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朱棣:父皇,您太过于“有作为”了!

  朱元璋思虑之际,
  只听身后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护在他身边的马允执轻声说道,
  “马大爷,水军护卫来了,很快就会大盘查”
  “我们现在不走,会耽误很多工夫。”
  朱元璋看着姗姗来迟的水军护卫队,冷哼一声,“他们还有脸来?”
  “走,”
  “咱回去再和他们算账。”
  说罢,
  他便跟着马允执几人,快步退出人群,离开了码头。
  朱元璋一回到宫里,便换上龙袍来到了御书房,
  李景隆已经恭候多时,
  他刚请完安,
  就听皇帝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
  “咱让你管一个官营商行,没让你耍特权,占用民间商行、百姓们番货的查验申报时间。。。”
  李景隆被训得一脸懵,
  心里有苦说不出,
  番货查验申报都是具体差事,
  底下人具体怎么去做,
  他这个上峰只管结果向好,哪里能管得住过程?
  但他不敢忤逆皇帝,
  只得跪地“诚恳”地认错。
  由于自己二姐夫妇,还有外甥李文忠的缘故,
  朱元璋是真心盼着自己这个外甥孙要学好的,
  他从官营商行办事的细节错误开始,一直说到为人处世的大道理,
  训了足足有一刻钟的时间,
  才放李景隆回去。
  ······
  又在御书房处理了一些事,
  朱元璋便摆驾来到了太庙,
  一进偏殿,
  就见朱棣手拿一沓稿纸,从主位上起身,
  领着三位后世子孙皇帝齐刷刷地行礼问安,
  朱元璋白了朱棣手中的稿纸一眼,就坐到主位上,摆了摆手说道,“可是查到林豪的新纪录?”
  “咱可是免除他的军令状了。”
  在朱元璋看来,
  自己解决了林豪的性命之忧,一切应该向好才是。
  可朱棣却是一脸不豫地摇着头,奉上稿纸说道,
  “这次有很多,”
  “父皇,您还是自己看吧。”
  朱元璋眉头微皱,接过稿纸看了一眼,
  “《洪武未解的疑案总集》?”
  朱棣点头说道,“这是儿臣的锦衣卫,从刑部旧档案中翻出来的。”
  朱元璋微微颔首,
  官府的档案可信度有保证,
  这份记录值得参考。
  他开始往下认真阅读起来,
  “洪武二十六五月初,倭寇于秦淮河码头杀囚灭口,引得太祖震怒,遂下令有司加紧严查,”
  “海关总办林豪主动请缨参与查案,”
  “各方追查线索,牵扯到倭寇的走私黑产,”
  “林豪指令海关严格审查番货的来源,”
  “水军扣押了诸多番货,而且官营商行番货也多有涉及,引发商界震动。”
  “又时值官营商行首次分红的关键阶段,”
  “林豪反对分红,与各方发生激烈对抗,”
  “五月初十,林豪莫名死于海关司班房内,”
  “经仵作检验为过劳死,”
  “刑部、锦衣卫等欲严格追查,但立案后不久,各种证据莫名丢失,义庄又遭大火,其尸身被焚毁,”
  “查案过程中,又受到各方的阻扰,”
  “此案最终不了了之,成为疑案。。。”
  “结语:事出反常必有妖,疑案难得不是案件本身,而是案件背后的大手。”
  朱元璋看完内容之后,愤而将稿纸拍在桌案上,
  简直混账!
  这会就是五月初了,
  而且倭寇在码头劫囚,咱是看的一个真切,
  也就是说林豪马上又要出事了。
  咱搞了半天,就是想保住这混球的性命,
  结果,
  反倒让他死得更快了,
  而且明显是被人给弄死的,
  “这份总集里,可还有其他的相关记录?”
  “要是让咱知道谁害的林豪,”
  “咱现在就弄死他。”
  朱棣也是蹙眉摇头回答道,“没有,这份东西本就是记录疑案的,”
  “父皇,”
  “儿臣觉得一切的问题还是在于您,”
  “您要么像之前那般太不作为,”
  “要么就又是用力过猛,过于作为,”
  “以至于害了林豪。。。”
  朱元璋再度拍案厉喝道,“混账!老四,你说的是什么鬼话?”
  “要不是咱保着他,容忍他,林豪早就死一万遍了,”
  “你别说你没这份记忆。”
  朱棣扯了扯嘴角,脑海中一些关于林豪的新记忆地呈现出来,
  大多都是林豪在朝堂上死谏父皇,
  言论极其悖逆猖狂,
  但为了让父皇认识到错误,他决定抵赖,
  “儿臣这会年岁已高,那些与林豪相关的新记忆很是模糊,否则儿臣早就告诉您,后面发生了什么事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你这会才六十多岁,就说自己年岁高记忆不行,”
  “真是毫无志气,”
  “再说,你想不起新记忆,你身边人呢?他们总会有记忆吧?”
  “怎么不想着去问问他们?”
  父皇的这话,令朱棣顿时一噎,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朕只顾着保住偏殿的秘密,
  只让锦衣卫密查林豪,
  为了掩人耳目,
  朕还特地将查找林豪的事,和追查允炆的下落关联到一起,
  以至于朕竟然忘记了主动去问身边人林豪的事,
  像老大、老二,还有洪武时的老臣,
  父皇改变了历史,
  他们肯定会有相关的记忆,
  只是因为林豪被归为东宫一脉的人,被抹了档案,
  所以他们不敢主动和朕提林豪。
  朱载垕见太宗爷被太祖爷训得说不出话来,
  他生怕祖宗不睦,影响到自己这些后世子孙,
  立刻开口打圆场道,
  “太祖爷您息怒,”
  “太宗爷和臣孙等一样,肯定是要严格审查过信息的来源才带过来跟您禀报。”
  朱棣欣慰地看了一眼朱载垕,接话道,
  “不错,儿臣不敢乱奏禀信息,”
  “毕竟您是要根据儿臣等的反馈,去改变历史的,”
  “必须得谨慎。”
  朱元璋点点头,表示认同,“的确,林豪屡屡遭殃,主要还是因为历史被改变所致,时势造就英雄啊!”
  “看这份新记录,林豪都主动请缨办差了,根据以前的记录,他那副懒散的死样子,哪里会主动揽活?”
  “是咱彻底收了他的心,”
  “咱只要略微再出手,不仅能保住他的性命,还能把他改造地更好。”
  朱由检拱手接话道,“太祖爷已经把林豪培养地很好了,”
  “您看后面的稿纸,”
  “臣孙这边从爪哇的《国史》里,发现了爪哇人对林豪的记载,”
  “他在南洋已经声名远扬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