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重生之千亿老总,亲自为我点烟》
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明...(写串台了,抱歉)
厂区的吸烟区内,借着一包烟和一个打火机,苏白迅速和一群工人打成一片
看得出来,工人们对苏白的印象不错,也和苏白无话不谈
直到...苏白看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嘴
“你们对俞总知道多少...”
想要知道熊猫汽车的真正内幕,还得是从这些一线工人身上找切入口
听到俞总两个字,原本几名还一脸热切地员工,纷纷脸色一变
这显然印证了苏白的猜测
俞正华有问题
就在苏白忙着和工人套信息时,年过四旬的俞正华,正一脸落寞地来到办公楼的顶层,并用钥匙,打开了走廊尽头的一间房间
房间内装修朴素,整齐排列着两排玻璃柜,柜子里放着无数的奖杯和荣誉,靠东侧的墙上,还挂着一块牌匾,只不过牌匾被红布罩着,看不到牌匾的内容
这显然是一间荣誉室,走进房间的俞正华来到一组玻璃柜前,看着里面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久久不语
苏白没猜错,这位从苏白下飞机开始,就极尽讨好之能的中年人,能靠着函授大专的学历,成为熊猫汽车的总经理,确实有内幕
13年董事会从魔都高薪聘请了一个喝过洋墨水的职业经理人,来执掌熊猫汽车
这位职业经理人一来熊猫汽车,就要大刀阔斧的要砍掉燃油车,裁员超过百分之六十,走方案整合路线,开展新能源业务
然后,在上任后的不到两个周,这位职业经理人就在下班的路上,被人套麻袋拖进绿化带里揍成了猪头
前前后后,董事会在一年内,聘请了四任职业经理人,可无一例外,全都没在熊猫汽车待过三个月
不是在上厕所的时候被人泼粪,就是天天被一堆老头排队碰瓷,不胜其烦
导致那段时间,熊猫汽车的效益也一跌再跌,把一群股东急得直跳脚
董事会显然也看出来事有蹊跷,随即响应工人号召,不再空降职业经理人,而是施行员工推举制,让员工自行推选一位总经理出来
随后的14年,时年三十多岁的俞正华,以八千多票的绝对票数,成功当选熊猫汽车总经理
而14年的时候,熊猫汽车总共才八千多名员工
上任后的俞正华,成功说服了董事会停止开展新能源业务,而作为交换条件,俞正华需要带领熊猫汽车,每年实现30%的净利润增幅
仅仅在一年之内,号称国民神车的熊猫汽车,横空出世
在各家车企纷纷杀入新能源市场,疯狂内卷的年代
熊猫汽车却深耕农村和小城镇市场,在面包车的赛道上一骑绝尘
14年,龙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上,朗逸以32万辆的年销量荣居榜首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那年的汽车市场上,有一款车的销量,超过了50万辆,排名全球第三
熊猫之光!
之所以成为无冕之王,只是因为它是面包车
俞正华用实力证明了,即使不卷新能源,不骗补贴,也能挣钱
而又是什么,让俞正华,以及当年数千名熊猫汽车的员工,非要坚持燃油车业务呢
唰!
站在牌匾前的俞正华,一把扯下了盖在牌匾上的红布,露出了几个描黑的大字
【龙国第五动力机械厂】
1928年,国疲民弱,广袤的八桂大地上,还没有一辆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车
而当时的壶城机械厂,也就是五机厂的前身,160名工人,用了数个月的时间,制造了第一辆以木炭为燃料的煤气发生炉汽车
没错,就是木炭汽车
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下车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说的就是这个木炭车
尽管它工艺粗糙,质量堪忧,但却在当时轰动了全省
因为这辆简陋的木炭车,是八桂人民制造的第一辆车
那燃烧的炭炉,犹如一颗心脏,开始了龙国汽车工业史的跳动
当时那160名工人,无不热切期盼着,要是不打仗了,国家安定和平了
咱给国家造一台真正的发动机该多好
随着新龙国的成立,五十年代,在战争年代造枪造炮,造战斗机的壶城机械厂,终于更名为龙国第五动力机械厂
从动力机械四个字就不难看出,五机厂的任务,就是造发动机
没错,时隔二十多年,经历了战争和和平,五机厂的工人们,终于能造发动机了
53年,国家急需四匹马力的汽油发动机,五机厂的工人不分昼夜,成功试制1101型汽油机,开创了我国生产小型内燃机的新纪元
57年,响应支援建设号召,五机厂用时57天手敲手打了五台拖拉机,314个红旗单位中,五机厂排第一
整个60到80年代,五机厂先后研制了一百多种型号的汽油机和柴油机,为龙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当年那辆木炭汽车到现在
从壶城机械厂,到熊猫汽车
近一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有三个字,伴随着这座百年老厂的一生
发动机!
因为发动机,才有了现在的熊猫汽车
因为发动机,才有一代又一代的工人
毫不夸张地说
发动机,才是熊猫汽车的魂
而现在,时代变了
新能源的崛起,唱响了燃油车的挽歌
那个为龙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也迎来了自己的英雄迟暮
犹如一名曾经名震江湖的绝世剑客,走进了枪炮时代
只剩下一个三代传承的老厂长,带着上万名不愿被时代淘汰的工人,在新时代的号角声中,踟蹰不前
工厂吸烟区
一名工人讲述完前因后果后,言辞恳切道
“苏总,熊猫汽车和所有车企都不一样,工厂里有超过一半的员工,父母一代甚至爷爷一代,就在厂里当工人”
“对于资本家来说,这是一家公司,是赚钱的工具”
“但对于我们来说,厂子就是我们的家,是养活了我们几代人的地方”
“我们不是反对新能源,我们只是觉得,他新能源车就算再好,也不能把我们的燃油车赶尽杀绝吧”
听到这里,苏白终于搞清楚了个大概
“所以,你们才弄走了几任总经理,然后票选出了俞总,继续带着你们造燃油车?”
一名工人点头道
“没错,俞总的爸,就是以前的老厂长,几代人为了厂子呕心沥血一辈子,一家子我们都信得过”
“为了帮俞总,帮厂子,这些年我们拼了命的干活,不为别的,就是想为燃油车争一口气”
“要是真有一天,我们造的燃油车没人买了,公司不赚钱了,苏总,也用不着您辞退我们,我们自己卷铺盖走人”
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资本圈之所以要把熊猫汽车打包送给自己,就是因为他们搞不定这群固执的员工
而俞正华对自己的谄媚、讨好,也不是刻意伪装的
而是当他得知苏白不会砍掉燃油车项目后,对苏白发自内心的感谢而已
要不然,迎接苏白的可能就不是笑脸了,而是麻袋加闷棍,一套三连
只不过,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明显不适合干讨好人的活计
那一张脸笑得,比东厂太监还阴险,不被误会才怪了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