幕中的文字继续
  【汉朝为了能够保证骑兵的战力,汉武帝还必须给大军配备最少两万到四万的备用战马!】
  【如果需要的话,卫青可以立刻把运送后勤的步兵拉上来,用在这些备用战马,组建一支临时的骑兵】
  【也就是说,这一场战争,卫青能够调动的总兵力,能够投入主战的总兵力】
  【骑兵至少是14万骑兵,最多能达到16万,步兵也是2万起步】
  【我给你说的,卫青9万打3万,那已经是尽量的照顾你们的情绪了!怕你们接受不了】
  【这次,除了三万骑兵用于骚扰,没有参加歼灭战外】
  【按照司马迁,班固的算法】
  【卫青能够用于歼灭匈奴右贤王三万主力的军队,可以调动,骑兵11万到13万,步兵2万】
  【也就是用13万—15万的主战兵力,围歼匈奴三万骑兵】
  【要真按照司马迁他们的算法,那这一场战争,只能叫做一个词形容:大炮打蚊子!】
  【13万——15万的兵力围杀3万,四倍以上的绝对兵力优势啊!】
  【这回知道了,为什么司马迁看不起卫青了吧!】
  【因为司马迁真的觉得,我司马迁上,我真也行啊!】
  (我整个人都麻了!)
  (我以为9万打3万已经够夸张了,原来比我想象更夸张的是,光是主战兵力,竟然可以达到13万到15万)
  (你错了,还有3万骑兵在骚扰,如果算上,主站兵力的投入就是最大16万——18万!他们虽然没有参与到围杀匈奴右贤王的歼灭战争,但他们在战场上存在着,也是一种威慑呀)
  (妈呀,我以为的古代名将打的战争,应该是3万赶30万,然后杀穿对方,造成10万到20万的战杀战绩,这才是真正的一战封神!)
  (结果你给我说古代真正的战争是,用13万到15万人,干掉对方3万人,这就叫做千古大胜?)
  (有问题吗??其实没问题,这才是真实的战争!所以说让你们少看点电视剧,少看点电视剧,电视剧上为了能够突出一个将军有多厉害,恨不得一个人杀穿10万大军,真实的历史中,基本上都是以多打少,以强打弱,不到万不得已,谁傻乎乎的去以弱打强呢?)
  (果然有些人的战绩是需要吹的,怪不得那些将军粉不敢正视史书呢,这要是把真相告诉所有人,谁还去无脑的吹捧呢?)
  (我记得有段时间,掀起了一股吹卫青踩司马迁的风气,说司马迁写史书故意针对卫青,把个人喜好带入了史书中,现在我才明白人家司马迁史圣的含金量!)
  (在汉朝那个时代,所有人都在吹捧卫青,都想着跟魏青混在一起,可以封侯沾光,唯有司马迁愿意说实话!说真话,不阿谀奉承,这才是文人的风骨啊!)
  (这么看来,史圣司马迁对于卫青霍去病的批评,那就不是个人恩怨了,起码他尊重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我就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质疑司马迁写的历史的立场呢?班固最后也写了同样的事情,难道班固也有问题吗??而且最让你们扎心的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这么写的!其实,这就是公认的事情)
  (我曹,我曹,所有人都写了同样的事情,只有我们这些信息比古人更发达的人,竟然就在无脑的吹捧,然后用虚假的战绩,疯狂的贬低汉武帝,我感觉我们对不起汉武帝呀!)
  …………
  大汉
  司马迁笑了,笑得格外畅快
  他恨恨的瞪了一眼汉武帝,你要去捧卫青,你还要大汉王朝的所有人都去捧卫青,但不好意思,我司马迁之记载真实的历史,尤其是我经历的东西,我一字不改!
  而且你汉武帝那是自作自受啊
  你把卫青捧上去了,结果人家卫青的支持者,疯狂的骂你,这就叫做回旋镖
  汉武帝也很郁闷,我跟卫青不是一伙的吗?你们为啥还要分出个彼此来?
  难道不应该夸卫青的同时在夸我吗,我真想不通你们的脑回路啊,卫青的战绩,不就是等于我的战绩吗?
