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来求真经

  除了饭那些新增的棍郎外,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居中一个老头。
  老头年纪不小,七老八十了,头发胡子一片白。
  此刻他正坐在椅子上,眸光锐利的看着我们。
  听着那些人的议论,我们大概也知道这老头是什么来头了。
  他被称为“蒋老”,乃是这履霜居的老朝奉。
  这位蒋老来头不小,听说几十年前,就跟着贾珏做事了。
  那时候,他负责鉴宝识宝,掏真东西送到贾珏手里,贾珏负责复刻。
  复刻出来后,再把真假两件物品,放在他面前,由他鉴别。
  由此,贾珏的制赝功夫越来越厉害,他的眼力也被锻炼得越来越深厚。
  可谓是互相成长起来。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位蒋老,是贾珏的副手,也是贾珏最信任的人之一。
  不然,也不会被送到履霜居,给贾霜做老朝奉,撑场面。
  再看昨天主事的姚掌柜,此刻站在蒋老身后,毕恭毕敬,一副小学生的模样。
  足见盛名之下无虚士。
  这位蒋老,本事一定通天。
  把这位请出来,履霜居今天是要动真格的了。
  不过也是。
  昨天丢了那么大的脸。
  今天要是不找回来,履霜居今后别想继续在这南陵立下去。
  倒不是说一定关门闭户,而是声望信誉折了,立着也是一具空壳。
  大海四下瞧了一眼,有些失望的说:“你说对了,贾珏和贾霜,都没露面,就推一个老头子出来应付我们。”
  我笑道:“放心,今天过后,保证他们坐不住!”
  说罢,我带着贝贝和大海,穿过人群让出来的道,稳稳当当,不紧不慢的登上台阶。
  台阶之上,铺子门口里,蒋老拄着拐杖,在姚掌柜的搀扶下,缓缓起身。
  本是敌人,他竟然当着一众人等的面,朝我微微躬身。
  我下意识侧身避开。
  蒋老声音苍老,语气不急不缓的解释道:“昨天的事,我听说了,多谢几位放小姚一马,留了她的手指。”
  我摇摇头说:“不必在意,她能过这一关,靠得是她胆气够足,不然,她手指留不住。”
  蒋老微微颔首,看了姚掌柜一眼。
  “听到了?还算你有点心气,没把面子丢干净。”
  姚掌柜低下头,愧疚不语。
  在她的搀扶下,蒋老重新坐下,神情态度顿时大变。
  “散事儿说完,我们说正事!几位,今天咱们接着赌斗!”
  若是之前,他对我们还算有几分温和,那么此刻,便是杀气腾腾。
  他手里的拐杖重重往地上一落,身后一群人立马哗啦啦散开。
  有人搬出昨天的桌椅工具,并且把那尊象牙雕像放到了桌子上。
  在姚掌柜等人的搀扶下,蒋老回到铺子里,在桌子一端落座。
  等我坐到他对面,蒋老眼睛半开半闭。
  他问:“客人下的哪座山,住的哪座庙,拜的哪位神仙,擦的哪一边的肩啊?”
  这话是问我们的来路,包括师长,以及如何与履霜居结的仇。
  看来,昨晚他们回去议论过,却还是不相信,我们就这么随随便便登门赌斗。
  还是认为我们一定是哪里结过仇。
  毕竟,贾珏那么大的声势,没仇,谁会突然来找茬?
  我说道:“山在武陵,一间小庙,没供神仙,头一次来南陵,昨天刚打的照面。”
  万掌柜闻言,眼神一凛,瘦弱苍老的身躯,透着股子压迫感。
  “这么说,几位是专门来这儿占香立庙来的?”
  所谓占香立庙,乃是江湖踢馆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目的。
  江湖人走到一地,想要安身立命,开馆授徒,或者做一门生意,总得有名声才好。
  所以,他们会专门挑一家名声响亮的同行,通过踢馆的方式来扬名。
  有什么法子,是比踩着名声响亮的同行的脸面,更能迅速响跺的呢。
  若是这个目的,我们干的事儿,就合理了。
  虽然挑的是贾家这尊大佛。
  可谁让南陵一地,贾家名声最响呢。
  可惜,他们还是猜错了。
  我摇头道:“占香不立庙,只为来求一部真经。”
  蒋老眉头一拧,深吸一口气。
  我的回答,明显惊讶到他了。
  他感慨道:“老江湖的风格了。”
  而后,他又摇摇头:“这年头,这做法少见了,知道为什么吗?”
  不等我开口,他自问自答道:“今时不同往日,真经难取,却也说不上闭门自珍,没必要这么酷烈。何况,过刚易折,不是谁都能成为三藏法师,行走一圈,还能全身而退,悟得真法的。”
  我们这一番对话,有些云山雾绕。
  其实,是在谈论我这么做的理由。
  他觉得我这次踢馆,为的是扬名立旗。
  我则是告诉他,踢馆为真,却并非立旗,而是为了磨炼自己的本事。
  他则是感慨,这年头学本事,已经不用走这条路了。
  毕竟时代不同。
  而且,我这种老江湖的做派,容易死无葬身之地。
  不是谁都像三藏法师一样,有那个本事,也有那份气运,小心我本事没学成,反而死在半路。
  当年,玄奘法师觉得,大唐佛法有问题,或许是朝代更迭,亦或者是翻译有误,总之,佛法真意被扭曲了。
  为了探寻真正的佛法真意,他踏上了求取真经的路途。
  这故事,《西游记》里有,但被加工过,颇为传奇。
  可真实的玄奘法师的经历,更加传奇。
  他可不像是故事里说的一样,被观音菩萨选中,又被唐王李世民委托,还有几个徒弟保护,这么多安全保障。
  事实上,当初玄奘法师取经,穿过大唐边境,可谓偷渡,若是被抓,大概率是死。
  他也差点死了。
  同时,他也派几个厉害徒弟一路保护。
  而是靠着自己,求得真经。
  尤其是到了天竺,他可是和人辨佛法,一路辨过去的。
  那时,辨佛法辨输了,可是要死人的。
  最后,为何天竺那边的人,会那么尊崇玄奘法师?
  因为辨输的人太多,死的高僧太多了。
  没人敢继续和他辩。
  当然,这都是蒋老的一些感慨。
  他可不会因此而“放过我”。
  我自然也不会放过他。
  蒋老感慨完后,问道:“先生贵姓?”
  我说:“免贵姓蓝。”
  蓝是我母亲的姓氏,亦是我的姓,我可没说谎。
  蒋老点点头:“蓝先生。昨天封了盘,今天重开,我们加点彩头?”
  不等我说,他主动提出来了。
  可谓信心十足。
  挺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