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端午

  “......官曹烦剧,邦国务难,岂只此三事而已?射雉之乐,久不闻矣......为臣不易,为君亦难卿族百世之规,高门千家之法,亦非天子所能强预且犯国法者,如何能恕?此人或有奇略,然未必堪事,能窥机形大势,或纯出偶然?亦或确有实学?当需明辨夸夸之辈易遇,经务之干难得学士千员,不如国士一位经学万卷,不如经国一策,慎察之,慎察之......”
  东厢月,一天风露
  庾易对着信纸,手指轻敲着一卷新书,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尚书答问”四个字,轻轻地叹了口气
  五月五,端午
  古以五月五为“恶月恶日”,要采草药以除毒气,《大戴礼记》记云“蓄兰为沐浴”,就是要采兰草洗浴辟邪,所以,端午当时又叫“浴兰节”
  天还没放亮,小阿五便起了床先整理王扬的书案,把毛笔细细涮了,一一摆好,又将墨砚中的余墨倒掉,用软毛刷清洗干净再为王扬准备好洗漱和沐浴用具接着烧一壶茶水,水一开,准时叫醒王扬
  然后一大一小便按照陈青珊的教法,站起桩来
  站桩不是电视剧里一动不动的扎马步,陈青珊管这叫“站死桩”,不仅功少,还容易伤筋骨
  她让两人站的是“活桩”,有三个基本式,分别着重锻炼腰力、腿力、臂力站的过程中要静中有动,缓中用力,此法最是耗人力气,称为“练体”练体之外,还要“练息”,要按陈青珊教的方法调整呼吸,让气息绵长深远,急而不促,累而不乱
  这么一站桩,差距便显了出来小阿五最多能站半个时辰,王扬则因为平日里一直坚持波比跳等有氧、无氧锻炼,耐力增加,站的时间是阿五的一倍
  虽然站赢阿五没什么光彩可言,不过也不能小瞧阿五小阿五住进王扬家后,营养跟了上来,再加上从小劳务,练武起步又早于王扬,状态说不定好过王扬刚穿越之时如果不是王扬持之以恒地锻炼,还真不一定能站过阿五
  不过王扬现在站桩也没入门,按照陈青珊的说法,站桩什么时候能站到“轻松之中用劲”,那就算站入门了
  小阿五站完桩,为宅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准备了五彩绳,当时也叫“长命缕”,据说戴上后可以预防病瘟,连新来的两个杂役和门房都各送了一条
  按王扬的性格,今天是阿五的生日,应该庆祝一番的只是当时社会尚未出现“过生日”的习俗(“过寿”这回事也没有),其实就算有,阿五恐怕也不愿意过自己这个晦气生日所以王扬只是送了阿五一套笔墨,说是为她入学做的准备,权当生日礼物小阿五一听入学便觉头大,赶紧跑进厨房帮忙准备早饭
  当陈青珊拎着刚刚采回的艾草走回内院,发现王扬已经换好白练衣,神清气爽地站在院中
  “今天还打?”陈青珊有些惊愕
  “打啊今天有什么特殊的?”
  “日至端午,邪气侵骨你不怕害病?”
  王扬一笑,摆开拳架:“我又不信这些来来来,这回你不必再留手,真真正正地拿出三分的实力!我已经想出怎么破你的揉身掌了!”
  “你确定?”陈青珊微微偏头,眼中有小觑之意
  “当然!练了这久,三分实力我还对付不了?告诉你个秘密,其实我练过拳击,这是一种你不知道拳术,改天我可以教你滑步你懂不?”
  陈青珊摇摇头,身体一转,发丝飞扬,手臂瞬间绷直如鞭
  王扬滑步而动,白衣飘荡!双拳一提,脚步如——
  ko
  绿卷新荷,薰风池阁
  庾家的端午小宴就设在自家园中的荷池边桌案上各色小菜点心已经摆好,菖花酿酒,菰叶包粽,上次参加清谈的几人都已入座,唯有王扬一人缺席席间说起颜幼成要回建康和庾于陵十月入国子学的事,颜幼成提议等几人到建康时可以再聚
  此时微风徐来,芙蕖绽露,莲叶田田而动,风吹袅袅生香,一派怡人景象
  柳憕见王扬果然没到,心情甚好,临风举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今日于此处设席,真是应景极了!这第一杯酒,我们同敬屈子吧!”
  颜幼成端起酒盅,庾易、谢星涵、庾于陵三人却端坐不动
  庾黔娄手指虚扶酒杯,看了看父亲,又把手收回
  柳憕微笑,明知故问道:“各位何不举杯?”
  庾于陵皱眉:“柳公子,坐席不满,宾客未齐,还是等一等吧”
  “席未满,客未齐?”柳憕故作环视,然后恍然道:“哦,你是说王扬吧他......不会来了”
  柳憕笑得神秘莫测
  座中几人都看向柳憕
  庾于陵、庾黔娄眼神惊疑谢星涵目光审视,唯有庾易神情不变
  颜幼成则心中猜到柳憕这是收服了王扬,然后特意不让王扬到场,显示他已经凌驾于王扬之上一来挽回上次清谈和赌诗的耻辱,二来让谢星涵看看,她所看重的人,现在不过为自己驱使
  “不可能王兄之前答应会来的再说即便王兄有事不来,又怎么会跟你说?”庾于陵不信
  柳憕淡淡而笑:“子介你有所不知呀,我深赏王扬之才,已经招他拜入我父亲门下,现在是我柳家门生!”
  “什么!你说真的?”庾于陵大惊失色,庾黔娄也吃了一惊,看向父亲,见庾易神色微动谢星涵眸中亦现异色
  柳憕傲然道:“我河东柳憕的话,难道做不得准?”
  庾于陵本待不信,可转念一想,此事亦非不可能王兄虽有高贵血统,又有绝世才华,可惜家世不显,缺乏助力如能拜在柳国公门下,也算得其所焉只是柳憕此人讨厌
  柳憕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只觉畅快,站起向庾易作揖道:
  “庾先生,王扬今日有事,不能赴约我代他向先生致歉”
  庾于陵虽知王扬拜入柳家门下对前途有益,但听到柳憕说什么“代王扬致歉”的话便觉刺耳
  庾易微微点头,口中道:“这样啊”语气似乎是陈述又像是疑问
  “是这样先生不如撤去王扬坐席,来日我定让王扬登门,亲自向先生赔罪!”
  庾易看向庾黔娄
  庾黔娄:???
  父亲这是让我说话?
  不对,让我去核实?
  还是让我撤坐席?
  父亲大人我真没懂啊,请明示!
  “不必撤座,王扬必到”
  谢星涵的声音响起,平静中蕴含着某种力量
  ——————
  注:1宋代学人赵彦卫《云麓漫钞》云:“魏晋以前,不为生日”这说得对但不确切,给人一种感觉好像魏晋之后就过生日一样但其实直到南朝末期才出现庆祝生日的习俗不过从魏晋开始时或有因皇子、皇孙诞日而大赦的做法,但也仅限于皇家偶尔为之
  此外,即便民间开始庆祝生日,但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官方户籍都不记出生日月,只记录年份这是从户籍制度层面而言,与史书和皇家记录是两个概念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可参侯旭东《秦汉六朝的生日记忆与生日称庆》
  2菰叶即茭白叶,当时包粽都用此叶《北堂书钞·岁时部三》引《风土记》云:“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是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以菰叶裹黏米、粟、枣,以灰汁煮令熟”
  3《南齐书·武十七王传》:“世祖好射雉.......先是六年,左卫、殿中将军邯郸超上书谏射雉,世祖为止”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