  ………………
  大唐
  程咬金双眼放出了绿光,搓着手,一步步走向了魏征
  “魏老匹夫,我家的茅厕已经饥渴难耐了,只有我等着你就位了”
  魏征闻言浑身一个哆嗦
  他好歹也是贵族出身,别说洗茅厕了,一辈子就从来没有干过活
  他怎么能做下等人才做的事情啊?
  魏征疯狂的挣扎喊叫,“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我没有输!”
  这还没输?
  “史记汉书是不是都要贴在你的脸上,你才承认?”
  李靖在一旁冷笑不已,你魏征这就叫活该
  你一个研究史书的人,你能不清楚这个上面记载的吗?
  你就是觉得别人不懂历史,别人有时候连古文都看不明白,所以你们才敢肆意乱说
  大殿之上,任凭魏征如何挣扎,他都逃脱不了程咬金的魔爪,程咬金那是拖着魏征就往自家的茅房里面走
  后面传来了魏征撕心裂肺的惨叫
  房玄龄,杜如晦,都不约而同的打了一个寒战
  魏征在后面大喊:“房相,杜相,救我呀,我倒霉不要紧,下一个就是你们了,兔死狐悲,难道你们只要袖手旁观吗?”
  房玄龄,杜如晦是真不想上的,但是范阳卢氏的人,却给了他们一个冷冷的眼神,两人只能认命的站出来,对着程咬金大喊:
  “一场战役的胜负,不应该只从兵力的配置来看,还应该看到战略性的成果”
  “这一场战争,匈奴右下方的确逃走了,而卫青却把匈奴右贤王以外的所有高级将领全抓光了!”
  “匈奴右贤王逃走,属于意外,你不能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否定了整个漠南之战的战功级别!”
  “他等于全歼了匈奴右贤王部,消灭了匈奴三分之一的势力!”
  真的吗?
  程咬金半个字都不信,他扭头死死的盯着两人问道:
  “你们继续要跟我扯犊子吗?你们不怕,我把你们的脸给打肿了?”
  杜如晦笑的声:
  “咱们是以事实说话,你可能不清楚的是,卫青可是抓住了10多个匈奴小王啊!”
  “这就几乎端了匈奴右贤王的军事指挥部!”
  “这种战功,就问你大不大?”
  这时候的科举学子也在议论开了:
  “对呀,匈奴左贤王是王,匈奴小王就不是王了?”
  “匈奴左贤王是跑了,但卫青把他的指挥部杀干净了,把他的手下全部给抓住了,那可是10余个匈奴小王啊?放到了大汉,也是十多个异姓王”
  “你们不能因为匈奴右贤王逃跑了,就否定整个木兰之战的战略性成果”
  “这一战几乎摧毁了整个匈奴三分之一的势力啊!”
  程咬金挠着头,他被难住了
  难道是真的吗?
  “对,我没有输,卫青战果很大,只是你不懂!”魏征高喊
  程咬金看看魏征,又看看房玄龄杜如晦,他真的不能相信这几个人,最后他发了弹幕
  (哈哈哈,有的人就是不懂什么叫做含金量,史书是记载了兵力,但是,后面俘虏了匈奴十多个小王,你们是一个字都看不见,还说被人剪辑史料,你才是!)
  (就问,匈奴小王被抓了没?十几个匈奴小王含金量懂不懂?)
  (博主,说话,这算什么战功?)
  陈勇牙一酸,这是被他们给无语到了
  他必须要让他们彻底死心
  【有没有可能,史记中记载这么清楚,不是为了夸卫青,而是司马迁在嘲讽卫青呢?】
  【有没有可能,这个功劳不是太大,而是太小,小到了成了笑话的地步呢?】
  【有没有可能,卫青就是因为这个,才被李敢打了呢?】
  接下来给你们讲一下,司马迁怎么阴阳人,以及,匈奴帝国的制度
  匈奴为什么那么强,到底匈奴是个什么体制
  知道了这些,你就明白,文人骂人有多脏
  五千字大章,求数据,求支持啊,催更,免费的为爱发电都点一点啊!
  3b4.icu3b4.ic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