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杀机毕露

  寅时,晨光微露
  金陵皇城,午门外
  三千虎贲军肃立,铁甲映寒光,绣春刀悬腰,静默如林
  五城兵马司的兵卒早已净街,自洪武门至孝陵卫,十里御道黄土垫实,净水泼洒三遍,连一片落叶都不曾留下
  ——大庆祖制,皇帝祭祖,需“清尘辟道,万民俯首”
  卯时,金陵奉天殿前
  “咚——!”
  景阳钟响,声震九霄
  文武百官按品阶列队,文东武西,肃立于丹陛之下
  队列鸦雀无声
  忽然,鼓乐大作
  “陛下驾到——!”
  司礼监掌印太监高声唱喝,大庆至治帝缓步而出
  他头戴十二旒冕冠,玄色衮服绣日月星辰十二章,腰缠玉带,足踏赤舄,白玉珠帘垂落,遮住半张面容,唯有一双深眸如渊,不怒自威
  而在庆帝身侧半步,太上皇着九旒青玉冕冠,衮服为苍青色绣九章纹,朱舄比之庆帝的赤舄低半寸
  二人并肩而出时,太上皇冕旒轻晃,九串珠玉较皇帝的十二旒短三寸,恰能看清他垂眸时眼尾的皱纹
  ——所有人都知道,今日这场大典,真正的“主祭”,不再是这位退位仍掌实权的太上皇了!
  辰时,御驾出城
  “起驾——!”
  三千虎贲开道,龙辇缓缓驶出洪武门
  御道两侧,百姓早已被驱至百步之外,伏地跪拜,无一人敢抬头窥视
  偶有孩童好奇,刚抬眼便被家中长辈死死按住后颈——
  “今日谁若冲撞圣驾,处绞刑!”
  龙辇内,庆帝指尖轻叩扶手,目光透过珠帘,望向远处孝陵的轮廓
  金陵礼部尚书骑马随行,低声提醒:
  “陛下,将至下马坊,按祖制需步行入陵”
  庆帝微微颔首
  巳时,孝陵神道
  御驾抵下马坊,隆庆帝与太上皇同时下辇
  神道两侧,石像生肃立——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一对,俱是旧物,然历经风雨仍威仪不减
  过六组石兽后,神道陡然弯折,十二尊文武石像生扑面而来——
  武将按剑而立,甲胄上的鳞片在阳光下泛着铜绿;文臣手持朝笏,峨冠博即便历经百年风吹日晒,然眼角的皱纹依旧凝着威严
  庆帝在前,太上皇略后半步,文武百官按品级随行
  每过一尊石兽,礼官便高唱:
  “跪——!”
  “拜——!”
  百官应声跪叩,动作整齐划一,额头触地之声如闷雷滚过
  午时·享殿大祭
  正午时分,御驾至孝陵享殿
  殿前青铜鼎中,松柏枝燃烧,青烟直上九天
  “奏雅乐——!”
  太常寺乐工击柷敔,钟磬齐鸣
  金陵礼部尚书展开黄绢祭文,声如洪钟:
  “维至治十四年,岁次丙寅,二月辛卯朔,越二十日庚戌,孝子皇帝...,敢昭告于太祖皇帝:
  荷天景命,统御华夷敬修时祀,恭荐太庙伏念太祖龙飞淮右,定鼎金陵,涤荡胡尘,复我冠裳
  今臣嗣守丕基,十有四载,夙夜兢惕,未敢失坠——
  兹值仲春,谨以玄牲玉帛,粢盛庶品,用申悃愊伏惟圣灵,歆兹苾芬,佑啟后人,永膺多福
  谨告”
  祭文诵毕,金陵礼部尚书手捧黄绢,缓步走向青铜燎炉
  青烟升腾而起,纸灰随风盘旋,在孝陵上空形成一道蜿蜒的灰痕
  至治帝手持玉圭,于拜褥上行三跪九叩大礼
  太上皇垂在袖中的手指突然顿住,凝视着那道烟迹,,恍若看见二十年前自己第一次以储君身份陪祭时
  太祖冕旒上坠落的玉珠——仍记忆犹新!
  太上皇
  一个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戴权在一旁躬身提醒
  太上皇睫毛骤颤,恍若从深潭中骤然浮出而后亦持圭随礼,行全礼,以示尊祖敬宗
  庆帝冕旒微倾,珠帘缝隙间注视着太上皇的一举一动——
  看着太上皇愈发急速苍老的面容,那眼角深深的皱纹,以及行礼时略显迟缓的动作,庆帝原本波澜不惊的内心,竟也泛起了丝丝涟漪!
  今后......父皇就安心颐养天年吧!
  祭典结束后,庆帝与太上皇在众人簇拥下,沿着神道缓缓返回
  一路上,君臣皆沉默不语,唯有脚步声在寂静的神道上回荡
  回到龙辇旁,庆帝扶着太上皇先上了辇,随后自己也踏入龙辇
  “起驾回宫!”
  随着一声令下,三千虎贲军整齐开拔,龙辇缓缓驶向金陵城
  未时,皇城乾清宫
  宫中早已张灯结彩,准备好盛大的宴饮
  此次宴饮,一来是为了庆祝祭祖大典顺利完成,二来也是君臣之间交流的契机
  当庆帝与太上皇步入乾清宫时,文武百官纷纷跪地行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太上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声音响彻宫殿
  庆帝与太上皇在主位就座后,宴饮正式开始
  宫女们鱼贯而入,端上一道道珍馐美馔乐师们奏响欢快的乐曲,为宴会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氛围
  酒过三巡,庆帝举起酒杯,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今日祭祖大典圆满完成,皆赖各位爱卿辛劳操办,朕在此敬大家一杯”
  百官纷纷起身,恭敬地回应:“陛下万岁,为陛下分忧,臣等职责所在”
  说罢,皆是仰头,一饮而尽
  然——酒液入喉的瞬间,无数道目光在袖袍遮掩下——杀机毕露!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