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踏马还是个人吗

  镜头从到达夏都,进入节目组来接人的车辆开始
  节目中的陆清风对拍摄用的车辆表现出新奇的一面,可以看到他在不停的打量这些摄像头,还会凑近了仔细观察
  节目组么特别会剪辑,将他靠近镜头的样子放进了正片中
  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样子,就是少年那张无瑕的脸似乎要穿透镜头,出现在自己面前
  「靠,再看一遍还是觉得太帅了,都是吃一样的东西,为什么他就能长这么好看」
  「有一说一,才华有待商榷,但颜值找不出毛病」
  「我怎么感觉他不像是网上说的那种人,看他眼睛就是没什么坏心思的好小孩」
  「这谁说得准呢,有可能他也只是棋子吧」
  「还真有这个可能性,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即便陈有德说的是真的,他也不会是实施者」
  画面中的弹幕在陆清风出现后又开始增多
  人对事物的印象受感官的因素巨大
  有句话叫眼见为实
  在这之前,大部分人没见过陆清风之前,只是看到了网上的消息想当然的会在心里假设一个文章造假,说谎骗人的青少年形象
  可在见到真人后,这个形象随之破灭,意识受到视觉的刺激,开始发生变化
  很离谱但又很现实
  弹幕中,还有大量陆清的粉丝在为其解释
  弹幕并不影响节目继续,画面外,节目导演问问题
  第一个就是问的旅游
  镜头中的少年掰着手指头回答
  看节目的观众捕捉到一个非常关键的词,北大文学杯
  「网上说的他成绩差,但考进了北大,是不是和这个有关系啊?」
  弹幕中开始有人问
  「北大文学杯,创办五十二年,专门为高中阶段,有文学创作天赋的学生提高一个可进入北大的赛事,含金量极高,周知行,郑石都曾是这项赛事的特招生」
  有人搬运来了网上的消息
  「我靠,都是文学界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这赛事这么牛逼,我怎么不知道」
  「刚刚去看了,这比赛是邀请制,大部分人不知道很正常」
  「那陆清风能上北大,是因为参加了北大文学杯的缘故?」
  「搜到了,特地来说一下,是的,他是这一届的第一名,获奖的文章叫《温一壶月光下酒》」
  「这……」
  这个时候,这群追着黑的观众陷入迷乱状态
  节目却依旧在继续
  随后就是节目导演问到读书的问题
  陆清风提到了为一本推理小说正在看关于扶桑方面的书
  除了正常观看这节目的观众,为了黑而来的观众自然知道是哪一本书
  「我现在有些迷惑了,真的假的已经分不清了」
  粉丝看到这里开始反击了
  「您们这群人还不明白么,什么代笔都是不存在的,这件事今天才发生,节目上个月就拍摄完成了,难道小鹿能未卜先知,知道你们要黑他,很早就做出解释,醒醒吧,不要被人当枪使了」
  「没准他是为自己立人设呢,这不娱乐圈基本操作吗」
  没人会轻易承认自己错误,弹幕的立场依旧没太大改变,但这种数量在变少
  随后就是那段最近才开始看沈睿书作品的发言
  其真诚的态度又是让很多人一阵沉默
  眼睛直观看到的东西,永远比通过文字想象出来的更实在
  以陈有德发布的内容为基础构想出来的形象和真实的陆清风开始发生冲突
  至于谁更可信,其实大部分人心里都有了结果
  因为调侃质疑的弹幕在进一步减少
  而到了接下来的一段,粉丝终于爆发了
  节目导演问
  “为什么上学的时候没看沈老师的作品?”
  陆清风回答
  “因为那个时候读他的作品会觉得太苦”
  回答这句话的时候,陆清风在微笑
  但了解他所有经历的粉丝全都绷不住了
  「你们这些人根本没有心,你们不知道他经历过什么,他已经被网络伤害过一次了,你们又在同样的地方再次给了他一刀」
  那扑面而来的控诉让不了解详情的人疑惑
  「求求你们去了解一下的他吧他真的是个好孩子,他一直在努力的活着,他的书是用亲身经历在告诉所有人,请大家好好的为生命起舞」
  「详细的大家可以去看先锋少年报的采访,还有一期《星未来》访谈,看过以后你们就知道小鹿真实的样子」
  有人无动于衷,但也有人耐不住好奇,开始去搜这些资料
  这些都在网上有记录,很容易就找到了
  帮助苏城警方破获拐卖案件,如何利用自己的聪明拖住人贩子
  又是如何把已经到了人贩子手里的孩子要回来
  先锋少年报都详细的报道出来
  然后就是在记者的问题下,陆清风对做偶像经历的回应
  并非他自己想去做,而是在很小的时候被父母送去了经纪公司
  所谓的学霸人设也非自己所愿,对于自己成绩为什么这么差的回应
  依旧不靠谱的父母,贫困的生活
  采访视频中,当看到一身陈旧的校服,穿着脱胶的鞋子,干瘦矮小的小男生时
  所有人都无法把他和如今综艺中的少年联系到一起
  如果不是五官看起来一样,可能会以为这是两个人
  特别是视频最后,这个生活贫苦的孩子掏出小钱包,用他们吃一顿饭可能都不止的全身家当付饮料钱的时候
  这些人终于绷不住了,内心陷入一种‘我踏马还是个人’的灵魂拷问中
  「所以,这样一个吃饭都困难,父母不管,独自一人生活,把自己活的都没个人形,还要靠写作来赚取生活费的孩子,是怎么找到人给他代笔的?」
  有人在这条报道下面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至此,陈有德提出质疑的底层逻辑开始坍塌
  因为,一切都不合理了
  如果是家中长辈代笔,就陆清风家里这个情况,父母要是愿意管他,也不可能把他饿成这个样子
  且,父母要是有这种学识,家庭状况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变成这个样子
  而找外人代笔,最起码你要给人好处吧
  不然人家凭什么
  而且有这种文笔的人为什么不自己成名,要去做你一个穷小孩的幕后影子
  当情绪稳定下来,大脑开始思考的时候,很多东西其实都能看透彻
  只是在网络上,有些人习惯性的放弃思考,只想找些乐子而已
  可随着找乐子变成了别人手里的工具,这些人也不愿意了
  流量开始反噬
  ……
  这章先放出来,后面还有!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