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换质之事,曹操再问贾文和

  未过数日,果然刘备使臣携书而来
  非求他物,只求将吴国太送归荆州,以此换夏侯惇安然归北
  又献上夏侯惇随身宝剑,以证明夏侯惇就在荆州安住
  曹操见此强忍怒气
  此事破坏了离间荆州与江东的计划
  那么,曹操能选择不换吗?
  也不是不可以
  夏侯惇两度被执,致此二劫为敌寇带来巨大的政治裨益
  按孟德初约,本当与敌同诛
  然最终不忍
  作为一直忠心耿耿跟他打拼到现在的同宗兄弟,曹操实难狠下心肠弃其生死于不顾
  且按荀攸所言,夏侯惇此战可谓周详备至、筹谋精审,并无疏漏
  无奈诸葛亮过于狡黠多诈
  纵换作他将,亦未必能脱此埋伏之局
  曹操沉思良久,再次步入那庄园
  两次为敌所擒,本为夏侯氏丢脸之事,任谁都得抱怨两句
  但贾诩却毫无半分愠怒之态,他皱着眉头思索良久,似乎也遇到了棘手难题
  终于,他谨慎的给出了一个答案:
  “丞相,吴国太身子骨不佳,若其死在往荆之路上……”
  曹操深谙贾诩所指,欲借吴国太之薨,激江东与荆州生隙
  然而,往常对贾诩言听计从的曹操,这次却皱眉摇了摇头
  且不说操作难度太大
  其中个难点最难掌控
  倘若国太交还之日尚在,送归荆州后病亡,那是最好
  倘若药量没控制好,提早亡故,又或者为国太所察,其愤怒之余,自戕于江北
  那又怎么来换?
  彼时刘备或亦愿以夏侯惇易国太之尸,然后将国太遗体厚存还于孙权,复将其薨逝之责尽诿于江北
  备为求国太遗骸,必耗大力,孙权于备唯有感佩,反促孙刘联盟
  而吾许都暗害国太之举,孙权于情于理皆当与吾为雠,自愿与许都为敌
  这还是好的
  倘若刘备知国太身死,一怒之下,斩夏侯惇来个以尸换尸又当如何?
  届时孙刘联盟亦不可阻,许都反失一肱股重臣
  要知道,吴国太身处许都,故有重大的政治价值
  然其返吴之举,唯系于孙氏名节,于江东国力无甚裨益
  相比较之下,拿夏侯惇的命换吴国太的命实在得不偿失
  而这其中,亦有事由连贾文和亦未能料定
  比如,吴国太本身的脾性
  或在贾诩看来,当世女子俱无烈性
  又或者,丞相才情俱佳,久居许都自无自戕之意
  曹操与吴国太相处良久,甚知其脾性
  你可断言此女识见浅陋,器识凡庸,易被人好言好语所蒙骗,所利用
  但你绝不能说她非江东忠烈之辈
  曹操动之以情,喻之以理,一意示以结好江东之态,彼乃与操互为知己
  若操稍有灭江东之念,此女必遽然反目,与操势不两立,虽死勿留曹营!
  所以,一旦吴国太发觉饮食有异,必能猜出曹操所想,当立刻自戕以绝曹操离间之计
  这是曹操对吴国太的看法
  再者
  贾诩或未深谙夏侯惇于孟德心中之分量
  盖其以为,天下众人皆可为其所利用
  丞相乃当世枭雄,有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岂会以兄弟之情轻置心间哉?
  诚然,曹操虽有此言,亦有枭雄之姿,然其亦非铁石心肠,纵有军令,岂能真置跟随自己的肱股兄弟于不顾?
  曹操摇了摇头:“文和,此非良策”
  贾诩一怔,缓缓的抬起了头,他又给曹操提了一个意见:
  “丞相,若如此,无策或为良策”
  “此话怎讲?”
  “丞相所虑者,唯孙刘合纵耳虽百计以阻之,然世间事常有类此者:愈遏其合,二方愈固其盟、同仇敌忾;若听之任之,待时久势移,必因分利不均而生龃龉”
  “哦?”
  曹操一怔,这个思路是他前番未曾想到的
  “你是说,孤不阻其盟,久而久之,必有一方会破盟”
  “丞相啊……”
  贾诩指着院中东边所拴的一条黑狗
  “老朽原养两犬,常携伴出院共夺邻犬之食,向来协同甚密、互为臂助,然却有一日反目,弱犬却突然咬死了强犬,公以为何由耶?”
  曹操思索片刻:“分食不均?”
  “丞相果然高明!”
  贾诩呵呵一笑:“此二犬共攘犬食,邻家驱赶,此二犬依次偷食,皆得饱腹
  后邻家恐家犬少食饿瘦,将家犬锁于屋中
  又于院外置一盆,与我家两犬相食
  两犬俱无共敌,则自相比较
  然强犬独得米肉,弱犬唯啖羹汤,强犬视之若理所当然,弱犬纵然不甘亦弗敢与之计较然弱犬心中积怨已久,表面顺从
  忽一日,强犬卧地假寐,弱犬突啮其颈间软处,致强犬气绝自此,院中唯余一犬矣”
  曹操抚髯呵呵一笑:“贾文和家中之富,其犬亦何必盗邻家之食?”
  “哎,狗终究是狗贪婪无计,终致祸端”
  “那此弱犬不是好好的活在这?”
  贾诩呵呵笑了笑:“丞相,日已近午,何不留驻寒舍?老朽当令庖人屠此犬,烹作美羹,以飨丞相”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有你贾文和此言,孤今日非食此犬不可!”
  贾诩遂命人屠犬下锅,献与曹操
  至此,曹操已知贾诩之意
  有些事,强求不得
  凭他对孙权的了解,孙权绝不是那种甘做弱犬之人
  纵使孙刘两家和好,以孙权之隐忍和心术,未尝不会在最关键时刻给刘备最致命一击
  待其得机以灭刘备,便可在恰当时候将江东投入鼎中,天下则可定矣
  而后,命人安排交接之事
  只是,国太久居许都,虽洁身自好,但因丞相多顾,丞相又名声在外,多多少少与其传出一些花边绯闻
  程昱建议,此事不宜大张旗鼓
  最好秘密行事,省得许都又生妄言,丞相被逼,以红颜知己换得麾下败将
  此言入耳,终非雅听
  曹操深以为然,命程昱亲自主持,勿使此事外传
  待日后,乃曰回归江东即可
  ……
  而此时的江东柴桑
  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葬礼,葬礼的主角正是尚在人世的吴国太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