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八百

  陛下......还活着?
  帐中骤然一静!
  太子捏着密信的手指微微发颤,那双深邃的眸子在烛火映照下骤然亮起,仿佛黑暗中的星火
  贾玌能清晰地看到太子的表情变化——从最初的震惊、不敢置信,到狂喜,再到忧虑紧张,最终化为如释重负般的颤抖!
  太子猛地转身,看向众臣,声音沙哑却振奋:诸位,听到了吗?!父皇......父皇无恙!
  满帐文武,无论是向来稳重的老臣,还是素日里冷静自持的武将,此时都红了眼眶
  史鼐甚至失态地跪倒在地,以袖掩面,声音哽咽:苍天保佑......陛下......!
  贾玌目光微闪,心中亦是暗叹
  这位太子的性情确实难得——皇帝未死,他这个监国太子的权力自然会被重新收回!
  可太子脸上没有丝毫遗憾,更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满,只有发自内心的庆幸和狂喜!
  太子猛地抬头,眼神灼灼地盯着黄兴:黄指挥使,陛下如今在滁州?滁州现在情势如何?!
  黄兴咬牙,脸色却比先前更难看:殿下......陛下和太上皇虽突围出金陵,可却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重:可如今,也被叛军数万精锐包围在滁州城!
  帐内瞬间变得死寂
  贾玌眼底寒光骤然一闪——数万叛军,围困滁州?!
  太子脸色亦沉了下来,缓缓看向贾玌:贾卿
  贾玌心中已有了思量,但并未急着开口,而是看向黄兴:
  围困滁州的叛军,以及江南叛乱的始末——是何人所领!?
  黄兴沉声道:据探子来报,江南叛乱的始作俑者——乃是应天巡抚...甄应嘉!
  甄应嘉?!
  此言一出,帐内众臣脸色骤变!
  而贾玌与李毅相互对视一眼,皆是脸上一沉!
  结合此前常翰飞送与的军械案牍......瞬间明白了他们这是被做了局!
  甚至可以说,江南叛乱,其中还有他们的一番“功劳”!
  ——当真是“关羽大意失荆州”!
  这贼子......果然是他!
  太子想起此前甄家走私甲胄一事,眼中怒火瞬间燃起!
  贾玌眸底也划过一丝冷意!
  ——能神不知鬼不觉地下毒害数万精锐,又能精准摧毁军械储备,也唯有应天巡抚甄家甄应嘉方能做到!
  滁州城虽不大,但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陛下手中还有多少兵力?!
  贾玌冷静问道
  黄兴咬牙:据报,陛下突围时,身边只有千余虎贲军,外加两营残余兵马如今……恐怕已不三千人!
  不足三千人,对抗数万叛军......太子的拳头捏得咔咔作响,眼中寒光四射
  众臣脸色更是沉重如铁!
  京城距离滁州千里之遥,即便此刻调兵,也绝无可能及时驰援
  更何况......辽东大军远在北疆,如何能赶在叛军破城之前抵达?!
  殿下!李毅沉声道,臣建议立即调集京城三大营驰援!即使......即使路途遥远,也好过坐视不理!
  不,来不及了!贾玌干脆打断,从京城发兵,便是急行军——最少也要半月才能赶到滁州
  他眸光明亮,转向太子:殿下,滁州......我怕等不了半个月!!!
  贾玌话音一落,整个中军大帐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半个月……
  谁能保证,滁州城还能撑半个月?!
  皇帝现在面临的,可是数万叛军的围困!即便滁州城再险要,一旦叛军不计代价强攻,区区千余人,如何能守得住?
  太子脸色铁青,掌心不自觉攥紧,骨节嘎嘣作响史鼐、李毅等人亦是眉头紧锁,神色忧虑
  ——远水解不了近火,可若不去救
  ——那便是君父陷于贼手,国之大祸!
