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赵马入汉中,曹操屠河池

  当诸葛亮得知张愧袭粮得胜,却殁于阵中的消息时,他的心陡然一痛
  张将军虽勇,却只看到眼前战果
  不知这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患啊!
  他当初并没有讲明这番话:
  “曹军不谙汉中之地,汝若以身犯险,走狭道袭粮,或可成功,然必得曹军报复,将军身危,又反苦武都之民”
  在他人看来
  武都之民,与汉中何干?
  如此畏首畏尾,又何谈霸业?
  诸葛亮明白
  因为主公之仁善,与当下世界的价值观格格不入
  律己以仁,无可厚非;
  律人以仁,则未免有妇人之仁之讥,反招众议
  反使政令难达,众官心生离贰
  以致军败也
  再想想当年,主公被吕布偷袭下邳,致兵败广陵
  大军因粮草匮乏而陷入绝境
  面对“煎矿得钱,煮海为盐”徐州重镇,主公并未下令劫掠百姓
  哪怕当时饥饿困踧,穷饿侵逼,饿死大小吏士无数,致自相啖食,也未尝夺过百姓一钱
  这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
  如此绝困,竟未生兵叛
  有人感其仁德,亦有人为此恶言!
  刘备为了自己所谓的仁义之名,累全军陷身绝境如此
  莫非手下军卒之命,就不是命了?
  假仁假义,莫非如此
  诸葛亮想到此,又叹了一口气
  他明白主公坚持的道义与理想
  不想让主公背负假仁假义之恶名,亦不想让主公落下妇人之仁之口舌
  诸葛亮手抚羽扇,观图而叹,又深深思索
  身处战乱之时,纵心怀天下,有仁善之心,又哪有庇全生民之力?
  唯得一日,主公入主中原,君临天下,得再兴汉室之时,方有垂拱而治、泽被苍黎之日
  当下之计,不能因小失大
  唯接应赵云马超与安置下辨迁民,以固汉中之治方是重中之重
  好在,阎圃带来的部分军队弥补了大安县城防的不足
  赵云和马超发来书信,乃为百姓断后,七日便可抵达汉中
  想到马超,诸葛亮心中多有心疼
  那一梦,马超亲眷俱亡,唯携其弟马岱奔我蜀地
  攻伐益州,镇守阳平关,为蜀汉大业立下汗马功劳
  有人言,孟起因弃父之举,不仁不孝,被皇叔久置闲阁,不得重用
  诚然,马超曾做过错事,但年轻时的冲动,与人到中年的领悟,又怎能一概而论
  曾经天不怕地不怕的神威天将马孟起,面对彭羕的鼓动:
  “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
  他选择了立刻告知主公
  宣誓己诚,与彭羕划清界限
  同样,面对曹操以其父质于许都,马超漠然置之,起兵反抗,致全家二百余口为其诛尽
  然而,在其临终之前
  他却拉着主公的手,言辞切切,含泪言道:
  “……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当马超彻底改变之时,他的寿命也走到了尽头
  主公哀其病逝,惜其才用,念其忠节,以国礼待之
  阿斗善其幼女,后入宗室
  若孟起能多活一些年岁,待北伐之时,有其联羌氐相助,又会是怎样一个结果?
  想到此,诸葛亮又长舒了一口气
  幸哉!
  马超此生虽亦损其父与家眷,然马休马铁俱在
  庞德亦遂之归附
  若能联姻张鲁之女,重新生儿育女,绵延子嗣,未尝不会有个好的结果
  愿上天垂怜,万事顺遂
  一番思索之后,诸葛亮写了一封书信,寄给了刘备,说明了此时汉中状况
  ……
  而此时,河池之地正经历一场大战
  氐王窦茂本欲据险而守,面对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的曹军,竟毫无还手之力
  曹军势若虎狼,甲胄如黑云蔽日,夏侯渊治军严整,鼓角旌旄所至震野
  窦茂身被三创犹死战,直至麾下殆尽
  数十名曹军精卒将其团团围住
  临死前,其举刀高呼:“悔不听马孟起之言!”
  而后撞戟而亡
  河池之地失去了守军,也就失去了防御屏障,数十万氐汉百姓暴露在曹军的铁蹄之下
  曹操看着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眼中显出一丝怜悯之意
  诚然,曹操不是个穷凶极恶,残暴无度之人
  至少,他自己不这样认为
  他不会像董卓一般,为了些许军功,带兵杀到集市,将集市中的百姓男杀尽女掳掠,充做军功,以养蛮兵
  他也不会为彰显军功而筑京观
  相反,他还痛恨这般所为
  如果在和平时期,给他一个城池,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养民安民,除暴安良,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给百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他相信,如果有这么一个机会,他会比任何一个太守做得都要好
  只可惜,这是乱世
  乱世没有那么多仁义道德的虚文俗礼,只有你死我活的杀伐争竞
  乱世,不需要所谓的君子
  乱世,需要务实的人
  只有务实的人,才能拨乱反正,给这天下带来太平之基
  曹操,便是极端务实之人
  大军入困,他不介意杀一个无辜的粮官,来解决军中矛盾
  必要之时,他也不介意,劫掠百姓,做成肉脯以充军粮
  为了存续霸业,他会想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军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甚至不惜担下天下恶名!
  乃为缔造海晏河清之治,重现光武中兴之盛!
  这……便是我曹操!
  想到此,他看向百姓那眼中的怜悯之意便瞬间荡然无存
  而后,语气无比平淡的下了一个命令
  “劫粮,屠城”
  众部下互相望了望,亦心照不宣的拱手应喏
  他们非残暴不仁之人,但亦非迂腐守旧之辈,他们理解当前的难处,亦理解丞相的苦衷
  非常时期,非常做法
  既能解馈饷匮乏之虞,又可慑负固不服之师,何乐而不为?
  于是,曹操大军把屠刀举向河池之民
  一时间血流成川,骸骨盈野,哭声震于四野,烟火蔽乎苍穹
  氐族老弱毙于锋刃,丁壮委于沟壑,妇孺被虏者充作营妓,粮储尽掠者焚其庐舍
  昔时依山而筑的村寨,旬月间化为白地,唯余断壁残垣间,野犬衔骨而嚎,孤烟绕墟不散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