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当把内外两重需求重叠在一起之时,朱允熥脑子里顿时有种,混乱逐渐变得清明的感觉
  “所以……现在就很明确了”
  “先让大明皇朝内部支棱起来,初步达到可以出海的条件,之后在实行‘在内谋发展,在外兴贸易’的方针,双管齐下,这个雪球就能够滚动起来了”
  朱允熥点了点头,面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深吸了一口气伸了个懒腰
  随后便将目光集中在了写有【生产力三要素】的宣纸上
  正如蒋瓛默默记下的那样
  这上面只有三点纲领,朱允熥之前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细细思考这件事的细节
  现在登基大典也已经结束了,老朱下葬的时间也定下来,玻璃有了一定的存货,番薯藤长势也喜人,朱允熥也算是有时间沉下心来认真思考这件事情了
  他捏着手中的凝神沉思起来
  生产力三要素,由著名的马老师提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说起这个
  就得感谢大学强制性学习马老师学说的这个机制了
  朱允熥前世就是一个偏向于追求完美的人,所以当时即便对这种东西不是很感兴趣,但为了加权平均分,他还是认真地学习了这一门课程,而不是死记硬背地敷衍个六十分
  不过后来,随着他认真学习下来
  才体会到
  马老师是真尼玛牛逼
  顿了顿,朱允熥收回了飘飞到二十一世纪去的思绪,提笔在之前写过纲领的宣纸上
  在【一、劳动者】这一行下面写下了【物质要素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几个字,这是马老师的定义
  其实,用人能听得懂的话来说就是:干活的和消费的
  也就是说
  要把人口提升起来
  这个时代不像二十一世纪,生娃还要考虑一大堆,这时候几乎所有人脑子里都有着“传宗接代”的思想钢印
  这孩子生出来养不养的大才是问题
  而对人口数量最大的限制,无非就是食物了
  好在朱允熥十年前就下了一手闲棋,让马三宝留意番薯、玉米、土豆这一类高产量的东西,而他也是比较幸运,真的找到了几根番薯藤!
  只要能把番薯成功种出来,这一点就不用担心了
  条件成熟之后再去美洲,把土豆、玉米等其他高产量食物也带回来就齐活了,届时人口数量必定会出现爆炸式增长
  朱允熥下意识看向乾清宫后院,面上露出笑意
  然后便低下头
  写下了【番薯、土豆、玉米……】
  “接下来就是这第二点”
  “生产资料: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的总和……”朱允熥一边回忆着,口中喃喃,同时也动笔在第二点下面的空白处写下了这些内容
  这一点简而言之可以归纳为:生产工具!
  朱允熥几乎不带任何思考地,就在下面写下了【工业革命】这四个字,笔力遒劲,龙飞凤舞
  一如他此刻翻涌澎湃的心情
  工业革命的出现,几乎在这个世界的时间上划下了一个截断一般,直接改变了落后的生产方式!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最先开启的英国,通过国内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再加上海外贸易、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也在十八世纪后半期成就了一个日不落帝国
  也为欧洲抢掠全球奠定了基础,历史上,五百多年后的中国,就是吃了发展落后的亏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