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晋文侯对嬴秦的毒计!

  (这才对呀,晋文侯姬仇作为一个从权谋争斗中厮杀出来的胜利者,他怎么可能相信人性呢?他的所有事情,都是出于利益的考量!)
  (我差点就被人给带偏了,还真以为晋文侯姬仇要相信秦文公了,原来他相信的不是秦文公,而是相信秦文公所要获取的利益,迫使秦文公做出的选择)
  (历史这么看的话,不就舒服了?儒家史观总是强调什么人品道德,但真实的世界中,人们往往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得失做出取舍)
  (果然,还是我认识的那个晋文侯姬仇,他不光能够洞悉人性,更是对未来有着精准的判断)
  …………
  大汉,
  汉文帝斜眼瞪了一眼太子刘启
  “你以为晋文侯姬仇在掀桌子,其实人家早就想好了,后面怎么走”
  “只会掀桌子是不行的”
  太子刘琦很郁闷,为啥一个明明可以掀桌子的人,偏要动脑子呢?
  他虽然也懂得下棋,虽然也跟汉文帝学习治国之道
  但要进行这么复杂的谋算,太子刘启觉得这有点超纲了
  真不如直接掀桌子,管他三七二十一,直接干就完事了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多刺激啊!
  …………
  南宋,
  赵构听得如痴如醉,感觉这才是他心目中的帝王心术
  什么相信儿子,什么相信秦文公,这都是扯犊子呀
  晋文侯姬仇最后相信的,还是人们无法割舍掉的利益
  武将们被点醒了之后,看向秦桧和所有文官的目光更是厌恶了
  “这一帮孙子,不就是仗着读了几天书,不就是知道的历史比我们多,满嘴仁义道德,说出来的话!却是狗都不信!”
  “入他娘的,这帮孙子就是想骗咱们,把咱们忽悠成傻子,替他们卖命呗”
  “你看他们自己有没有相信人的品德,他们把利益看得比谁都重”
  “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却是男盗女娼,不就是他们最爱干的事情”
  一时间,朝堂武将们对文臣开始了攻伐
  这些年真是受够了他们的鸟气
  最无法人容忍的就是这帮孙子占了便宜还要卖乖,
  总算有个好机会,可以好好的骂一骂他们了,出一口恶气也行啊
  秦桧黑的一张脸,心里暗骂:啥时候武将也能够骂文臣了,真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这次根本就不用秦桧指挥反击,士大夫根本无法容忍粗鄙的武夫,掌控朝堂话语权
  有人就站出来说:
  “不要把事情说的那么简单,晋文侯姬仇看中了秦国的利益,认为秦国必定要灭掉戎狄二十国以及申国,这可能吗?”
  “我就问一句,为什么呢?”
  “晋文侯说了,秦国要一定灭掉戎狄二十国,秦国就要灭了?”
  “晋文侯认为,秦国跟戎狄二十国产生利益冲突了,这就一定产生了吗?”
  “人家说啥你们就信啥,怪不得你们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这帮孙子可真能说啊
  武将们气的额头青筋直跳
  他们好怀念史书上说的大唐时期,程咬金他们都可以在大殿上动手揍文臣,但他们大宋却不行啊,这要是一拳头抡下去,凉的就是武将了
  ………………
  大汉,
  太子刘盈揉着脸,脑子是一团浆糊
  一方面惊叹于秦文公和晋文侯姬仇的默契
  另一方面,更是感慨,这些人从来不相信人性,只相信利益
  难道这就是阿父陈平张良他们做事的准则吗?
  刘盈表示自己学会了!
  但学会归学会,最关键的问题,却是如何分析利弊!
  “阿父,晋文侯姬仇是怎么看出:秦国必须要灭掉戎狄二十国呢?”
  刘邦摸了摸儿子的狗头,现在的儿子虽然有点蠢萌蠢萌的
  但起码考虑的方向是对的,不像有的人,只会怀疑,从来不想着检讨自己,学习别人
  “那就好好的看一看天幕”
  “相信很快就有答案”
  刘邦还是跟很多古代人的想法是一样的,父不教子
  因为父子之间是有亲情血脉联系的,儿子对父亲有天然的信任,也有骨子里的叛逆,这两种复杂的情绪会时刻交织
  最后就会形成,儿子要么对父亲的话言听计从,不懂反思,成为一个所谓的妈宝男
  要么对父亲极度排斥,为反对反对,这两种态度都让学习的效率直线下滑
  …………
  天幕中,新的画面出现
  【是不是很多人这个时候无法理解,晋文侯姬仇如何去判断,秦国的利益?】
  【这这其实才是这一段历史中,真正要解读出来的东西】
  晋国·翼城
  晋国太子姬伯非常的不服气,也不甘心
  不管晋文侯姬仇的理由是如何充分,但作为一个儿子来说,父亲不向着自己,却向着外人,这从情感上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
  他大声质问:
  “阿父,你说的,秦国一定会灭掉申国,秦国一定会和戎狄二十国不死不休,儿子为什么看不到这样的未来呢?”
