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现场教学

  卫生所,赵满仓的办公室内
  此时已经陷入到了欢乐的海洋当中
  护士刘小溪、梅夕叶自己,包括工人张大伟自己,全都乐了
  “我是问你的脚,麻不麻,结果噗,哈哈”
  说罢,梅夕叶没忍住
  又再次笑趴在桌子上了
  张大伟满脸通红,十分尴尬
  太丢人了!
  如今这个时代,妈妈这个词并不是常见的叫法
  但也有不少人这么喊
  早在一九三七年,《中国古代语音有复声母说》一文中就已探讨过汉语中对‘妈妈’的称呼:
  ‘父母’之字词同一语源,盖以初民如婴儿,其始皆知有母,不知有父中国南北多出俗语,母及母乳均曰妈妈
  因此,妈妈一词的称呼并不罕见
  京城是南北融合的大杂居城市,关于母亲的称呼确实有很多不同
  过了好一会儿,梅夕叶这才恢复过来,然后对工人张大伟说道:
  “好了,你这个腿部受伤,脚趾或足底皮肤颜色变暗、失去弹性等症状,同时你的腿部受伤区域出现麻木、刺痛等不适感,一般说来是腓浅神经损伤导致的.”
  “针对这个情况,我给你开个方子,你就按照这个方子煎服”
  “赵老师,麻烦您帮我看看,我这个诊断方子行不行?”
  等写完方子之后,梅夕叶便将方子递给了赵满仓,满眼期待地看着后者
  这会儿,便是工人张大伟也都紧张地看着赵满仓
  别人不清楚,张大伟还不知道赵满仓的医术实力有多强么?
  瞧瞧赵满仓身后的墙壁,上面可是挂满了锦旗啊
  尽管这些锦旗是刚挂上去没几天的,但也代表了赵满仓的医术,确实非常牛逼
  在钢铁厂,工人们可是特别喜欢聊八卦的呢
  而前些天的时候,钱昌盛、陆永安、吕志康、梁云波、齐耀宗等人前来卫生所送锦旗,这件事在钢铁厂闹得沸沸扬扬
  大家都在吹嘘赵满仓的医术是不是已经天下无敌了,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同时来送锦旗呢?
  因此这会儿的张大伟,是真的挺害怕赵满仓突然告诉自己,他的伤很严重
  “药方没有问题,但治疗他的伤,问题可就大了.”
  赵满仓看完药方之后,表情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副淡然微笑的样子,但是说出来的话,却是让梅夕叶和张大伟两人都心里咯噔了一下
  有点严重啊!
  “小梅,你有没有想过,腓浅神经受伤会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呢?”
  听到赵满仓的话,梅夕叶顿时皱眉不已
  张大伟更是胆颤心惊,生怕赵满仓说出来一些让他绝望的话
  “赵老师,我知道腓浅神经受伤的临床表现,它不太可能是因为腓骨骨折,骨折断端刺伤腓神经吧?也不会说因为小腿骨筋膜室综合”
  梅夕叶说着自己的推测,眉头紧锁,一副十分难受的样子
  看得出来,她确实有自己的思考,但不多
  赵满仓闻言,不由点头笑着说道:
  “我们现在的手段,确实比较难判断伤患腿部神经的受伤细节,但是,通过号脉是能够有一个大致判断,并且综合他目前的身体表现,其实也能够推测出来”
  “张大伟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导致的腓总神经损伤,你自己看看,他是不是有足下垂、内翻等情况?”
  “而且你刚才触碰到是的他的膝盖,但如果你去碰他的小腿前外侧、足背区域.有没有感知?没有吧?”
  “对了,这片区域确实已经丧失了感觉,因为神经震荡即神经轴断裂和神经离断.”
  “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二个重要分支之一,由于腓总神经在腓骨颈部,位置表浅,周围软组织少,移动度差,所以这处地方比较容易受损.”
  “小梅,你下次问诊的时候,就需要问得细致全面一些,不要总是照本宣科”
  “医生问诊就是这样,要更加细致专注,切不可大意.接下来你应该知道如何修改这个治疗方案了吧?”
  梅夕叶闻言点点头,但她却是提出了一点,能不能使用针灸疗法?
