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曹操的火攻之计,关平的拆囊之心

  那么,既然曹操确定刘巴了并没有说谎,是不是要立刻开始针对蔡瑁?
  或夺其军印,或贬黜监视,甚至直接杀掉,以绝后患?
  曹操冷静思索后,并不打算这么干!
  他有他的想法
  曹操看向刘巴的眼神坚定而果决:“子初,孤信你!”
  刘巴再拜稽首:“蒙丞相不弃,某当肝脑涂地”
  “汝与诸葛如何通联?”
  “自有细作乔扮渔樵,暗传消息”
  两军对垒,互遣斥候原是常事
  汉水汤汤沿岸千里余,岂人力能尽封?
  虽不禁商贾舟楫往来,然关津要隘增设岗哨,盘查较平日森严三分
  可此等哨卡,于经验丰富的精锐斥候而言形同虚设
  这种斥候,岁数通常不小,你看他穿着破烂,或愚笨,或怯懦,或瘦弱,或矮小,或呆傻,或残缺,看上去毫无战斗力,与寻常农夫无异
  实则这种才是最厉害的斥候
  他们平日所做的训练就是如何装作一个真正的百姓
  他们有极强的耐力,会说数地的方言,会以各种方式和乡民闲聊,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每次成功执行任务归来,会得到非常丰厚的奖赏
  曹操心里明白,他自己也拥有类似的斥候部队!
  所以,关卡是防不住这些人的,他们所防的不过是大队伪卒偷渡
  只要大帐之事不被外人所知,纵有零星谍者混过,亦无伤大雅
  所以,这才显得“诈降”之人殊为可怕
  他们若能接触帐中议事,会把机密战要通过斥候透露给敌岸,从而改变整个战局
  所以很多机密要事,曹操只与几个近谋近将讨论
  诸如孙贲蔡瑁等将,只告知其要怎么做,该怎么做即可,曹操不会和他们言明因果缘由
  而现在,刘巴不一样
  刘巴既表真心,曹操却正好可以将自己想要传达的消息传达给对岸
  “这些日子,汝勿断与南岸联络,你知孤是何意?”
  “刘巴明白”
  刘巴想了想,又道:“丞相,蔡瑁与诸葛亮有姻亲之联,诸葛之妻母族正是蔡氏,其不可信也!”
  “这不正好?”
  曹操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仿佛找到了火攻南岸的最佳方案
  打发了刘巴
  曹操立刻叫荀攸前来,机要之事,他还是愿与荀攸程昱共谋
  “刘备既想纳降蔡瑁,孤何不给他这个机会?”
  曹操首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荀攸程昱对视一眼,似已猜到曹操的意思,但荀攸还是拱手相问:“丞相此是何意?”
  “孤意令蔡瑁佯装归降,再借刘子初之手,修书一封,传至刘备处命蔡瑁趁夜率载粮之船,径往刘备营寨请降”
  话说到此,荀攸和程昱已经全然明白曹操之意
  名为粮船,实乃膏油烈焰之舟;
  佯作归降,更是暗携火攻之策!
  趁夜将火船驶入云长水寨,待至中流纵火,乘西北风之势,径撞连环艨艟云长水军必遭此劫,溃不成军!
  此真毒计也!
  程昱神色一凛,刚想称赞丞相计策高超,随即想到一事,问道:“然蔡瑁既有投敌的动机,岂可让他知晓此事?”
  蔡瑁今于江北水军权重位显,若使其知之,难保不密遣舟师,通传刘备此中干系重大,曹操断然不敢冒这个险!
  曹操抚髯一笑:“当然不能让他知晓这件事,不可传至众将,尤其是蔡瑁”
  程昱又问:“那驾舟实施火攻之人,丞相想用何人?”
  能用何人?
  当下唯二可用之人,孙贲与魏延
  而相比之下,孙贲似乎更加稳妥,但曹操却更看好魏延
  “孤决议让魏延携火油战船,伪作蔡瑁之军,你二位以为如何?”
  曹操素性乾纲独断,然于荀攸、程昱二人,却愿虚怀纳谏
  两个顶级谋士陷入沉思
  按说,这是一次完美的火攻计划
  从头到尾挑不出一丝毛病
  哪怕中间出现一些差池,也只在于胜敌之多寡,决然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荀攸还是看出了一些隐患
  “丞相,此计堪称精妙,然其中亦藏一重隐忧”
  “公达直言无妨”
  “若行火攻,须得隐干柴火油久置于单舟之中,一旦引燃,恐为我军不利!”
  曹操不以为然的摆摆手:“但凡行火攻之策,此物皆为必备欲图大功,岂可逆避微险而弃宏略?当妥为布置,谨防走水之虞!”
  显然,曹操所言更有道理,荀攸纵想反驳,也反驳不出个所以然
  关键在于风向
  既行火攻,又为西北风为多,即便偶有东南风,便只半个时辰便消,如何能成持续火攻之势?
  如无东南风相持,即便大火于本营烧起,亦有补救之法
  实不应该当成此计成行的阻碍
  程昱在脑海中已经把整个过程梳理了三遍,断无纰漏,遂拱手道:“丞相,在下附议!”
  荀攸思索片刻,纵觉此举未臻万全,却亦难觅辞拒之由,遂拱手道:“丞相,此事若于半途生变,宜即刻罢止孔明多智,我军不可不防!”
  “好,就以公达防备此事”
  ……
  另一边,关平与丁奉率一千兵马得以绕路过江
  关平过江的第一件事,就是拆开军师的锦囊
  他遇见什么难题了吗?
  没有
  他单纯就是好奇:
  以父亲之高倨,犹能委军师锦囊,以全军师颜面,我又何必自作高深?
  突袭曹操大营粮草,以我之计,断难成之
  肯定要看军师锦囊
  既迟早皆需拆阅,那何不先拆一个看看!
  那么问题来了
  上置编号,一、二、三,以应次序,先拆哪一个?
  按照正常思路,肯定先拆第一个,再按顺序拆二,拆三
  但关平偏不
  既然我已决定听从军师所言,那先拆哪一个我都会按军师之计执行
  那看看后面之计亦无不可
  待遇困之时,淡然说出此计,或许还能在丁奉面前秀一波谋略
  想到这,关平决定先拆第二个
  待他兴致勃勃的打开,却见上面写了这样一段话:
  “吾料定国心内疑云难散,必渡江开囊,且依其性,首启者定为此二囊然囊中之物干系重大,轻率开启,祸端或生汝当谨守本心,克制私欲,切不可再贸然行事,擅启余囊!”
  关平观罢,脸色煞白又骤红,半晌不知何言!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