  晋国六卿没有说话,尤其是那几个比较强的,早就已经默默的退后两步
  因为他们已经听懂了姬仇没有说的话
  姬仇看到了六卿的反应,心中再次哀叹一声,儿子差的有点远啊,
  这要他死之后,儿子上位,怎么控制六卿,怎么能掌控晋国呢?
  你能当多少年的晋国国君呢?
  你怕是要死在这个位置上!
  但晋文侯姬仇一点都不内耗,不为儿子担忧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把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已经做到了极限,儿子不争气,那你就去死吧,老子都给你铺好路了,你都能死,你还有什么资格活着?
  历史只会淘汰弱者,他姬仇也管不了啊
  既然已经知道后代不行了,姬仇就更不会顾及后代的处境
  他扫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又看上了自己的臣子,语气平静的道:
  “既然你们一定要问一个清楚,那孤就给你们好好上一课”
  “孤来问你们第1个问题,如果戎狄二十国回归草原,对秦国的伤害有多大呢?”
  “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给咱们的太子好好解释一下!”
  晋文侯看向了六卿,见六卿中没人站出来,他又盯住了杜伯
  杜伯知道自己再不说话,那就要被晋文侯姬仇制裁了,他只能硬着头皮出来,对着太子姬伯说:
  “少主,秦国秦文公,他的治下之民,超过九成都是戎狄啊!”
  “这又如何?”
  太子姬伯不明白,秦国子民是戎狄又能怎么样?
  杜伯心里哀叹一声,怪不得,主君不信你呢,你也太废了
  他只能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
  “秦文公了让这些戎狄子民,安心种地,对他们可是严刑峻法,管束他们的一举一动”
  “可他们本来就是戎狄,他们的生活习惯就是自由自在,弱肉强食,想抢谁就抢谁,想睡谁就睡谁”
  “但是在秦国他们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他们为什么不反抗呢?”
  “因为他们反抗不了秦国,只能被迫接受”
  “可如果有一天,戎狄二十国,从关中撤回了草原之后,他们需要在草原上建国,号召秦国的戎狄人回归草原部落呢?”
  “你猜秦国的这些戎狄人是愿意留在秦国,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土地里辛苦的耕种,受到秦国官吏的管束,受到刑法的严惩,做任何事情,都被规定的一板一眼”
  “还是愿意退化成为野蛮人,不劳而获,随意的抢夺别人家的妻子呢?”
  杜伯的语气平淡,并没有加上特别激烈的修饰词,也没有那种高昂或者悲痛的情绪
  可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话,却如同一道惊雷炸响在晋国太子姬伯的脑海里
  他光是想一想这一个结论,就为秦国感到悲
  如果真的把戎狄二十国放回草原,放任他们在草原上建国,他们一定会去疯狂的吸收秦国的人口
  秦国九成以上的子民就全部回归到了草原,再次回归到了戎狄二十国的怀抱
  这种可怕的后果,秦国敢承受吗?
  秦国的人口被抽空了,甚至可能会瞬间亡国!
  如果用这样的办法对付秦国,岂不是,易如反掌?
  他刚想说让自己的老爹这么干,可突然就住了嘴,这么做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把戎狄二十国放回草原
  他现在这么说得来了,只能收获自己老爹的大逼斗
  但他把这个毒计给记下了
  有了这个杀手锏,秦国还不是手拿把掐的吗?
  晋文侯姬仇见到自己的儿子,好像醒悟了,他笑了笑到:
  “聪明的人做事,一定要动脑子,你把脑子动一动你就知道,灭掉秦国,易如反掌!”
  “孤之所以不灭秦国,是因为秦国对孤有用”
  “你作为一个君主,你就应该清楚,什么事情做了对你有利,什么事情做了对你有害,明白了这些之后,你至少都是一个雄主”
  【知道什么叫做高端的博弈了吧!】
  【在晋文侯的眼中,他要整死秦国,干掉秦文公,是有很多种办法的】
  【但灭掉秦国不是他的目标】
  【他要的,自始至终都是为了报仇!】
  【所以晋文侯姬仇是放弃了争霸天下的霸业】
  【那你现在认为,在晋文侯姬仇和秦文公的博弈中,到底谁才能是智谋的天花板呢?】
  【选择一:胜者为王,最后的胜利者是秦文公】
  【选择二:我感觉晋文侯姬仇才是真的可怕,他要的是控制对手的行为,这比胜利更为困难】
  昨天身体不太舒服,今天还有第二章
  求一波数据
  3b4.icu3b4.ic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