  她的针灸之术才刚刚起步,并不是很熟练
  特别是腿部神经这部分区域,更是她需要学习的地方
  “赵医生,能不能麻烦您帮我治疗?”
  此时,一旁的张大伟已经快要哭了,连忙哀求地看向赵满仓说道:
  “我不能躺太久,我家里还有六个孩子,还有我媳妇她因为生孩子落下病根,也需要吃药,我.”
  一句话,他家里十分困难,这一次受伤之后,只怕家里会更加困难了
  他看病是不需要给钱的,但生病住院的时候,谁来照顾他?
  本来他家里就有六个孩子,平时他媳妇一人照看就已经很累了,老大老二的年龄也不是很大,能帮得上的忙,并不多
  所以,很多时候,这个家还是需要张大伟来帮忙看着点
  听到张大伟的话,赵满仓的表情依然没有什么变化,道:
  “我这不就是正在给你治疗吗?你不要急,你想不想知道快速恢复的一些小技巧?”
  张大伟连连点头,梅夕叶同样诧异了起来
  还有专业的办法么?
  “保持愉快的心情就好了,不要有那么大的压力”
  赵满仓轻声笑了笑,接着说道:
  “小梅,你刚才说的针灸治疗,这个当然可以,你来试试.”
  梅夕叶闻言,小脸顿时红了起来
  因为她可不会,所以她只能看向赵满仓,希望后者能够出手
  瞅对方的眼神,赵满仓顿时无语了,这是想要偷懒还是怎么滴?
  针灸之术虽然很难,但也不至于这么难吧?
  如果这些基础的针灸,都不会,那还说什么其他针灸之术呢?
  随后,赵满仓只好亲自动手,给对方示范
  这种直接拿病患当教学示范的事儿,大部分工人都不会感到不适应或不喜欢等,相反他们反而更加开心
  只因为赵满仓出手,肯定比梅夕叶要好很多啊
  谁不知道梅夕叶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
  大学生应该是当干部才对,但这是医生啊,那就毕业之后出来肯定要当医生啊
  一般来说大学毕业生都是十三级初级医师,他们还有一个别称叫住院医师
  不过,钢铁厂倒是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最起码,目前是没有的
  毕竟,钢铁厂在晚上之后,大部分车间都停工了
  整个钢铁厂,一般来说也就是保卫科等少部分部门才会有人,其他都不会有人
  当然了,伴随着钢铁厂的扩建,未来还真不一定会二十四小时都会不停工呢
  针对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办法,一般来说,大部分断裂的腓总神经都可以通过神经直接吻合进行修复
  如果神经缺损过大,就需要考虑选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了
  张大伟的情况还算轻微,并不是缺损过大,这一点是可以判断出来的
  尽管目前并没有x线、磁共振、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手段,但赵满仓还是可以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来进行诊断治疗的
  “我们钢铁厂最经常出现的就是类似这样的伤患,所以小梅你需要多看外伤这些方面的医书,这对你提升自己的医术有大的帮助”
  赵满仓在治疗的过程中,还不忘‘好为人师’地给梅夕叶灌输学习方法
  对于梅夕叶这个学生,赵满仓根本没有得选择
  这是钢铁厂好不容易招聘进来的大学生,毕竟大学生本来就少,特别是医科大学的学生,那就更少了
  需要好好教导对方,让梅夕叶更快出师,那么他也就可以轻松一些了
  上午九点,赵满仓还在继续教学,但这个时候,运输队的麦新宝带着刘宝婵和袁晓霞两人出现在卫生所门口
  “赵组长,出事了,有五头林麝出现了呕吐等症状,我们出发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了,因为您说过,林麝不能带下山,所以我们就没有带回来.”
  刘宝婵和袁晓霞两人都十分焦急,那是因为五头林麝出现了问题,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
  因为林麝本来就胆小,而且它们娇弱得很,非常容易生病
  林麝较为常见的疾病就包括肠炎、感冒、瘤胃积食、软骨病、脓肿病等等,并且一旦生病,治愈率极低
  所以在饲养它们的时候,必须小心再小心
  可即便如此,生病也是常事
  原时空的历史上,国内在六十年代开始养殖林麝的时候,林麝的死亡率就高达百分之二十
  赵满仓闻言,顿时站了起来
  “你们会不会骑马?”
