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狼牙谷
紧接着,如同炸开了锅,嗡嗡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太子殿下说什么?他要领兵?”
“他有多少年没离开过京城了?更别提上战场!”
“太子殿下身体康健吗?这可不是儿戏啊!”
“就是,太子金枝玉叶,如何能去那等刀剑无眼之地?”
甚至有人阴阳怪气地低声说道
“太子殿下不是一向体弱多病吗?莫不是病糊涂了?”
这话显然是针对赵无垢长期称病不出的传言
皇帝陛下也露出了震惊的神情
他看着赵无垢,眼神复杂
这个儿子,他印象中一直温顺听话,后来却缠绵病榻
几乎消失在公众视野里
今日突然站出来,竟然要主动请缨出征
是疯了,还是真的藏着什么他不知道的底牌
面对百官的质疑和皇帝的审视,赵无垢没有丝毫退缩
“儿臣知道诸位大人对此心存疑虑”
“儿臣久居东宫,不问外事”
“但这并不代表儿臣对军国大事一无所知”
他转向兵部尚书,问道:“尚书大人禀报,定远将军兵败于雁门关外,具体战况如何?”
“蛮夷的主力部署在哪里?他们的粮草辎重情况可曾探明?”
兵部尚书被他突如其来的提问问住了
只知道兵败伤亡惨重,但具体细节,尤其是敌军的详细情况
他手头的情报并不全面
而且许多内容也不方便在朝会上细说
他吱唔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赵无垢见状,眼神中闪过失望
他没有追问兵部尚书,而是直接开始了分析
“儿臣斗胆揣测,定远将军此败,并非战力不济,而是中了蛮夷的圈套”
“蛮夷悍勇不假,但其兵力分散,难以集结成大规模攻势”
“此次能在雁门关外重创我军,恐怕是利用了当地复杂地形,诱敌深入,然后凭借熟悉的地利设伏”
“而蛮夷看似势大,实则后勤补给线漫长且脆弱”
“他们长途奔袭,粮草必定不足,急于求战,也是为了劫掠补给,以战养战”
赵无垢的分析条理清晰,字字切中要害
让原本轻视他的大臣们渐渐收起了嘲讽的表情
连皇帝陛下也微微坐直了身体,仔细聆听
“基于此,儿臣认为,固守雁门关只是权宜之计,我军必须主动出击,扰乱敌军的后方,切断他们的粮草”
赵无垢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股难言的豪气
“雁门关外,有一条隐秘的山谷,名为‘狼牙谷’”
“此谷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乃是蛮夷绕过雁门关,迂回进攻京城的唯一捷径”
“此谷也是蛮夷运送部分粮草的重要通道”
“儿臣以为,可派一支精锐之师,奇袭狼牙谷,设伏于此,截断蛮夷的补给”
“从雁门关正面佯攻,吸引敌军主力”
“待狼牙谷得手,蛮夷粮草断绝,士气必将大挫”
“此时,我军再集结精锐,与雁门关守军里应外合,方能一举击溃蛮夷,收复失地!”
赵无垢说完,金銮殿内再次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许多原本等着看他笑话的大臣,此刻都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这完全不像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太子能够提出的战略
赵无尘脸上的笑意彻底僵住,眼神变得阴鸷
李千秋的脸色更加难看,似乎在飞快地思考着什么
“这狼牙谷,太子殿下如何得知?”
兵部尚书结结巴巴地问道
这个地方连许多在兵部任职多年的官员都不甚了解
赵无垢微微一笑,带着胸有成竹的自信
“儿臣幼时曾随师长研习兵书,对北方地形略有涉猎”
他再次面向皇帝陛下
“父皇,国之将倾,匹夫有责”
“儿臣虽不才,但也愿为大乾鞠躬尽瘁”
“儿臣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击退蛮夷,收复失地,甘愿接受任何责罚!”
他单膝跪地,双手抱拳,神色肃穆
皇帝陛下的目光在他的身上停留了许久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赵无垢,仿佛是第一次真正认识自己的这个儿子
朝臣们也都屏住了呼吸
“太子,你……”
皇帝陛下刚要开口,却又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
大殿里的气氛再次绷紧
二皇子赵无尘眼中闪过焦急
“陛下!”
李千秋趁着皇帝咳嗽的间隙,突然站了出来,躬身奏道
“太子殿下忧国忧民,臣等感佩”
“只是殿下龙体金贵,军旅艰苦,不宜亲涉险境啊!万一有什么危险……”
“况且,太子殿下多年未曾领兵,缺乏经验,此时仓促出征,只怕难以胜任啊!”
话音刚落,立刻有几个大臣站出来附和
“是啊,太子殿下乃是储君,国之根本,绝不能轻冒险!”
“启禀陛下,臣以为应慎重考虑,不可因小失大!”
这些反对的声音,有的是真心担忧,有的却是受了某些人的指使
明着是担忧太子安危,暗里却是想阻止赵无垢夺取军权
赵无垢没有反驳这些反对意见,他只是静静地跪在那里
等待着皇帝陛下的决定
皇帝陛下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
他摆了摆手,示意那些反对的大臣暂时安静
抬起头,再次看向赵无垢
“太子”
皇帝陛下开口了
这声“太子”,让整个金銮殿的气氛更加凝重
他没有立刻对赵无垢的提议做出回应而是直视着跪在地上的儿子
目光深邃得像两口古井
“若朕,命你为此次征讨蛮夷的主帅,总领三军,百万将士的生死,大乾的兴衰,皆系于你一人之手你当如何?”
这个问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水面,激起了千层浪
朝臣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皇帝会直接问出这样的问题
这意味着,皇帝陛下在认真考虑让太子领兵!
赵无垢抬起头,没有丝毫的闪躲
这是父皇给他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父皇,儿臣斗胆,若蒙圣恩,得以统领三军,儿臣必不敢辜负父皇厚望!”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