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弹劾我朱允熥?杀了吧

  朱允炆这段时间,有点嫉妒朱允熥
  因为朱允熥胡作非为,各种猖狂,别说殴打吕氏和李原名了
  就是骂朱元璋,朱元璋居然也能笑呵呵的过去了
  这让朱允炆意识到,朱元璋变了
  或许,朱元璋就喜欢这种猖狂,这种无礼,这种混账
  于是,他想试试!!!
  想到这里,他就准备找机会
  而朱允熥则是想了想,才回答朱元璋,说:
  “我昨晚有种不好的预感,总感觉你会遇刺,所以就一夜没有睡好,警惕着呢!”
  朱元璋一愣:“不好的预感?一夜没睡警惕着?你这就保咱命了?”
  说实话,这……太扯了
  但是,老朱心里还是舒服
  毕竟朱允熥说的虽然扯了点,可是真要如此,那还是挺让人感动的
  说明这个孙子,心里还有他这个爷爷!
  只不过老朱还是开口:
  “咱住乾清宫,你在坤宁宫侧殿侧殿,有人刺杀咱,你还能知道?”
  “我当然知道……”
  朱允熥撇嘴,能不知道嘛?要刺杀朱元璋的人,就在他朱允熥门口被他盯着呢……
  要不是朱允熥一直盯着,黄毛绝逼会出手,自以为领会了朱允熥的意,去刺杀老朱……
  他那一身藏着没藏着的武器,真要出手,老朱难活啊
  这朱元璋也一定没有想到,送了个厉害的家伙保护朱允熥,却把他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朱元璋也不知道朱允熥说的,到底几个意思,索性也不纠结
  毕竟,如果马皇后真是朱允熥复活的,朱允熥有些别的手段保朱元璋的命,也就不奇怪了……
  于是,朱元璋就继续准备说正事儿
  “各位爱卿,还有事说吗?”
  礼部尚书李原名深呼吸一口气,就站出来,说:
  “陛下,臣听说,之前皇三孙,把太子妃打了?”
  朱元璋皱眉,这事儿,他让人不要声张
  结果,还是传开了,礼部尚书甚至都站出来提及,这可不妙
  毕竟,皇孙殴打太子妃,这有损皇家颜面啊
  这事儿,朱元璋当做家事处理,可以不追究
  若是传开了,那就是皇室颜面的大事了,涉及孝顺和规矩这些
  要知道,在古代,后辈不敬长辈可是很严重的事,何况是打?
  所以,朱元璋很生气,必然是有心人,把此事传开的
  而这个有心人,当然就是吕氏,和那群文臣
  他们得知此事后,立马开始四处传播
  现在别说是大明朝廷,就是整个京城,都已经传开了,说朱允熥不敬母妃,殴打母妃,还不敬皇帝
  让本就不好的名声,持续恶化,雪上加霜
  某种意义上来说,帝国未来的继承人,也会受天下百姓民心影响
  所谓立储君定国基稳民心,就是因为一个储君对于一国百姓来说也非常重要
  同样,百姓们的民心对皇帝立储君,也有影响
  如果百姓们都心向朱允炆,那么朱允炆当了皇帝,天下百姓们服气,国基更稳
  若是立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为储君,百姓们如何安心?
  则,国基不稳
  一旦这种人当了皇帝,天下必乱,故而百姓不安
  因此,这种情况下,朱允熥殴打吕氏不敬皇帝之名传开,让他的废物之名更甚,对朱允熥,自然就不妙了!
  朱元璋面色不善,说:
  “谁说皇三孙殴打吕氏了?”
  李原名头铁的说:“陛下,臣去东宫,给皇次孙讲书,看到了太子妃的伤势……也问了太医,说打的很严重……”
  朱允熥想开口,结果朱元璋抢先一步,这种时候可不能让暴脾气的朱允熥再坏名声
  “此事,非常复杂,乃是家事,咱已经处置,尔等朝臣,就不要多问了”
  朱元璋明摆着要保朱允熥,朱允炆一看这架势,更加确定了老朱现在性情变了
  朱允熥如此混账,朱元璋反而好像开始喜欢朱允熥了
  这可不行
  要问朱允炆擅长什么,正如朱允熥所说,他擅长投其所好,和演戏!