  见她们摇头,赵满仓只好对梅夕叶说道:
  “小梅,接下来你就不要接诊了,先看书,让小刘将其他病患分配给关医生他们.”
  安排好之后,他就招呼刘宝婵和袁晓霞两人离开了卫生所
  她们两人既然不会骑马,那就让她们乘坐汽车或者牛车返回军都山养殖场那边
  至于赵满仓自己,则是来到饲养室,把那匹黑马给骑走了
  “我先过去,你们慢慢来”
  军都山养殖场,此时的郑海超、鲁学国、李雪他们全都慌乱了起来
  看着小小只的林麝,痛苦地呕吐,大家心情都非常不好
  林麝毕竟是赵满仓他们从东北那边捕猎回来的,整个林麝养殖场也投资了八千块人民币,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所以大家伙都十分担忧,这个养殖场会不会直接干黄了?
  前两天,大家刚入职,听着赵满仓说林麝很容易生病,一旦生病就很容易死亡
  当时的郑海超他们都还没什么感觉,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对林麝这种小动物,实在了解不多,也没有亲眼见证它们生病
  那会儿林麝还没转移到军都山这边,当时就全靠饲养室的郑大毛他们帮忙喂养
  在那个时候,郑海超他们也见过林麝,活蹦乱跳的,甚至还有几头林麝,速度飞快,想要越狱呢
  为什么?
  只因为林麝动物十分迅猛,一不小心就会跑出去
  也因此,在钢铁厂的饲养室里面,总共是设置了两道门,加上它们各自的笼子,那就是三道门
  如果再算上钢铁厂的大门,那就是四道门了
  饶是如此,都还有两头林麝直接跑出了饲养室
  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它们这些小家伙们,到底有多么活蹦乱跳了
  驾!
  伴随着赵满仓沿着山路蜿蜒,直奔海拔上千米的军都山养殖场而来,听到声响的郑海超他们顿时激动不已
  救星来了!
  赵满仓冲进养殖场,跳下马之后,高河已经主动上前把马儿牵去马厩那边了
  通过两道门之后,赵满仓这才终于看到了好几头生病的林麝
  之前赵满仓就一直叮嘱过,就算是已经死亡的林麝,如果他没有在现场的情况下,都不能够带出去这个小院子,防止它们逃跑!
  郑海超他们这些人当然会认真执行赵满仓的命令,所以肯定不会带它们离开
  “怎么又多了两头?不是说只有五头林麝生病了么?”
  看到小院子里,又多了两头奄奄一息的林麝,赵满仓顿时皱眉不已
  蹲下来查看了一会儿,鲁学国他们也已经将事情陈述清楚了
  昨晚他们都是按时按量喂养,但就是不知道它们怎么就突然生病了
  整个养殖场,那是不可能出现其他外来生物的,比如兔子、老鼠、猫头鹰、黄二仙等野生动物
  因为在当时建设这座养殖场之前,赵满仓就针对养殖场的设计提出了好几点要求
  一个是为了防止林麝逃跑,其二则是防止其他野生动物出现
  所以,整个养殖场周围都有高高的围墙
  而在林麝养殖区域内,连高空都是密密麻麻的铁网,甭说是老鹰了,就算是小鸟儿也不可能从铁网钻进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林麝还能生病,原因是真的很难找出来了
  赵满仓皱眉不已,这三十五头林麝,可是他花了不少经验值,才从东北那边带回来的
  就算是死一两头,他都会非常心痛的
  因此,他只能够小心翼翼地观察每头林麝的情况,然后开始有针对性地治疗
  “你们都睁大眼睛看好了,这是你们最好的学习机会”
  确定了七头林麝的情况之后,赵满仓就开始准备给它们进行治疗了,同时还不忘进行现场教学
  刘宝婵和袁晓霞她们两人还在半路上,一时半会儿是没办法跟上了
  没办法,谁让赵满仓骑马的速度是七十码,甚至是更快呢?
