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玩儿的就是以多打少

  尽管苏白有先见之明,提前预判了民众们的预判,硬生生让第一年造车的大米汽车,堆出了六百万的年产能。
  可事情的发展终究还是超出了苏白的预期,在民众们的狂热抢购下,大米汽车所谓的六百万产能,硬生生被搞成了个大笑话。
  莫名其妙的,又让苏白这位全国首富,欠了一屁股车。
  被逼急眼的苏白索性也不装了,直接放大招。
  所有位于蓉城东郊的备用土地全部启用,在董三斤的全力支持下,十六家国字头工程公司强势进场,单是直接参与建设的一线工人,就超过十万名。
  既然要开大,苏白这一次索性也就不挤牙膏了,单位年产量两百万辆的五到八号工厂,同步开始建设,力保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竣工投产。
  再加上原本的四家工厂,共计一千六百万辆的年产能,这就是大米汽车的终极形态。
  此时,热火朝天的在建工地上,一架获得授权的无人机正悬停在半空中进行拍摄。
  不远处的空地上,戴着安全帽的记者罗雪,正面对着镜头,声情并茂地播报着。
  “观众朋友们,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大米汽车刚刚启动建设的四期工程。”
  “包括五号至八号在内的四家工厂,已经火力全开,全部开始建设。”
  “预计在年底交付后,大米汽车的月产能,将从现有的五十万辆,提升到一百三十万辆...”
  “届时,大米汽车的交付期,也将大大缩短...”
  随着新闻的播报,网友们看到规模浩大的工程现场后,全都震撼不已。
  上万人的工程现场,无数的机械穿梭其中,一如当年的生产大会战,看得人热血沸腾。
  也就是龙国这样的基建狂魔,才能掏出这种大手笔。
  要是换做其他国家,想要完成这么大的工程体量,不拖个十年二十年的,能搞得出来?
  【看吧,我就说催苏总有用吧,这家伙,终于增投工厂了,拢共四家工厂,够干嘛的...】
  【问个专业问题,为什么单位工厂的极限年产能只有两百万辆啊,就不能直接建一家年产量超千万的巨型工厂?不是更省钱?】
  【楼上知不知道什么叫边际效应,两百万年产量已经足够夸张了,这是最符合经济效益的规模,一旦再扩大,非但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反而会增加成本...】
  【好吧,这下子我就真不好再催苏总了...】
  【只关心一个问题,我什么时候能提到车...】
  看到大米工厂浩浩荡荡的增建工程,作为消费者自然是开心的。
  而作为当事人的苏白,此时完全又是另一种心态。
  民众们看热闹,只不过是觉得苏白这位首富,是又一次听劝而已,根据大家的建议,开始猛猛堆产量。
  但只有包括苏白在内的极少数人知道,大米汽车这一动,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
  一场积蓄已久的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了。
  ...
  7月8日,开完一场例行会议的苏白刚回到办公室,就接通了徐少常的电话。
  “老徐,还是没动静?”
  对面的老徐声音疲惫,听起来没休息好的样子。
  “如果有消息,我肯定会第一时间联系你...”
  听到这话,苏白在办公桌后面缓缓坐下,疑惑道。
  “奇了怪了,普川在磨蹭啥...”
  按道理,这场在所难免的经济战,苏白已经亲自点燃了导火索,而龙国,也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可大米汽车的四期工程都已经启动了半个月了,西方国家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他们看不到?
  怎么可能...
  大米汽车的在建工地,别说是军用卫星了,哪怕是上个世纪的气象观测卫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这么大的动作,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这段时间龙国的情报机构动作很频繁,可老鹰国也早有准备,我们能获得的有效情报少得可怜...”
  “首都方面的智囊团也召开了好几次会议,得出的结论很不理想,他们一致认为,老鹰国之所以沉默这么久,很有可能不是老鹰国内部意见不统一,而是外部...”
  “外部?”
  这个词语,立马挑动了苏白敏感的神经。
  “什么意思,老鹰国这是不准备和我们单挑?”
  “单挑?你以为是西部牛仔决斗,喊一二三一起开枪?”
  “你是个老六,它老鹰国也不傻啊...能一堆人打一个,凭啥还要单挑...”
  都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放到国家层面也是一样。
  当龙国率先量产固态电池的那一刻,龙国就成了全世界的敌人。
  道理很简单,因为你龙国有,我们没有。
  最关键的是,上次斯克马来蓉城的时候,通过苏白试探过龙国的态度。
  而苏白给出的态度也很明显。
  不给!
  不给?这能行?
  合着就你们龙国靠着锂矿,靠着固态电池吃独食,让我们全都饿肚子看着?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当然是团结起来一致对付龙国了。
  反正我们不好过,你龙国也别想好过。
  而这种时候,往往就缺一个牵头人,而老鹰国,显然就是最佳人选。
  没错,这一次,老鹰国并不准备和龙国单挑。
  而是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联合尽可能多的国家和组织,一起针对龙国。
  玩儿的就是以多打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