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国丧,再送道门魁首仙逝
就在众人都仰望苍穹的时候
王千禾突然开口了
“算算时间,也快要到日子了”
其他人等都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在场只有极个别人明白王千和话里的意思
在过去第一次推演当中,建国二十多年后便开始陆续有故人凋零
辞世之辈也是一代接一代的离开
同样也预示着陈怀信最后的退位让贤
虽然如今陈怀信将医疗条件改革,并且研究出了许多特效药和保健药,但这些只能够延缓衰老罢了,没有办法真正阻止死亡
只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就算太子党日后掌了权也没有办法完全做主,毕竟其父亲的影响力一直都在,足以贯穿几十年之久
就算是煜国当下还有许多危机没有解除也无需担心,因为陈怀信的使命便是在每一次的推演当中取得比先前更加圆满的结局
……
【靖平二十年,冬至】
【就在陈怀信与姬长兮等人宫中用膳的时候,新的消息传来了】
【几位道门真人面色凝重的求见】
【他们这次来只有一件事】
【报丧】
【道教领头人辞世了】
【由于事情发生的很突然,陈怀信也没有预料,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最终也只是化作了一声长叹】
【“故人陆续凋零,好似风中落叶”】
【此刻的陈怀信有一种难言的沧桑之感】
【旁人也不好言语什么】
【一旁的婢女侍卫们只得退下】
【姬长落给姬长兮使了一个眼色,姐妹两人随即便带着孩子们一同撤去,把整个房间的寂寞留给了陈怀信一个人】
【随着陈怀信起身,记忆开始如潮水涌来】
【自己此生过的何其绚烂,带领着黄巾义士们造反于天下,颠覆了江山,更替了政权,换了天地,百姓重获新生】
【起初一同举世的只是巨鹿的道士们】
【后来在道观主的陪同下,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以道义立教,以道教之名匡扶天下】
【如此一战之后,天下大定】
【后来道观主去世】
【随之一同而去的是道教掀起的风浪】
【最为国教的道教之众们选择了他们的路,最终还是被自己降伏,算起来是因果使然】
【自己作为当年造反的天公临凡,道教仙师,亲手策划了一切,又亲手扭转了一切】
【后来道教领头人开始整顿教派】
【水陆大会,长安论道,最终完成了盖世之功,顺利合道于天下道教分支】
【再然后就是编撰著书,留下后世经典】
【这么多的贡献足以配享太庙,并且为整个煜国的顶尖之功臣】
【但对方没能等到荣誉加身那一天】
【最终还是与世长辞了】
【这种伤感自己似乎已经经历过一次了】
【到底是在哪里?真的是在梦中么?】
【思虑再三之后的陈怀信起身向着御书房走去,身后的饭菜还冒着热气,外面的寒风吹散了这位帝王胸中的平和】
【很快两道身影从后面跟了上来】
【黑袍】
【白衣】
【指挥使在左,首座在右】
【陈怀信整理了一下心情】
【虽然心中有着难言的无奈和落寞之感,但是当务之急还是要把事情问清楚】
【“事发之后,消息传出去了吗?”】
【“回禀陛下,世家和那些门阀背后的势力都已经听说了,朝中文武也有半数收到风声”】
【“如何?他们有何动作?”】
【“有的人已经开始拉拢先前的道教高人了”】
【“就是因为道门魁首离世,所以接下来必然会有新的领头人站出来,做道教执牛耳者并且占据国教第一人的身份,所以他们都开始跃跃欲试,想要掺合一手”】
【“哼,冥顽不灵”】
【陈怀信冷笑了一声,对于那些蚍蜉撼树和自以为是的家伙只有可笑的感觉】
【一切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道教作为国教,本身就有极高的约束,对于魁首的选择必然不会那么草率,这些人想要参与进来,就让他们去做好了】
【至于他们折腾起了什么风浪,只能是后果自负】
【“让他们去做吧,你们只需要监视好即可”】
【“至于最终要做到哪一步,朕自有分晓”】
【“他死之前……说了什么吗?”】
【这句话是陈怀信问指挥使的,国安司作为直隶皇权的核心机构,在这些情报侦查和收集上面都是很有效率的】
【指挥使沉默了一下】
【“他老人家只是指着那些快要写完的书册,最后留了一句话让我们告诫于您”】
【“此生难教天下人,二十年后某再来,行道问心是万古不易的大事,道教精神和理念常在,愿陛下能克己复礼知进退,一心不改为太平”】
【这些话一字不差的被复述出来,陈怀信脸上的阴郁之色更重了】
【这确实是他们之前的报复】
【更是他们一直追求的理想】
【不再以教派的力量约束百姓,而是借助于真正的道法自然和俗世之念来提倡民权,不让众生疾苦再次发生】
【“吩咐下去,这件事必须要大肆报道”】
【“朕的命令即刻传达,那些深藏在暗中的人不予理会,但一定要让天下人知道,国本不会动摇,国教是国教,煜国是煜国”】
【“想要趁此机会做文章的人,自己掂量着!”】
【说到这陈怀信突然无奈的笑了笑】
【回想起之前自己和道教领头人一起坐而论道,讨论日后道教哲学思想对现世的引领之事的时候,那一幕幕好似就发生在眼前】
【一旁的指挥使和首座领命之后一齐散去】
【来无影去无踪,走到书房之后,陈怀信就又是一个人了】
【看着桌上放着的书,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放心吧,日后一切都会传承下去的”】
【“今日我们传承下的思想星火必将永耀!”】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