  也就是上山这段山路会慢一点,但速度依然不会降太多,还是保持在了四十多,差不多五十码左右的速度
  黑马是赵满仓以前经常喂养的马儿
  马儿是精饲料喂养,同样需要非常仔细认真地照顾,所以当时吴华民都是不让郑大毛、李子文和曾童这三位学徒工碰这些马儿的
  由于喂养得好,加上又被赵满仓喂养了好几年,所以黑马很听他的话
  疾驰四十多公里,对马儿的耐性和速度都是极大的挑战
  即便黑马是蒙古马,保持大半个小时的高速带人奔跑,讲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黑马的负担也是极大的
  蒙古马有很强的耐力,能够连续奔跑八个小时,因为蒙古马本身就适应于高原环境,而且它们还能够扛得住酷暑和耐得住严寒等
  所以赵满仓能够很快地来到军都山养殖场,反倒是刘宝婵和袁晓霞,只能慢吞吞地过来了
  就好像她们之前从军都山这边出发的时候,就是由于麦新宝驾驶的汽车,没办法在山路快速行驶
  导致他们从军都山到钢铁厂,足足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四十多公里的距离,花了一个小时,也就是时速四十多公里
  麦新宝之所以会出现在军都山这边,那是因为他需要给养殖场这边送货
  不管是林麝所需要的食物,还是郑海超他们这些人所需要的蔬菜等,都是需要人运输过来的
  在赵满仓给郑海超、鲁学国他们进行了两场治疗林麝的现场教学之后,刘宝婵跟袁晓霞两人终于是姗姗来迟了
  两人看到赵满仓已经给大家伙完成了两场教学,一时间都大为懊恼,感觉错失了很多
  赵满仓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她们站前面来,这样能够看得更加清楚,也听得更清楚
  总共有三十六人学习,大家围着赵满仓的话,肯定总会有人看不太清楚
  当然,赵满是站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给林麝进行治疗,如此一来,大家都能够看得比较清晰
  “赵组长,为什么要给林麝的眼睛戴上布条呀?”
  就在赵满仓继续给下一面这一头林麝进行治疗的时候,袁晓霞突然举手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告诉她,为什么!”
  赵满仓也没生气,而是让郑海超他们进行解释
  布条是用来蒙住林麝的眼睛和耳朵,让它接收不到外界的信息,就不会那么紧张
  没办法,谁让林麝那么胆小呢?
  毕竟现在可是三十多人围着一头林麝呢,它怎么可能不害怕呢?
  胆小如鼠的林麝,只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必然会快速蹦跳离开
  等解释过后,赵满仓这才看着袁晓霞道:
  “袁晓霞同志,你可要好好听课,认真学习,这林麝的所有生活习性,一定要熟记在心,而不是单纯只是熟记小册子里面的内容就可以了.”
  “所以,我之前一直强调的事情,你们务必要记在心里”
  唠叨两句,赵满仓这才开始进行教学
  跟其他饲养员不同,林麝养殖饲养员,务必要懂很多关于林麝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知识,否则的话,遇到类似的情况,直接就抓瞎了
  时间流逝,等赵满仓完成这七头林麝的治疗之后,现场教学也结束了
  这样的现场教学对于刘宝婵他们来说,那都是非常新鲜刺激的
  大家都觉得,这样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干巴巴的通过小册子来学习
  中午,赵满仓就在养殖场这边的食堂吃饭了
  下午又继续上课,三十多人对着三十五头林麝,天天研究如何照顾它们
  日常管理部分就已经包括了疾病预防,所以大家都学得非常认真
  疾病预防对于林麝养殖来说,才是重中之重,也是赵满仓讲课过程中,最为细致的一部分
  总之,赵满仓就是需要让他们这三十六位饲养员学徒,全都学会这些知识才行
  但到了下午,距离下班还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其中一位学徒就突然出现了意外
  准确来说,这位名叫王学新的饲养员学徒,突然就晕倒了
  这是生病了!
