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周瑜劝太史,国太入许都

  襄樊水战之后,刘备得胜,阵营众将多为欣悦
  江东阵营,皆愁绪盈怀,只因孙权被擒,意义深远,现在的主动权都掌握在曹操的手里
  尽管周瑜张昭鲁肃尽可能的阻止消息蔓延,但纸难包火,孙权被张辽所擒消息还是传遍了整个江东
  一些人开始有了别的想法
  其中,态度最为激烈的便是太史慈
  海昏府堂之上,他慨然怒斥:
  “伯符何等英武豪迈,玉玺换兵,横扫六郡孙仲谋身为江东之主,竟为敌所擒,辱没孙氏威名,真不及其兄之万一也!”
  其部将劝谏道:“将军,请慎言,若得其归吴,听得此言,恐为其所恨”
  言外之意,府中或有孙权耳目
  谨言慎行,方得其信!
  但太史慈光明磊落,岂会因此藏掖言辞,当即高声回道:
  “他还有脸归吴?”
  太史慈恨恨道:“他若自刎于江北,以全孙氏勇烈之威名我太史慈必赴汤蹈火为其报仇!”
  但按现在情况来看,这种事发生的概率极低
  明眼人都知道,江东和许都正处于一种微妙的议盟态势
  这不是太史慈想看到的结果
  太史慈想了一宿,于是修书与周瑜:
  “公瑾贤弟,今江东局诡,与许都议盟,不过权宜,纵得主归,亦隐患重重
  权蒙羞被擒,威望尽失
  公子绍乃伯符之嫡嗣也
  源清流洁,血脉纯笃,竟不得继嗣江东?
  贤弟当念伯符创业之辛,你我共为绍之叔伯,今伯符不在,绍为权所欺,困居于吴县也,吾辈却无所作为
  伯符在天之灵何安?!
  今正值吴主困北之良机,何不联奋威将军孙瑜,共拥立公子绍为江东之主
  贤弟忠义闻名,深孚众望,望登高一呼,率诸将共拥公子绍继承江东,必得有识之士相助
  愚兄愿为前驱,随贤弟行此大义,保江东安稳,兴孙氏门楣
  望兄详察,速定大计”
  在太史慈看来,周瑜和他都是孙策的生死兄弟
  也是孙绍的叔伯
  自是最有可能争取的人
  可周瑜收到信后,惊得半晌未说出话来
  坦率而言,江东最能征善战者,若非周瑜,便是太史
  宗室地位最高者,实乃孙瑜
  三人联手,必惊天动地
  伯符旧部亦大有人在
  程普、黄盖、韩当、蒋钦、陈武等皆为伯符旧将
  若再去说服伯符旧将,于此时拥立孙绍,成功的可能性真的非常之高
  然而,他能这么做么?
  周瑜清楚的记得,伯符临终之前,唤其入堂
  立孙权为嗣,并叮嘱其好好辅佐孙权
  周瑜当然也知道
  伯符故去后,孙权有意无意的打压宗室,限制孙绍
  孙贲孙辅之出走曹魏,亦未尝与之没有关联
  周瑜心疼孙策,但也理解孙权
  新为人主,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太多了
  首要任务便是明确自己的统治地位
  当时,孙策虽已故去,但尚有多人支持孙翊,致孙权做事相当掣肘
  好在,孙翊在恰当的时机被刺而亡
  他的死,是孙氏的损失,却为江东政局的稳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孙权打压孙绍,使其未执权柄,未尝不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如今,孙绍方才十岁
  纵拥其上位,又如何能做得好江东之主?
  到时,曹操再将孙权放归,这些臣子,又当如何面对归来的孙权?
  周瑜痛定思痛,给太史慈回了一封信:
  “子义兄展信如晤,夜读来书,心潮难平
  愚弟深知将军忠义如炬,念伯符创业之艰,痛孙氏蒙尘之辱,此心天地可鉴
  然江东存亡,岂容匹夫一怒?
  请容愚弟剖肝沥胆,为君陈说
  昔伯符临终执手,以江东托付仲谋,言犹在耳:‘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此乃托孤之重,非独兄弟私谊,实系六郡安危
  今将军欲行废立,虽曰存伯符一脉,然置先主遗命于何地?
  置江东十万生民于何地?
  今仲谋虽得蒙难,然曹军未敢轻动,何也?
  畏我江东众志成城也
  若此时骤起内讧,拥立幼主,曹操必乘虚而入
  纵得孙绍继位,十岁孺子安能服众?
  况仲谋若归,臣下何以为处?
  昔日袁术僭逆,袁绍分裂,殷鉴不远
  将军尝言‘源清流洁’,然江东之统,非血脉独尊
  伯符在日,何尝不以贤能为先?
  孙翊之死,非孙氏之幸,然江东因之靖平
  仲谋虽苛于宗室,实乃权术自保,非尽出于私
  今将军欲以私谊废公器,恐蹈袁绍兄弟覆辙,令亲者痛而仇者快
  将军若能暂息雷霆之怒,共商救主之策,方不负伯符泉下之望
  江东安危,系于将军一念,幸勿为一时意气,坏百年基业
  临书仓促,不尽欲言唯愿将军三思,江东幸甚,孙氏幸甚也
  弟周瑜顿首!”
  周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可谓言辞恳切
  而后,又命吕蒙驻守建昌,以防太史慈拥兵造反
  太史慈得其回信,亦痛心难当
  他不是浑人,亦知伯符所托之重,周瑜所言在理
  但他亦不是无情之人,明白孙权若得归吴,公子绍将再无出头之日
  其心中忧闷繁多,只能借酒消愁
  另一边,江东使臣队伍北行月余,终近许都
  吴国太安坐车中
  目含威凛,面若冷霜
  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必死的准备
  她自是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
  乃入北为质,交还权儿归吴
  曹操便执其,以要挟权儿为其所用
  她要做的,就是在权儿妥善归至江东后,自裁于许都
  权儿必心恨曹贼,亦有足够的理由脱离曹操掌控
  继续联合刘皇叔,与曹操为敌!
  “前方十里,曹丞相率使迎接!”前方探马带来回报
  “这就到了么?”
  随行答道:“还有百里,乃曹丞相出城百里相应”
  “出城百里?”
  吴国太有些纳闷:“有这个必要么?”
  她倒有些好奇
  这曹操究竟打着什么主意?
  又一个多时辰,已至曹操设宴相迎之处
  只见曹操身着华丽无比的衣服,带着迷人的王者气度,还有建安文人特有的的斐然才情,以高亢而有磁性的嗓音说道:
  “国太光临,如星曜临空,山河增色操素仰东吴之德,慕国太之贤,今日得瞻慈范,实乃三生之幸昔者文王迎姜尚于渭滨,汉高宴太公于新丰,操虽不敏,敢效前贤”
  吴国太一怔,随即冷哼:“未曾想,这曹贼竟有些文采!”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