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建安二年,庐江杀机

  袁耀心道又来了,老爹骷髅王果然是什么时候都忘不了称帝
  老爹如此执着,袁耀也只能对他忽悠道:
  “父亲说得一点没错,袁氏当然是天命所归
  可咱们成就大业的时机也很重要
  父亲不是说过要找一个卜算大师,择一吉时吗?
  如今大师还没有找到,父亲暂且不要着急
  该是咱们袁家的东西,早晚都是咱们袁家的
  更何况黄巾未除,如果父亲在此时晋位,这位子也坐不安稳啊”
  “我儿言之有理!
  我本来打算在明年二月登基称帝
  现在看来,这事得缓一缓了
  耀儿,你说爹在三月称帝如何?”
  袁耀闻言一脸黑线,自己说了这么多,竟然才延缓一个月的时间?
  行吧,老爹高兴就好
  等三月骷髅王老爹想称帝的时候,自己再想办法阻止
  总之是不可能让老爹成功就对了
  在过新年的这段时间,袁耀好好休息了一番
  他有充足的时间陪伴父亲、母亲、妹妹
  还有妻子吕玲绮和大小乔
  就这样过了十余日,便到了建安二年,也就是九公山黄巾口号中的丁丑年
  天公将军张宁的口号还真不白喊,到了丁丑年后,便率大军下山,开始攻淮南的州郡
  只不过他们这次攻打的目标,就不再是丹阳郡了
  十万大军杀奔庐江,直扑庐江治所舒县
  庐江太守刘勋得知此事,感觉十分头疼
  黄巾贼自从啸聚九公山开始,就没消停过
  他们跟袁氏在淮南大战数场,什么九天玄雷、纸兵符马都出来了
  现在张教主亲自率军来攻,他真的能挡住吗?
  虽然庐江有五万精兵归刘勋统御,可刘勋心里还是没底
  就在这时候,袁耀突然率五万大军前往庐江,号称要帮刘勋平叛剿贼
  刘勋得知这个消息,甚至比得知黄巾来袭更加惊恐
  他当即召来麾下的心腹文武前来议事
  刘勋对众人道:
  “袁耀公子率大军前来,明面上是对抗黄巾,实际上却是要夺我的权
  诸位说说,我当如何是好?”
  刘勋麾下谋臣刘晔开口道:
  “袁公子平定江东,又力挫黄巾贼众,可谓是有勇有谋
  他这次来庐江,也是有着袁公的命令,吾等不好违逆
  依我看,不如让袁公子进城,由他指挥大军击溃黄巾
  如此一来,这破敌之功也会有将军一份”
  听了刘晔之言,刘勋倒是有所意动
  可他还是舍不下手中的权力
  刘勋独霸庐江,对袁术的命令听调不听宣,就如土皇帝一般
  如果袁耀来到庐江,把他手里的兵马收回去该怎么办?
  他这个庐江太守,还能如现在这般,可以在庐江为所欲为吗?
  刘勋犹豫道:
  “子扬,此事我当细细思量...”
  众人讨论了半天,也没讨论出个结果
  待刘勋麾下文武散去之后,刘勋族弟刘宫凑到他近前,低声道:
  “兄长
  我倒有个主意,可解兄长之忧”
  “嗯?
  子扬先生都没有太好的办法,你能有什么良策?”
  刘勋对自己的这位族弟很了解
  此人心思狠毒,手段毒辣,为自己干了不少脏活累活
  可若是论起智谋,他跟刘晔相比就差远了
  在刘勋心中,刘晔当是庐江最有智谋之人
  刘宫咧嘴笑道:
  “兄长,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刘晔虽然谋略过人,可他跟兄长并不是一条心啊
  他只是兄长的幕僚而已,又没有认兄长为主
  刘晔叫过兄长主公吗?”
  “这...倒是没有”
  “所以刘晔的所作所为,根本不是为了兄长的大业
  刘晔在意的,不过是他自己的前途罢了
  我的办法,可让兄长一劳永逸,就看兄长敢不敢用了”
  “什么办法,你仔细说说”
  刘宫脸上显出一丝杀机,对刘勋道:
  “袁耀率军前来,是想吞并兄长的庐江
  他能吞兄长,兄长为何不能吞了他?
  我们可以将袁耀诱入城中,找个机会结果了他
  这样一来,袁耀带来的兵马,不就都归兄长了吗?”
  “兄长雄踞庐江,总不能一直屈居袁术之下吧?
  袁术有袁耀这么个用兵如神的儿子,对兄长来说可不是好事
  袁耀一死,袁术的继承人就没有了
  待淮南有变,兄长完全有取而代之的机会”
  刘勋闻言震惊不已,难以置信的看着刘宫道:
  “刘宫你
  你怎么有这么大的胆子?
  此事若是让袁公知晓,岂能善罢甘休?”
  刘宫丝毫不慌,笑道:
  “兄长,袁耀的死因究竟是什么,袁公又怎么会知晓呢?
  既然黄巾军如此凶猛,我们完全可以把袁耀的死推到太平道身上
  可以说他是被太平道教主张宁施雷法劈死的,也可以说他死在乱军之中
  总之是死无对证,兄长想怎么说都可以
  到时候袁术只会仇恨黄巾,疯狂的找黄巾军报仇
  兄长也可趁此乱势,伺机壮大实力!”
  “这...”
  刘勋仔细一琢磨,突然觉得自家从弟说得有道理啊!
  袁耀要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死在庐江,对他来说还真是有利
  袁耀一死,袁术疯狂报复黄巾贼,庐江之危也就解了
  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如果不这么干,袁耀势必会从自己手中夺取庐江大权,他刘勋将会一无所有
  所以这袁耀究竟是杀...还是不杀?
  刘勋捏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袁术、袁耀,这都是你们逼我的!
  我刘勋效忠袁氏多年,庐江,是我应得的!
  谁也不能染指!
  刘勋冷声对刘宫道:
  “我同意你的计划了
  你去招募死士,施行此策
  不要让任何人知晓”
  “兄长放心,愚弟明白”
  翌日,刘勋再次将众文武召来府中
  他对刘晔道:
  “子扬先生,我昨晚仔细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听先生之策行事
  我愿意辅佐景耀公子,击退黄巾贼寇的进攻
  还请先生为使,将景耀公子迎入城中”
  刘晔觉得刘勋的转变有些太突兀了
  可他还是对刘勋一拜,口中应道:
  “刘晔谨遵将军之命”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