  赵满仓本来就是医生,瞅见这情况,自然是马上检查王学新的身体状况,同时给对方号脉
  简单检查之后,赵满仓并没有什么发现,要么是很单纯的过度劳累、精神过度紧张或者低血糖等意外小症状,要么就是脑出血等大意外了
  于是他赶紧安排郑海超他们,把王学新抬回宿舍,然后再做更进一步地确诊
  这个时代没有较好的辅助检查工具,还真是麻烦
  就算是赵满仓把自己的中医水平等级再提升,也未必能够检查出王学新这种情况
  更何况,赵满仓现在的经验值并不多
  最近这段时间,经验值一直都是过度使用,他还想赞够一万呢,结果好像不可能啊
  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意外,导致他的经验值一直在一千以下
  真的就好气
  气也没有用,只能慢慢攒了
  本来还想今天早点下班呢,因为今天是中元节
  中元节其实就是七月半,也就是俗称的鬼节
  一般来说,中元节在南方会比较盛行一些,这个节日的习俗就是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上辈子的时候,赵满仓作为南方人,过七月半其实是过七月十四,而不是七月十五
  每到鬼节这一天,都会普遍进行燃放鞭炮,进行简单祭祀
  现在这辈子,他人在北方,那就只能够按照北方的习俗,过七月十五了
  “醒了吧?”
  不一会儿,赵满仓终于确定王学新只是简单地神经紧张导致的突然晕厥,加上他本来就是农村来的,中午都没有怎么吃饭,所以才会这样
  所以是轻微低血糖加神经紧张导致的晕厥情况,问题不大
  见王学新已经醒过来了,赵满仓便道:
  “刚才听大家说,你中午都没怎么吃饭,你这样可不行啊,我不知道你家里是不是有什么情况,如果你不吃饭,再次出现晕厥的情况,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跟不上我的学习节奏,然后被淘汰去饲养室那边”
  听到赵满仓这么说,王学新顿时紧张了起来,连连哀求
  赵满仓见状,顿时没好气地说道:
  “我没说现在淘汰你,你是听不懂我的话么?”
  “从现在开始,你要好好吃饭,努力学习,另外,如果你家里有困难,及时跟我们说,如果我们能够帮得上忙的,肯定会乐意伸出援手,钢铁厂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王学新闻言,只是摇摇头,嘴硬地说自己能够解决,就不用麻烦大家了
  很显然,他就是想自己扛
  在五十年代,谁家情况会很好呢?
  比如上午接诊的那个张大伟,他家情况就很好么?
  然而,即便是张大伟这样的家庭情况,其实已经是很多人的天花板了
  最起码,不少农村家庭就比张大伟要差很多很多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在如今这个时代是被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
  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他们不仅仅是因为这句话的号召,更是因为他们都有现实需求
  很多农村家庭都是三四个孩子,五六个孩子的家庭最为普遍
  就算是十个孩子的家庭,也同样不少
  在农村,能够经常看到一种现象,那就是他们家的老大已经结婚生子,然后他们自己还生了最小的孩子
  换句话说,他们在当爷爷奶奶的同时,又继续当爸爸妈妈
  属实是过于离谱了
  但这就是农村的现状
  孩子那么多,食物又那么少,根本就不够吃
  王学新应该是这样的情况
  他能够进入林麝养殖场,成为饲养员学徒之一,并不是因为他给吴华民塞钱了,而是因为王学新本来就是初中学历
  并且他本身还有七年的养殖经验
  训斥完王学新之后,赵满仓就简单跟郑海超、刘宝婵他们叮嘱了几句,接着就骑上黑马,离开了军都山养殖场
  每天这么来回奔波,赵满仓也是挺累的
  提前大半个小时离开军都山养殖场,那么他回到钢铁厂的时候,大概就是下班时间,这样的话,其实也还可以
  勉勉强强能够接受吧
  回到护国寺十八号院,林婉已经准备好了晚饭
  今天是中元节,祭祀什么的,好像并不流行
  很大概率是因为现在不讲什么封建习俗,除了春节等少部分节日还能够继续存在,其他节日都被取消了
  当然,类似赵满仓这样,还在过着中元节的家庭,也有不少
  只是大家都小心翼翼,并没有提什么中元节,更不会燃放鞭炮之类的
  既然是要过节,所以今天晚上的食物,自然是丰富了不少
  邻居们倒是没觉得有什么稀奇的,毕竟赵满仓工资高,每天吃点好的,也挺正常的
  更何况,邻居们也都知道,赵满仓之前去东北的时候,可是猎杀了不少野猪,带回来了不少熏肉
  就说这些熏肉,都足够赵满仓家吃大半年了
  家里有好吃的,而且还是肥肥的猪肉,最开心的当然要数林慧君这只小馋猫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第二天
  第二天就是八月三十号了,这是八月份倒数第二天了
  早上,正当赵满仓正在钢铁厂卫生所给梅夕叶进行现场教学的时候,杨守荣出现在办公室门口,招呼他出来
  看样子是有事儿找他
  卫生所门口,杨守荣看向赵满仓道:
  “现在已经八月底了,是不是可以联系一下大兴农场那边,把荷斯坦公牛给运过来,开始给母黄牛配种?”