  朱元璋喜欢什么样的人,他朱允炆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朱元璋以前喜欢读书好,孝顺,宽厚仁善的人
  于是,朱允炆就成了这样的人
  而且,他差点成功了,朱元璋差点册立他为太孙
  可现在,似乎变了,朱元璋喜欢朱允熥这种桀骜不驯、性格乖张、不敬长辈、无礼放肆之人
  于是乎……
  就在文官们都心里无奈,觉得朱元璋有意包庇朱允熥的时候
  朱允炆自以为正确的骚操作,就开始了……
  就见他上前一步,一改平日里文雅稳重的气质,模仿着朱允熥的桀骜不驯,挺胸抬头,猖狂的盯着朱元璋,说:
  “皇……朱重八,你过分了朱允熥如此乱来,闹的朝廷人尽皆知,你还要保他?你老糊涂啦?”
  ……
  朱允炆这毫无气势却故作霸气的样子,看起来有三分滑稽,七分傻逼!
  而大家都惊呆了
  全部都不可置信的看着朱允炆
  咋了这是?
  朱允炆怎么会也说出这番话?
  尤其是那群文官,心里一惊啊
  要知道,他们私下商量了,今天就以朱允熥对母妃不敬,殴打母妃,对皇帝无礼,以下犯上为理由,要好好的联合起来,弹劾朱允熥
  这种情况下,就算朱元璋想保朱允熥,也很难
  结果万事俱备,却被朱允炆给毁了?
  朱允炆这模仿朱允熥的行为一出,文官们还怎么弹劾朱允熥?
  岂不是弹劾朱允熥,就把朱允炆一起弹劾了?
  毕竟朱允炆方才那番话,和朱允熥一样以下犯上,无礼不敬啊!
  他这突如其来的骚操作,打了文官们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反应极快的礼部尚书李原名,立马对着朱允炆开口:
  “老夫不管你是什么东西,赶紧从皇次孙身上出去,回到朱允熥体内,退退退……”
  朱允熥眼睛一眯,怒气横生,飞身一脚:
  “我去你妈的老匹夫……你当老子不存在呢?”
  李原名被踹的扑飞在地
  朱允炆还说呢:
  “李尚书,你不用多说,我对皇……朱重八的行为,深恶痛绝
  朱重八,你过分了,我母亲被朱允熥打,我被朱允熥羞辱,你还要包庇他?
  哼,你再这样,我可就要造你的反了!!!”
  这番话说的是爽,把朱允炆牛逼坏了
  可在场所有人,却都大惊失色
  朱元璋也是怒喝:
  “朱允炆,你疯啦?”
  文官们集体头疼得不行
  不知道朱允炆抽的什么风,突然学朱允熥干什么?还尼玛学的这么像……
  朱允熥也震惊了,不知道朱允炆在干什么
  偏偏,朱允炆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说:
  “朱重八,今天我朱允炆就要为我母亲讨个公道,这朱允熥殴打我母妃,必须严惩你,如此偏心,也得给我认错!”
  疯了疯了……
  朱允熥用可怜的眼神看着朱允炆,这货疯了
  百官也都不敢看朱允炆了
  他难道不知道,他和朱允熥的区别在哪儿?
  朱允熥敢这么狂,敢指责朱元璋,敢对朱元璋不客气,其根本原因在于,朱允熥占理
  看似朱允熥指责朱元璋,对朱元璋不客气,实则打感情牌,让老朱愧疚
  他作为一个嫡子,爹娘都没了,被后妈带着,爷爷不关心,这些年不容易,有怨气咋了?