  就在众人沉默之时,吏部尚书林如海眼中精光一闪,目光缓缓落在自己那位素来行事果断的女婿身上
  只见贾玌眉头微蹙,目光沉静,但眉宇间的杀伐之气却丝毫未减——这世上若说有谁能在此绝境之中,力挽狂澜……那便只有他了!
  明白自家女婿心思的林如海旋即叹叹一声,随即上前一步,向太子拱手道:
  殿下!微臣有一议!
  太子抬眼:林爱卿请讲!
  林如海神色肃然:
  陛下被困滁州,千里驰援虽难,但未必毫无办法!
  倘若——可遣一位武艺超群、威望极高之人,亲自率领精锐骑兵,轻装疾行,星夜兼程南下,直插滁州!
  若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杀穿叛军防线......未必不能助陛下脱困!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贾玌眸光骤然一紧!
  太子更是猛地抬头,死死盯着林如海:林爱卿的意思是
  林如海沉声道:
  不错!此人之勇武须冠绝三军,悍勇之威需震慑敌胆,智谋亦要超凡脱俗——非如此,不足以以少胜多,从万军之中杀破重围!
  他话音尚未落完,帐中诸位大臣的眼神,便已不由自主地——
  全部聚焦在了贾玌身上!
  ——当今天下,还有谁能比这位“神策大将军、辽国公”更适合呢?!
  ——可问题是,贾玌乃三军统帅,京城反攻在即,岂可轻离?!
  这是一道“鱼与熊掌”的问题!
  然而,面对这个话题,李毅这个部尚书也不过是嘴唇动动,不敢站出反驳
  其余人也是低头不语!
  似乎是默许了这个提议一般!
  帐中陡然一静
  林如海话一出口,目光便若有似无地扫过在场众人的神情
  他太清楚这个提议的分量了——眼下陛下被困滁州,太子监国,朝廷群龙无首,若无人打破僵局,必然贻误战机
  但话说得太直,等于逼太子和群臣做决定,若赞同,就意味着要将京城反攻的统帅调离
  可,若有人敢反对,那就是置陛下安危于不顾,万一陛下回京之后
  林如海眼中精光暗闪,突然话锋一转,躬身道:
  殿下,此事干系重大,老臣虽有此议,但终究只是愚见辽国公乃三军统帅,论行军征战之决断,无人能出其右,不如——
  他微微侧身,目光转向贾玌,请辽国公斟酌,看此策是否可行?
  祸水东引,又给足台阶
  贾玌嘴角微不可察地一扬
  他知道,岳父这是在巧妙地让决策权回归到自己手上——
  毕竟,是他贾玌自己开口要去驰援,那就不是群臣逼迫,而是他主动请缨!
  两全其美之法,既不会让太子为难,也不会让群臣背上劝主帅涉险之责!
  贾玌当即踏前一步,沉声道:
  殿下,臣以为林大人所言极是!滁州之危不可再拖,臣请亲率兵马,星夜南下至于京城防务——
  他目光瞬间转向众人:军中尚有史侯、杨侯、李尚书等久历沙场,又熟悉京营布防等大臣,而神策、玄策亦有武定伯熊文龙、定远伯苏瑾言,如此大将,可坐镇京城,稳守局势!
  行军打仗,从无十成之事但——
  若臣亲自南下,滁州叛军——必溃!
  此言一出,太子紧绷的神情终于松动
  他不是没想过派贾玌南下,只是顾虑太多——
  主帅离京,敌军会不会乘虚而入?若无大将坐镇,朝中诸将谁能服众?
  真当他这个太子头铁吗?
  可如今贾玌自己请命,又安排好了后手,军中尚有如此之多的历经百战的大将,以及最是精锐的策字二营,那...一切就顺理成章!
  太子深吸一口气,终于拍案决断:
  好!依辽国公所言——
  太子话音未落,突然顿住,目光灼灼地盯着贾玌:贾卿打算带多少人马南下?
  帐内烛火忽地一跳
  贾玌缓缓抬头,眼中幽光闪烁:
  八百
  多少?!
  八百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