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曹操虽然决了沂、泗之水,可由于受到过袁耀的警告,曹操并未下狠手
  下邳城外虽然大水上涨,却没到影响百姓通行的程度
  曹操这次做事很有分寸,他也怕把袁耀惹怒了,跟自己死磕一场
  袁耀率大军从南门出城,这其中就包括吕布的五千并州狼骑,和高顺的八百陷阵营
  曹操则率军伏于远处高山之上,遥望下邳
  袁耀出城,曹操没有任何出兵进攻的意思,仿佛与袁耀达成了某种默契
  大雨滂沱,曹操捏紧手中缰绳,眯着眼睛,心中思绪翻涌
  袁耀退了
  看来袁耀是真的放弃徐州了
  虽然曹操早有预料,可心中还是松了一口气
  徐州之战,吕布屡次败在自己的手中,仔细算来,应当是自己胜了
  可是...当真是自己胜了吗?
  一身灰衣的司马懿也在大军之中,他望着下邳城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如鹰隼般锐利的光芒
  任凭大雨拍打在他身上,司马懿依旧恍如未觉
  一个身穿蓝色锦衣的青年打着伞来到司马懿身旁,为司马懿撑起了伞
  “二哥,你怎么还淋着雨啊?
  若是着凉了怎么办?”
  司马懿当即收敛起眼中凌厉之色,又恢复了平日里温文尔雅的气质
  “是叔达啊”
  为司马懿撑伞的青年,正是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司马叔达
  “二哥,看来袁耀这是要撤退了
  终究是司空技高一筹,夺下了徐州
  从今以后,中原之地尽归司空掌控了”
  “只是有一件事,我想不明白
  司空既然有大军在此,何不趁袁耀撤退之际,率军击之?
  若能击溃袁耀之军,便可让伪陈一蹶不振,再也无法与司空争锋了”
  司马懿看了自己的弟弟一眼,摇头道:
  “你以为司空不想击溃袁耀吗?
  司空不出手,是因为我军根本没有取胜的把握”
  司马孚愕然道:
  “怎么会?
  如果我军无法取胜,袁耀和吕布为什么要放弃徐州?”
  司马懿淡然道:
  “与其说是袁耀放弃了徐州,倒不如说是袁耀硬逼着司空吞下徐州
  这徐州,司空不要也得要”
  “二哥,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
  司马懿也不管司马孚能不能理解自己的话,轻声叹道: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司空,终究走到这个地步了!”
  司马孚不理解兄长司马懿的话,可《公无渡河》这首诗他倒是听过
  这是一首乐府诗,一共四句,诗词的意思也很简单
  司马懿说的这两句,是妻子劝夫君不要渡河,夫君却硬要渡河
  “兄长是说
  这徐州对于司空来说,就是那条凶险的河流?”
  司马懿看着滂沱的雨幕,说道:
  “是啊,此河,当真太凶险了
  司空得了徐州,看似成了雄踞中原的霸主,却也会引起天下诸侯的忌惮
  尤其是河北袁绍,对中原早有觊觎之心
  他是不会容忍,司空拥有可以与他争锋的实力”
  “司空得了徐州后,与袁绍的大战便迫在眉睫
  而袁耀抽身而退,便可稳居淮南、扬州,坐观天下成败
  曹、袁大战,不论谁胜谁负,袁耀都可以趁此良机做很多事
  两雄相争,或许袁耀才是最后的赢家”
  司马孚闻言一脸震惊,对司马懿道:
  “既如此,司空为什么还要夺徐州?
  兄长看出了袁耀的阴谋,何不去禀报司空?”
  司马懿笑道:
  “我都能看出袁耀的谋划,司空会看不出吗?
  荀文若、郭奉孝会看不出?
  司空明明看出了袁耀之策,却依旧要夺徐州
  因为袁耀让出此地后,就算司空不取,袁绍也会取之
  而袁绍,不会给司空任何机会”
  听司马懿这么一说,司马孚才彻底懂了,感慨道: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堕河而死,当奈公何!
  若是司空败于袁绍之手,恐怕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兄长,我们司马氏要不要做两手准备?”
  司马懿轻轻摇头,说道:
  “袁绍虽强,可我认为他不会是司空的对手
  我们的计划不用变
  倒是袁耀...当真是枭雄人物,我看不透
  看来我们得加强对四弟的支持了
  若有朝一日当真出了变数,大陈也不失为我司马氏的退路”
  袁耀大军尽数离开了下邳,曹军依旧没有任何动作
  曹操就是这么多疑,不想冒任何风险
  直到天色将暗,他才派一队人马进城探视
  仔细侦查一番,得知下邳没有任何埋伏之后,曹操才入城
  袁耀则带着岳父吕布,与他麾下的精兵猛将返回寿春
  得知袁耀无功而返,袁术在王宫大殿内疑惑道:
  “吾儿竟然没能帮吕布守住徐州?
  吾儿用兵天下无敌,不应该啊...”
  谋臣杨弘对袁绍道:
  “大王,曹孟德用兵如神,不可小觑啊
  之前世子能胜,是因为曹操大意了,没有重视世子
  如今曹操全力应对,世子就难以取胜了
  纵观天下,真正能做到百战百胜、睥睨群雄者,唯有大王您
  臣建议大王收回世子的兵权,亲自统兵
  如此,才能保我大陈长治久安”
  阎象见杨弘这小人开始给主公出馊主意,心中暗道不好
  他连忙对袁术劝谏道:
  “大王,世子虽然退回了淮南,却也没有折损兵马
  臣以为,之所以没能夺下徐州,是世子有他自己的考量
  更何况世子还救回了威国公与他麾下的一众将士,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战果
  大王切不可听信杨弘之言,寒了世子的心啊!”
  杨弘见阎象反驳自己,当即高声道:
  “阎象,我只是劝大王收拢兵权,是为了大王好
  莫非你要质疑大王的统兵之能吗?”
  阎象道:
  “大王用兵如神,此事天下皆知
  可世子亦深得大王教诲,文韬武略皆不逊于大王
  有世子为大王分忧,乃是大王洪福齐天
  你劝大王收回兵权,劳心劳力,究竟是何用意?
  难道想要离间大王与世子的父子之情?”
  杨弘、阎象都是深得袁术信任的重要谋臣
  他们两个吵架,一般的文士还真插不上话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