  他有怨气,老朱才更愧疚
  何况,朱允熥还复活了马皇后,有马皇后撑腰
  更是扬言能复活朱标、朱五四、常遇春这些人
  虽然未必确定,但也变相拿捏了老朱啊
  你朱允炆有什么?
  一个庶子,这些年却过的比嫡子好,他还有意见了?他也敢骂老朱?骂老朱对他太好了?
  况且吕氏这事儿,朱元璋也默许不追究朱允熥了,你朱允炆却故意让朱元璋如此难堪……
  这是真让朱元璋生气啊
  人家朱允熥虽然也让朱元璋生气,但更多的是又气又无奈
  另外,你朱允炆也有马皇后撑腰?也能复活朱标、朱五四这些人?
  抛开这一切不说,朱允熥本来名声就不好,现在混账,顶多就是本性难移
  你朱允炆文质彬彬、斯文有礼、饱读诗书、纯孝宽厚的……没想到你也能干出这种事?
  好好好!
  那就让你知道,朱重八这三个字,那可不是谁都能叫的
  在他朱元璋面前耍脾气抖威风,也不是谁都行的!
  于是,朱元璋脸色阴沉,怒斥:
  “皇次孙朱允炆,离心离德,不敬皇祖,无礼猖狂,自今日起,禁足东宫一个月
  吕氏教导无方,罪加一等,罚其带伤入奉先殿,在太子牌位前吃斋念经一个月!!!”
  朱允炆脑子里轰隆一声
  不对啊……
  朱允熥这么狂,骂朱元璋,说密谋造反,怎么就没事
  怎么到我这里就不行了?
  他一脸茫然,仿佛石化在那儿
  而文官们也是恨铁不成钢啊,这傻子,根本带不动啊……
  好在,也有聪明人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孙之文站出来,他认为,陛下连朱允炆都惩罚了,不是正好借机,惩罚朱允熥?
  起码,也按计划进行下去
  于是开口:“陛下,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孙之文,弹劾皇三孙朱允熥
  其忤逆犯上,目无陛下,殴打母妃,辱骂长辈,比传闻中有过之而无不及
  请陛下严惩,否则,无以正朝纲,无法安皇室,无颜对天下……”
  这货说的唾沫星子乱飞,那叫一个慷慨激昂啊!
  然而此话,却让朱元璋为难了
  把朱允炆处罚了,更过分的朱允熥似乎不惩罚也不好
  可一想到这些年确实亏欠朱允熥,再加上这两天对朱允熥其实越发的有种不一样的爷孙情
  当然,主要还是惩罚了朱允熥,马皇后那儿不好交代啊
  况且朱允熥真能复活亲人的话,把朱允熥惹了这事儿没下文咋整?
  就在朱元璋纠结之时,那已经唯朱允熥马首是瞻的舅公蓝玉、二舅常升、三舅常森,都带着杀气,看向了右佥都御史孙之文
  孙之文还继续开口:
  “若陛下不惩罚皇三孙,我等御史监察弹劾之职岂不是形同虚设?今日臣就是死,也弹劾皇三孙……”
  朱元璋面沉如水,朱允熥眼睛也眯起来
  与此同时,性子极为狂暴的常森,想起了朱允熥昨天说的那句话:
  “骄兵悍将,就要有骄兵悍将的样子尽管狂就是了,自有我朱允熥护着!”
  于是……
  常森大喝一声:
  “匹夫,安敢欺我三爷,找死……”
  只见常森一跃而起,飞身上前,一把掐住孙之文脖子
  这一幕太突然,所有人都呆住了
  只有朱允熥微微一笑
  “他说他想死……三舅,成全他吧!”
  常森再无顾忌,手上用力一捏
  文官们大惊,高呼来人
  禁军立马冲进来,郭英一扫全场,愣了一下,然后就看到了朱允熥
  朱允熥也看着郭英
  一瞬间,郭英明了,大喝:
  “没事,都退下……”
  然后带着禁军退出大殿……
  来的快,去的更快,好像就没进来过
  百官一愣
  不是,你管这叫没事儿?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