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在青云解惑

  青云道宗,这座屹立于青云山之巅的古老宗门,自古以来便是修真界的一方巨擘,不仅因其高深莫测的道法而闻名遐迩,更因它承担着守护一方安宁、庇护世俗百姓的重任而备受尊崇然而,时值乱世,妖魔横行,本该挺身而出、除魔卫道的青云道宗,却突然宣布封山闭关,这一举动无疑在世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张安世,一位身怀绝技、心怀天下的青年道士,自神都城匆匆赶来,心中满是对青云道宗此举的疑惑与不解神都城,那座繁华至极的皇城,此刻也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妖魔之乱已逼近城下,而青云道宗作为修真界的领袖,却选择了避世不出,这让张安世心中五味杂陈
  青云山脚下的青云镇,曾是商贾云集、人声鼎沸之地,如今却因青云道宗的封山而变得空荡荡的,昔日的繁华仿佛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只留下几缕炊烟在寒风中袅袅升起,显得格外孤寂张安世漫步于空旷的街道上,每一步都踏出了沉重的回响,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忧虑和对答案的渴望
  “青云道宗,为何封山?”这个问题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张安世的心头他深知,青云道宗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除了强大的道法外,更重要的是那份对世人的慈悲与责任俗世中的老百姓、富贵人家乃至皇室,无不对青云道宗奉若神明,年年供奉,岁岁祈福,期望在危难时刻能得到道宗的庇护而今,妖魔肆虐,正是需要道宗出手之时,为何他们却选择了沉默与逃避?
  张安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上山问个明白,他要亲眼看看,那些曾经令他敬仰的前辈们,究竟有何苦衷,又或是何种变故,让他们做出了如此违背常理的决定
  当他踏上通往青云道宗的青石台阶时,一声冷冽的喝止突然响起:“青云道宗封山,闲杂人等不可上山!”这声音中透露出的不容置疑,让张安世不禁眉头紧锁他抬头望去,只见一名守山道士正站在台阶之上,神色冷峻,仿佛一座不可逾越的冰山
  张安世心中涌起一股怒意,但更多的是失望与不解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朗声道:“睁大你的眼睛看看,我到底是不是闲杂人等!”随着话语落下,他缓缓解开衣襟,露出里面穿着的青云道宗特有的道袍,那道袍上绣着精美的云纹,闪烁着淡淡的光芒,这是他身为青云道宗门人的身份象征
  守山道士见状,神色微微一变,仔细打量起张安世来他认出了这位青年道士,虽然张安世平日里并不常驻宗门,但其师承平竹道人,实则是宗主青松子的秘密弟子,这一身份让他在宗门内颇有名气守山道士连忙收起冷漠的态度,换上了一副恭敬的神色,微微作揖道:“原来是师兄啊!师兄,您请上山!”
  张安世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言,径直向山上走去他的心中既有对即将揭晓答案的期待,也有对未知挑战的隐隐不安青云道宗,这个他曾经梦想着能够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地方,如今却像是一个巨大的谜团,等待着他去揭开
  青云山之上,云雾缭绕,古木参天,青云道宗的殿宇楼阁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宛如仙境然而,这份宁静之下,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涌动
  张安世穿梭于宗门的石板路上,两旁是忙碌而有序的道士们,他们或听课学习,或闭目修炼,或手持扫帚清扫落叶,亦或是在药田中细心照料着每一株灵草这一切看似与往常无异,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氛围却让人无法忽视
  青云道宗的护宗大阵已经悄然开启,那是一道道隐形的屏障,将整个宗门笼罩其中,既是为了保护宗内弟子免受外界侵扰,也是为了防止有不明身份者趁机混入,破坏宗门的宁静大阵的光芒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同守护神一般,威严而不可侵犯
  张安世心中暗自思量,他知道,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青云道宗的高层一定在密切关注着外界的动向,他们的警惕与戒备,绝非无的放矢
  他的首要目标,是找到自己的师父平竹道人平竹道人,一位在青云道宗内享有盛誉的长者,不仅道法高深,更有着超凡脱俗的智慧和见识张安世相信,只有从平竹道人那里,他才能得到最真实、最深入的答案
  当张安世匆匆赶到平竹道人的道场时,只见平竹道人正闭目打坐,周身环绕着淡淡的灵气,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张安世不敢怠慢,轻轻行了一礼,然后静静等待平竹道人结束修炼
  片刻之后,平竹道人缓缓睁开双眼,目光中透露出几分睿智与慈祥他看了一眼张安世,似乎已经猜到了他的来意
  “师弟,你这时候过来,是想要求援吗?”平竹道人的声音温和而深沉,仿佛能穿透人心
  张安世点了点头,正欲开口,却被平竹道人打断了
  “师兄这一次真的帮不了你”平竹道人叹了口气,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师父他们下令封山,并非没有原因俗世之中,命中该有此一劫,这是天数,也是考验”
  “经此一劫之后,世间万物都将面临选择:要么就此衰败下去,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要么破而后立,一飞冲天,成就一番新的辉煌”平竹道人的话语中充满了哲理与深意
  “不是我们不愿出手相助,而是温室里的花朵想要成长起来,总是要经历风雨的”平竹道人语重心长地说道,“青云道宗作为修真界的领袖,更不能违背天道,强行干预世俗的变迁”
  原因很简单,却也深沉复杂,交织着天数与人力的微妙平衡这次幽冥大军的肆虐,针对的是俗世的九大主城,它们如同世俗世界的明珠,承载着无数生灵的命运与希望而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天道轮回、劫数难逃的古老法则
  平竹道人缓缓向张安世揭示了真相:“俗世应有此劫,这是天道循环的一部分,无人能逃,也无人可避若能扛过此劫,那么俗世将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若不能,那便只能自求多福,接受命运的安排”
  青云道宗的沉默与封山,并非冷漠无情,更非袖手旁观他们深知,这场劫难并非无法破解的死局,而是对玩家与npc(非玩家控制角色)自身意志与能力的考验只有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才能在绝望中寻找到希望,在困境中挣脱出新生
  张安世听着平竹道人的解释,心中的疑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然与理解他明白,青云道宗的选择,是基于对天道与人性的深刻理解,是对俗世众生最深沉的关怀与期待
  然而,即便如此,张安世心中仍有一丝不甘他看向平竹道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师兄,那你们总不能不让紫云天师帮忙吧?他可是大周皇朝皇室的人,神都城作为大周皇朝的都城,他怎能眼睁睁地看着神都城被摧毁而无动于衷?”
