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萧大人的疑惑3

  萧寂的目光牢牢锁定着沈兰,“当年古里镇出事的时候你还很小吧,那里有你的亲人吗?”
  “不记得了,我是孤儿,被义父捡到的”
  “我之前派随风和随影去查刘恩贵时,意外发现了一些事情,所以才对古里镇感兴趣,如果沈姑娘知道什么,不妨跟我说说”
  这句话太有魔力了
  沈兰差点忍不住将实情倾诉出来
  那件事埋在她心底十年,她无处伸冤,无处查证,前方看不到一点希望
  哪怕她如今走出了青木县,对于该如何走下去也是茫然的
  “萧大人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您又不是包青天转世,管得未免太多了”
  萧寂轻笑一声,“确实,无非是好奇而已”
  好奇心能驱使他去查证当年古里镇发生的事,但并不能让他公然对抗一名三品高官
  沈兰心中有些许失落
  她表情肃穆地说:“我是在义父在古里镇外捡到的孤儿,不记得自己与那地方有没有渊源,
  萧大人如果好奇,可以继续往下查”
  多一份免费的助力,不要白不要
  至于查到真相后,萧寂会选择怎么做,她其实并不太在乎
  看来这几日随风和随影出去办事,办的就是这件事了
  自己与他天天相处,竟然没发现他什么时候开始查古里镇的,还是太大意了
  “我有在帮沈姑娘寻找亲人,既然有明确的方向,那我就放心了
  当年下令封锁古里镇的官员不是刘恩贵,不过他对那一年的事情肯定是最了解的”
  “不是他?”沈兰镇定的表情龟裂开来,震惊地问:“那是谁?”
  萧寂与她分析,“青木县的衙役只有一百多号人,但要封锁一座小镇,不可能是县衙能做到的,必定出动了府兵”
  这个问题沈兰也想过,她以为是刘恩贵从州府借来的兵马
  而且后来他们杀人烧镇,也不太可能只靠几个巡街的捕快衙役就能做到
  沈兰面色惨白
  萧寂转过身去,留下一句:“沈姑娘不要灰心,总有一天能找到你的亲生父母的”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沈兰靠在墙壁上,冷汗直流
  假如凶手不是刘恩贵,她的探查方向是不是一开始就错了?
  当年的知府大人是谁?
  她往外跑去
  提刑司衙门和府衙不在一处,好在她在萧寂身边见过不少府衙的官员至少混了个脸熟
  有个常在两边送文书的老文吏被沈兰请到了茶楼
  “沈姑娘是问十年前的杨知府啊?”老文吏捋了捋胡子,回忆着说:“我记得当年老大人是在任上走的,就在鸿元九年,然后就是刘大人坐镇府衙了”
  沈兰把点心盘子推到他面前,然后又问:“那杨大人和刘大人感情应该很好吧?”
  “那是自然,杨大人离世时,刘大人可是以孝子的身份扶灵摔盆的”
  沈兰疑惑地问:“杨大人难道没有亲生儿子?”
  “有过,但早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孙子也有,只是不成器”
  那老吏好奇地问:“沈姑娘怎么对这些旧事感兴趣?”
  沈兰装作一脸为难地说:“还不是萧大人刚才给我出了个难题”
  老文吏自然也听说了外头的八卦流言,外头可都说这二位关系匪浅
  他笑眯眯地问:“什么难题,说出来让我参详参详”
  “哎,萧大人刚才问我知不知道古里镇,我虽是青木县人,可对这个地方实在没印象,但我知道刘大人当年在青木县做县令,所以才问起十年前的事”
  “原来如此,古里镇啊……这名字倒是耳熟的很”
  沈兰期待地看着他
  或许是点心太甜了,老文吏吃着开心,把想起的事告知她
  “我想起来了,古里镇十年前爆发了瘟疫,全镇人都死绝啦”
  “病死的?”
  “瘟疫嘛,肯定是病死了的,这种事不新鲜,咱们建州府气候湿热,山林遍布,瘴气易生疫病,从古至今,因瘟疫消失的村镇太多了”
  很显然,在外人眼中,古里镇的消失不值一提
  沈兰心痛难当,如果没有人揭露那一年的惨案,或许那个地方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她曾经亲近喜爱的家人朋友,就如同一段被抹除的记忆,也会消散在天地间
  “可我听说,当时镇子是被官兵封锁了”
  “那多正常啊,瘟疫可不是普通病证,会传染的,一旦发现都是要封锁的”
  “原来如此,是我孤陋寡闻了”
  “你当年还小呢,哪里记得那一年的大灾,又是洪水又是瘟疫的,咱们建州府死了多少人,哎,刘大人就是因为防疫有功才得以晋升的”
  沈兰知道,即使府兵是杨知府派去的,但堂堂知府不可能亲自去瘟疫聚集地查探实情,消息一定是刘恩贵传给他的
  所以,刘恩贵是为了立功才屠杀小镇的吗?
  “沈姑娘,听老头子劝一句,你一个姑娘家,可不敢入仵作这一行,这可是关系到你后半辈子的”
  沈兰苦笑:“多谢老大人提醒,可我无依无靠,必须先生存再谈其他”
  “你这个年纪,找个好人家嫁了,比什么都重要”
  沈兰知道他是好心,继续苦着脸说:“我这样的出身,哪里有好人家肯娶?”
  老文吏左右看看,确认身边无人,才凑到沈兰面前说:“你身边就有个现成的,萧大人前途无量,家世贵重,正妻你是别想了,但当个妾室也不委屈你
  萧大人如今身边连只母蚊子都没有,你近水楼台先得月,先占一席之位再说
  等回京了,他就算娶了正妻,也不可能把你赶走,你可是有手艺的
  你一个乡野村姑,能到汴京大户人家做妾,那可是飞上枝头当凤凰了,再稍微用心培养一两个孩子,以后都是好日子!”
  沈兰不得不承认,这位老大人的提议十分中肯
  若沈兰是土生土长的大羲人,她应该会接纳的
  可她不是,她对婚姻家庭没有那么看重,也不愿意插足别人之间的感情
  “多谢老大人,您的提议沈兰会好好考虑的”
  “那你可要抓紧了,盯着萧大人的女子可不少呢”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