  杨守荣也不是没事儿干了,而是确实急
  昨天,又有几位工人找了过来,因为他们家的孩子没有申请到牛奶票,就想跟钢铁厂这边反映一下
  但快要两万人的钢铁厂,工人数量很多,对牛奶的需求很大
  偏偏目前饲养室这边仅有三头母黄牛在产奶,产奶量并不大
  就算产奶量多,仅仅只是三头母黄牛,那也是少得可怜呀
  所以,听到下面的反馈之后,可把杨守荣给难住了
  这个时代的很多妇女,营养都不够,坐月子的时候,能够每天吃一个鸡蛋,就已经非常富裕了
  鸡蛋是五毛五分钱十枚,也就是五分五厘钱一枚
  这个价格并不便宜,也不是大部分家庭都能够吃得起的
  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劳动力,而且大部分人都只是学徒工或者是一级工人,工资并不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还需要养活一家人,哪有那么容易啊
  营养不够,自然就导致坐月子的宝妈们根本没有奶,孩子没营养,总不能只喝米汤吧?
  但是,米汤也不便宜啊
  总之,哪哪儿都不容易
  “领导,我昨天早上去饲养室逛了一圈,查看过那些母黄牛的情况,讲真的,情况跟之前确实好很多了,但我还是希望能够继续等一等.”
  赵满仓摇摇头道
  他现在又没有足够多的经验值,所以如果这个时候开始给十七头母黄牛进行进行配种,讲真的,赵满仓还真不一定能够确保十七头母黄牛都能够配种成功
  只因为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前杨守荣他们带回来的那十头母黄牛,并没有完全养好
  如果无法确保十七头母黄牛都能够成功配种的话,赵满仓自然不想浪费时间
  再等一等,又何妨呢?
  见赵满仓这么说,杨守荣只好无奈叹气
  旋即又表示,之前他自己从东北带回来的另外七头母黄牛的话,应该是可以提前配种吧?
  那就分两次咯?
  “行吧,既然这样,那就麻烦领导跟大兴农场那边联系一下咯,到时候我尽量抽时间安排一下”
  赵满仓迟疑了一下,这才点点头
  分开两次也好,那他这一次,就不使用经验值了,看看郑大毛和王顺发两人的技术如何
  实在不行,那就一个月之后,再给那些没有成功配种的母黄牛再配种一次咯
  反正现在是八月底,九月底十月初的时候,也应该能够知道结果了
  即便是十月份,京城的气温还不算很冷,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杨守荣离开了,他去联系大兴农场的侯书明了
  回到卫生所的赵满仓,看到梅夕叶正在接诊一位伤患,不由愣了一下
  这位伤患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大爷,名叫刘大春,他是因为爬梯子摔倒受伤的
  为什么要爬梯子?
  因为要打麻雀!!!
  一九五八年这一年,真的发生了很多大事儿,其中打麻雀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项
  只因为麻雀要偷吃粮食,所以必须得猎杀它们才行
  除了麻雀之外,还有老鼠、苍蝇和蚊虫,只不过是因为麻雀个头较大,比较明显,也因此,打麻雀这件事的声势最大
  影响力也是最重的
  穿越过来的那段时间,赵满仓还是有留意过这件事,只不过,他就只是一位普通的饲养员,并没有参与过这件事
  反倒是魏建国、何文浩、冯大年他们这些临时工,那可是没少打麻雀呢
  只不过,因为打麻雀而把自己摔倒,赵满仓还是第一次见
  “医生,我这蹆不会真的摔断了吧?我可是因为打麻雀才摔断的腿的”
  刘大春看到梅夕叶皱眉,顿时慌张了起来
  他可不是钢铁厂的工人,而是被钢铁厂招聘来打麻雀的临时工
  工人都是需要争分夺秒地完成生产任务,自然不会去参与打麻雀这样的事情
  也因此,刘大春根本没办法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
  既然这样,他当然很担忧啊
  不仅仅是问诊费用和药费,更是他接下来一段时间还要休息养伤,没有收入的话,日子可是艰难呢
  梅夕叶并没有回答刘大春的话,而是继续查看对方的伤情
  这个时候赵满仓已经进来了,梅夕叶顿时见到了主心骨一样,连忙站起来
  “赵老师,你帮我看看,我有些拿不准.”