  张安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神都城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紫云天师可能出手相助的殷切期望他知道,紫云天师作为皇室成员,不仅拥有强大的实力,更肩负着保护皇朝与都城的重任若能得到他的帮助,神都城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平竹道人闻言,轻轻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师弟,你可知紫云天师的身份与职责?他虽为皇室成员,但更是修真界的一员他的行动,不仅要考虑皇室的利益,更要顾及整个修真界的平衡与稳定而且,这场劫难,终究还是要靠俗世自己的力量去解决”
  张安世听后,沉默片刻,他深知平竹道人所说非虚但他仍不愿放弃,为神都城争取一线生机的念头在他心中愈发坚定
  “师弟,你先别急”平竹道人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地说道,“神都城虽面临危机,但大周皇朝并不会因此直接灭亡紫云天师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才能忍住不出手相助作为修真界的一员,他必须考虑更广阔的局面,而非仅仅局限于一城一池的得失”
  张安世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平竹道人所说的话不无道理,但心中的焦虑与急切却难以平复他看向平竹道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师兄,你要是真的想帮我,就带我去找师傅只有师傅才能阻止五官雄主,拯救神都城”
  平竹道人轻轻摇了摇头,苦笑道:“师弟,你高看我了我哪有那个本事可以阻拦五官雄主?师傅他老人家或许有办法,但我也找不到他啊”
  张安世一听,顿时急了:“师兄,你这话说的,我要是知道师傅待在哪里,我还来找你干嘛?你既然这么说了,那肯定得带我去找师傅啊!”
  平竹道人看着张安世焦急的模样,心中不禁有些感动他知道,张安世是为了神都城的安危而来,这份担当与勇气,正是青云道宗所倡导的精神然而,他却不得不告诉张安世一个残酷的事实:“师弟,不是师兄不带你去找师傅,只是师傅他老人家现在并不在宗门内,而是在九幽世界”
  “九幽世界?”张安世闻言一愣,他从未听说过这个地方,“师兄,九幽世界是什么地方?师傅为什么会去那里?”
  平竹道人叹了口气,解释道:“九幽世界,是一个与我们的世界截然不同的存在那里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也是师傅他老人家为了寻找拯救天下苍生的方法而去的地方你们都知道,两个多小时后,如果九大雄主没有攻下那些主城,它们就会回归九幽世界但你们却不知道,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和危机”
  “师傅他老人家面临的局面,比我们想象的要严峻得多他才是那个为了天下苍生愿意奉献自己的人而我们,作为他的弟子,应该做的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努力修炼,提升自己的实力,以便在将来能够更好地为天下苍生服务”平竹道人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师傅的敬仰与敬佩
  青松子,那位在青云道宗中德高望重的师尊,竟然不在宗门之内,而是孤身踏入了神秘的九幽世界!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张安世瞬间愣住了他从未想过,游戏剧情的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深沉的布局与牺牲
  九幽世界,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存在,与青云道宗所在的世界截然不同那里充满了未知与危险,是九幽雄主的领地而青松子,竟然孤身犯险,深入其中,逼迫那些强大的九幽雄主回援,从而解除了它们对九大主城的威胁
  张安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敬佩与感动他深知,青松子此举,不仅是为了天下苍生,更是为了青云道宗的荣誉与使命作为师尊的弟子,他更应该勇往直前,为师尊分忧
  “现在知道师尊的处境有多么难了吧”平竹道人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感慨与无奈,“我们作为徒弟,要能为师尊分忧不过,师弟,你想要对付五官雄主,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张安世闻言,立刻竖起耳朵,认真聆听平竹道人的建议
  “师父既然能去九幽世界逼迫九大雄主回去,那你也能尝试啊”平竹道人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期待与鼓励,“目前九幽世界空虚,正是你出手的好时机你若是能带领一支奇兵,进攻五官雄主的城池五官城,那它必然会放弃继续攻打神都城,回援五官城”
  “这样做的话,不仅为师尊分忧了,也能解掉神都城之困局!”平竹道人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