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这天下,还有朕能信任之人吗?

  西川,成都
  刘备得知袁绍称帝的消息,连忙召诸葛亮、法正等心腹谋臣前来议事
  “孔明、孝直…
  这天下之逆贼,何其之多也!
  前有袁术僭越称帝,现在袁绍也公开反叛大汉,我该如何是好?
  难道就坐看这些乱臣贼子,祸乱我大汉江山吗?”
  诸葛亮对刘备道:
  “如今大汉朝廷被曹操所把持,天子没有丝毫权势,形同傀儡,所以袁术、袁绍等逆贼才敢如此肆无忌惮
  主公既为大汉皇叔,不妨也登基为帝,以继承大汉正统
  而后出兵讨伐国贼,则名正言顺也!”
  刘备闻言大惊,说道:
  “袁术、袁绍等贼子公然称帝,背反大汉
  我若僭越称帝,岂不与他们一样,都成了反贼?
  此事决不可行!”
  法正也对刘备劝道:
  “主公,你可知袁绍和袁术为何要称帝?
  除了觊觎皇帝的宝座之外,称帝还能聚拢人望,收揽天下人才之心
  天下有才华的文武,谁不想投效明主,得那从龙显贵之功?
  主公若不称帝,人才都被逆贼招揽了过去
  到时候主公就算有心匡扶大汉,也是无能为力啊”
  经诸葛亮和法正劝说,刘备态度依旧很坚决,摆手道:
  “不论旁人如何,我刘备绝不做背叛大汉之事!”
  诸葛亮叹息道:
  “主公若执意如此,也可
  然而主公仅以州牧的身份,又如何与袁绍、袁术等伪帝争锋?
  主公不称帝,至少应该称王才是”
  “称王…”
  对于这个办法,刘备还是有几分动心的
  他沉吟片刻,还是摇头道:
  “不可,我若称王,当有天子明诏,否则依旧是在行僭越之事…”
  诸葛亮摇扇笑道:
  “这有何难?
  天子在许都,主公上表天子,请天子封主公为王不就好了?”
  “那曹操会答应吗?”
  “曹操一定会答应!”
  诸葛亮道:
  “如今袁绍、袁术这两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尽皆背叛汉室,公然篡逆
  曹操身为大汉丞相,身上的压力极大
  他急需拉拢盟友,为自己分担压力
  而天下诸侯之中,除了主公,曹操还能拉拢何人?
  就连曹操自己,都顶不住袁绍和袁术的压力,称了魏王
  主公只需表达出结盟的意愿,曹操一定会同意”
  “那好吧,此事便依孔明”
  刘备道:
  “若天子当真下旨,我便遵天子之命,于益州称王
  集结天下英雄豪杰,消灭僭越称帝的逆贼,为天子守住大汉江山!”
  刘备口号喊得大义凛然,可诸葛亮、法正都不认为刘备能在短时间内扫灭群雄
  他们攻打荆州失利的同时,也见识到了大乾武力的强大
  大乾军队不论是单兵素质、装备还是将军对士卒的指挥,都胜过其他诸侯
  大乾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正是因为国力碾压诸侯
  所以刘备想要战胜大乾,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西川天府之国,刘备需要在此励精图治、重视农业、发展商业、积蓄粮草、训练将士…
  待益州大军国力强盛之后,再联合天下诸侯共讨袁术
  如此,方有匡扶大汉的希望
  好在诸葛亮对此早有准备,他高卧隆中的时候,就知道辅佐光武传人成就霸业,是一条艰难坎坷的道路
  不过只要自己能够用心辅佐刘备,尽自己所能匡扶大汉…
  大汉,未必没有再兴的一日
  刘备很快派人上表朝廷,请天子加封自己为王
  在袁术、袁绍相继称帝的情况下,曹操很痛快地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立刻让刘协拟旨,封刘备为汉中王
  刘协下旨之后,心中很是憋屈
  他现在不光怨恨曹操,连刘备都恨上了
  刘协坐于大殿之中,暗自叹息道:
  “皇叔…你不是说过,要永远效忠于大汉吗?
  朕记得你说过,哪怕是死,也要匡扶汉室…
  怎么连你也要背反大汉,僭越称王了?
  这天下,还有朕能信任之人吗?”
  “陛下,该回寝宫了”
  一个小太监弓着身子,在刘协身边轻声提醒
  “好,走吧…”
  刘协心事重重地往寝宫走去,身旁小太监对他说道:
  “陛下不必忧虑
  天下有无数忠臣心向汉室,他们都会帮助陛下的
  陛下乃真龙天子,早晚会扫平群贼,执掌天下”
  “嗯?
  你说的忠臣,是何人?”
  “朝中有很多大人,世受皇恩
  就比如司马防大人和他的后人…
  他们只是迫于丞相之威,才没有站出来支持陛下
  若时候天下有变,他们一定会扶持陛下执掌大权”
  “司马防…
  倒是我大汉忠臣”
  刘协心头一动,对小太监道:
  “马怀,没想到你有如此见识
  以后你就跟朕多说说话
  朕有什么事,还需与你商议”
  小太监马怀恭敬道:
  “奴婢遵命”
  ……
  得知袁绍、曹操、刘备等人相继称王称帝,袁耀表现得很是平静
  他对此事早有预料
  这天下群雄,哪个不觊觎帝位?
  一旦有人成功称帝,而朝廷又对这称帝之人没什么办法,那就会引得诸侯争相效仿
  在袁耀上一世的时候,曹操就曾说过
  如果没有他在,天下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这话曹操说得并没有错,这一世时局大变,诸侯都起了称帝之心
  而曹操没有冠绝天下的实力,根本无法抑制
  袁耀觉得与贸然称帝的袁绍相比,大乾反而更像一个稳定的王朝
  大乾立国很早,当年大乾还是大陈的时候,百姓就对大乾很有归属感
  到了现在,袁耀更是改革了不少制度,让大乾与大汉的差别更加凸显出来
  一个国家想要稳定,首先得让百姓吃饱饭
  汉末之所以天下大乱,百姓揭竿而起,除了大汉吏治腐败之外,天灾人祸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百姓饭都吃不上了,只能饿着等死,不造反干什么?
  与其饿死,还不如杀官造反、攻打府库,反而能吃上两顿饱饭
  所以大乾立国之后,袁耀要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百姓的吃饭问题
  当然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大乾百姓已经很富庶了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