  就在这个时候,门口再次来人了
  “赵医生在么?赵医生,您在就好了,彭医生找您有紧急事情.”
  来人是郭守纯,协和医院保卫科队长,赵满仓自然认识对方
  根据郭守纯的叙述,目前协和医院那边遇到了大麻烦,京城电子管厂发生了一起重大的意外事故,目前整个协和医院已经人满为患
  京城电子管厂其实已经将部分受伤人员分流去了北大人民医院、普仁医院、天坛医院、隆福医院、同仁医院等其他医院
  但重伤的伤员还是直接送来了协和医院这边,只因为协和医院的医术有口皆碑,自然是优先送来这里
  彭文贤之所以那么着急地让郭守纯跑过来找赵满仓,是因为京城电子管厂好几位受伤的专家都送来了协和医院这边
  上面已经给明克诚、曲国春等协和医院的院长们下了死命令:必须把这些专家给救回来!
  这是重大外伤,需要立马进行外科手术才行
  如此也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外科医生才行
  其中的两台外科手术,曲国春、彭文贤他们都认为需要让赵满仓来,才更有把握一些
  这就是为什么郭守纯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赵满仓听完之后,也是叹了一口气,想要过悠闲的日子,怎么就这么困难呢?
  上面之所以给明克诚、曲国春他们下达这样的死命令,自然是因为专家太重要了
  京城电子管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意外,其实跟这个时代有很大的关系
  建国伊始,本来就是起步维艰,旧时的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在一九五四年的时候,毛主席就说过了一段给人印象深刻的话: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作为一五计划里,莫斯科援建的一百五十六项重点工程之一的京城电子管厂,本来就是国内工业发展重点项目之一
  按理说,这样的重点项目,当然是慎之又慎,断不敢让它出事
  可是根据墨菲定律,越是害怕什么,越是有可能出现什么
  京城电子管厂是在一九五六年开始进行试生产,开工第一年由计划亏损单位变为盈利单位
  到五六年年底,京城电子管厂生产电子管二十二点五万只,实现产值三百五十七点七万元
  原时空的历史上,开工第三年产量就超过了设计水平的两倍,上交利税上亿元
  也就是说,在一九五八年快要结束的时候,京城电子管厂就差不多快要达成‘上交利税上亿元’这个目标
  现如今是一九五八年八月底,距离这个目标,其实已经不远了
  但如今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全是因为电子管厂第二期在施工过程中导致的意外事故
  这样的意外事故,直接让好几位专家都因此受伤
  “小梅,照旧,你先让关医生他们帮忙,我先回城里”
  赵满仓没办法,但凡有可能的话,他也不想去协和医院,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梅夕叶点点头,她已经习惯了赵满仓突然被人召唤走这件事,昨天这样,今天也一样
  反倒是刘大春,整个人都傻了,怎么办?
  钢铁厂医术最厉害的人,自然是赵满仓,这个根本不需要问
  看工资就知道了呀
  虽然说章宗熙之前是同仁医院的医生,但他现在都转变为主任了,更多是管理岗位
  而且,就算是在同仁医院,章宗熙的工资也仅仅只是十一级主治医师的工资水平,比赵满仓还低了一个层级
  这一点,整个钢铁厂的工人,几乎都知道这件事
  因此,肯定是找赵医生帮忙看病会更好啊
  “赵医生,我等您回来再医治吧”
  听到刘大春的话,正在脱掉白大褂的赵满仓,哭笑不得地回头道:
  “刘大春同志,您现在就去关长春医生那边接受治疗,别耽误了!”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