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刘邦是孝子么?

  要么说人家项伯懂事儿呢
  哪怕早在鸿门宴时,他就已经当过一回二五仔了,但人家仍旧能在楚军阵营里混的如日中天
  这种关键时候,他居然还能惦记着保住刘邦他爹
  什么叫身在楚营心在汉啊,这不就是了
  关键是项羽这种天老大他老二的狗脾气,他居然真的有本事能给劝得住喽!!
  也不怪后来刘邦大方的给他封了侯,那真是活该人当这个侯爷
  ……
  天幕缓缓定格在项伯努力规劝项羽,刘太公可怜巴巴躺在一旁的画面上
  与此同时,天幕发出了熟悉的嗡鸣声,让天幕前的众人忍不住抬起头看了过去
  一行大字悠悠然浮现了出来
  【叮!检测到后世剧烈情绪波动,触发题目~】
  【问:刘邦是个孝子么?】
  【选项一:大孝子】
  【选项二:带孝子】
  天幕前的众人见状微微一懵,迟疑道,“这、这……”
  不少人瞪了瞪眼睛,匪夷所思的笑出了声
  弹幕则毫不客气的哈哈大笑着划过
  【这孝子,爹可承受不起(狗头)】
  【带孝子!!什么都别说了,必须是带孝子!!】
  【孝死了,谁能有邦子孝啊(狗头)】
  【你别说,虽然邦子人不着调了点,但是对他爹其实没的说的,虽然分一杯羹的事儿太出名大家完全不在乎那些(狗头)】
  【乐子人就是永远的神(狗头)】
  【谁说不是呢?】
  与此同时,画面却并未定格不动,而是随着弹幕缓慢的放大,浮现出一片片新的画卷
  夏蝉的嗡鸣一声胜过一声,带来了夏日的一缕清爽
  【公元前202年】
  刘邦称帝,将他的老父亲安置在了栎阳的宫殿
  并且,不管再忙,都会每隔五日就抽时间去看他
  一路上总是会摆着皇帝的排场浩浩荡荡,在面子上给老头儿撑的足足的!
  刘太公腰杆子挺得那是一天比一天直溜,笑容就没从脸上落下来过
  每回见刘邦那么大张旗鼓的过来,就故作埋怨
  “你这臭小子,每回都整那么大排场,生怕人家不知道一样……”
  刘邦呢,穿上了龙袍也不像个皇帝
  他懒洋洋的翘腿儿坐在院儿里,如寻常人子一样跟刘太公贫嘴
  “那成呗,下回我偷偷来,您要想低调啊,我给您换个地方,保证谁也瞧不见!”
  刘太公便急的瞪眼
  “那怎么行!!平日谁跟我下棋聊天啊!!”
  刘邦便抱着后脑勺乐
  “就您这臭棋篓子,还下棋呢,人家那是听你吹牛哄你玩儿呢!!”
  刘太公便涨红了脸,瞪着眼脱了鞋撵着他揍,
  “小兔崽子!!小兔崽子!!”
  【上归栎阳,五日一朝太公】
  又后来
  有人跟刘太公说
  “皇帝虽然是您儿子,但也是人主,您虽然是父亲,但也是人臣,皇帝每次来都拜见您算怎么回事?这时间长了,皇帝就没有威信了”
  【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皇帝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刘太公闻言惶惊
  再有一次刘邦来的时候,他便站在门边连忙扶起了刘邦
  “你是皇帝,可不能因为我坏了天下之法!!”
  【太公曰:“帝,人主,奈何以我乱天下法!”】
  刘邦脚步一顿,稀罕了
  “哎呦,您还有这觉悟?”
  刘太公:…………
  他忍住了火气,挤出笑容来
  “小兔……皇帝胡说什么呢”
  刘邦笑了笑,没说什么
  次日,他着人拟旨,尊刘太公为大汉太上皇帝
  【……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世的太上皇
  ……
  又后来
  瑰丽恢弘的未央宫建成落地了
  刘邦宴席众臣,撑着脑袋醉醺醺的举起酒杯
  “今日既是国宴,也是太上皇寿宴,众卿与朕同贺!!!”
  满殿大臣便浩浩荡荡的高举起酒杯,声震九霄的齐声高喊!!
  “恭祝太上皇福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太公纵然也享受了不少时候了,但毕竟不过一介泥腿子出身,猛地也被这阵仗给震的有点傻眼
  于是恍然
  哦,我儿子是皇帝
  是万万人之上天下独尊的皇帝!!
  刘邦懒洋洋的撑着脑袋,突然笑问他爹
  “当年你老说我没出息,不如二哥有出息,如今你看我跟二哥谁置办的家业更大?”
  【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人生之路,很短也很长
  有人身份尊贵,出生便含金镶玉
  有人天资异禀,少年便非凡过人
  项羽二十岁逐鹿天下,三十岁葬身乌江
  嬴政十三岁登帝,二十八岁开始扫荡六国
  人们提起秦始皇嬴政和汉高祖刘邦,往往像是在说两个差许多辈的人
  嬴政死后,赵高和胡亥登上历史舞台,荒诞而又滑稽的唱了一段帝国崩塌的千古烂戏
  随后,项羽自立西楚霸王,毫无疑问的当选新时代历史主人公
  直到他死后,时代的主人公这一重要角色才终于轮到了刘邦
  可鲜有人知,刘邦与嬴政,其实是只差了三岁的同龄人
  人生
  没那么长
  但也没那么短
  一个王朝的寿命,不过短短三百年
  而一个人的一生,尚且有百岁可期
  少年何必急着盛放?
  中年何必急着枯萎?
  ……
  大器晚成,曰刘邦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