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新产品发布会(第一更)
新闻还有影像资料,是外国人拍的,一些三当家民众拿起砖头丢三当家的军警
李松也是好奇,这些外国记者是怎么获得这些资料的
新闻里面继续播报:三当家的神庙所在地喀拉拉邦要求神庙的黄金归喀拉拉邦使用,喀拉拉邦准备把这些黄金用在本地教育,医疗等方面
但是三当家最高法院判定这些黄金宝藏归三当家中央政府所有
引发当地人的强烈不满
主持人又说道:下一条新闻,港岛拍摄的神庙大逃亡电影,首日在好莱坞取得了九百万票房的成绩
然后还给了阿龙他们在好莱坞宣传的一些影像资料,然后配音:神庙大逃亡是根据世界著名作家北派三叔先生的同名小说宝藏迷踪第一部改编成的,总投资数千万港币
李松看到这里,嘿嘿一笑,以前自己是港岛著名作家,现在是世界著名作家了
“以后谁要是针对自己,自己就写小说拍电影讽刺他们!”李松心里琢磨,自己可不是什么君子
反正自己有二手平台,只要有钱有的是各种讽刺剧本,不管是西方哪个国家都有一堆黑料
只要对方不针对自己个人,自己也不会搞事情,国际新闻完了,李松就看一些半导体方面的资料
1980年11月4日,星期二,李松来到了千盛电子实验室,就坐落在中山大学附近
这个时候海珠区还没有后面那么发达,现在也有人说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座房
这个实验室之所以叫电子实验室,是显得不那么高大上
李松是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平时主要就是复杂吴明管理
“老板!”吴明看到李松与马胜利一起来到实验室,赶紧的喊道
“老吴,辛苦了”吴明是内退下来让儿子接班的,本身是轻工局的一名小领导
财务刘援朝也是一样的,五十来岁,是一家军工企业的财务,退休之后来到李松这边,看到李松也打招呼:“老板”
“辛苦了!”
还有后勤徐山,也是一家军工企业退休让儿子接班,才五十来岁
然后就是几个研究人员,实验室正在安装一些实验设备,这些设备都是国内生产的,还有一些其他的办公东西等等
这里主要就是研究,真正做实验是在宝马摩托车制造厂那边
因为这边的房子格局已经定了,实验室都分等级的,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各种危险,或者是有害气体之类的
甚至有些还有辐射,有些实验一旦接触辐射,很容易引起身体病变,也就是俗话说肿瘤
李松一边看一边听汇报,财务跟后勤也一起跟着
初步看了一下,再有一个星期就可以进行理论实验了,正好自己回港岛下个星期来把精简指令集芯片的设计技术拿过来
让这边先进行学习,学习一段时间,等这个学期结束,就去学校招一些人
虽然这个时期大学包分配,但是要签合同就给一万,给几个安置名额,然后还转户口呢?
不是谁都是有钱人,这个时期大学毕业的结婚孩子都有的不少
李松也没办法,这个时期就只有砸钱
实验室的工资是分级别,实验室也是那种项目制,完成一个项目整个团队分多少钱,团队里面的人又各自分多少
每个人都有做项目的机会,从小项目做起
当然接项目也不是说都可以接,要是接连失败几次,那么以后接到项目的机会就少,就是给也是给一下小项目
因为做项目,不单单是要靠技术,还要管理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团队,要是不会管理的话,那就是一团糟
听完汇报之后,李松就开始办公,主要就是签字一些开支之类的,李松别的不抓,但是钱这方面自己必须要抓
现在人少就一个财务,以后人多了就会升级各个部门
在实验室吃过午饭之后,下午在办公室待了一阵,然后就回摩托车厂
“是不是要修一个总部?”李松看着这个时候的羊城,拿一块地,修一个总部?
想想还是算了,自己还是到各个地方办公,这样比在总部要好得多
就在企业当地办公,哪怕一个月只来一次,也比在总部几个月不来听人汇报要好得多
制造型企业,就是要务实,有些大企业做着做着就不行了,就是因为总部的人闲得蛋疼,为了彰显自己的存在感,今天这样搞,明天那样搞,巴结这个,捧这个那个的
制造型企业一切为产品服务,而不是为总部的某个个人的喜好服务
当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李松不定时的在各个地方办公,有人想要算计自己,难度就要大很多
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不为大众知道的手段,某些有害物质可以导致人身体病变,癌变,少量的摄入都会出问题
还有一些毒药之类的,不要低估了人性,也不要低估了西方资本家的手段
在回摩托车厂的路上,李松就看到正在珠江里面测试的两艘快艇,从视野里面呼呼呼的就过去了,搅动着江水翻滚
难怪还没有推出产品,就有人来咨询了,这就是活生生的广告!
天天在这里测试,从江里面过的,从国道上面过的人都可以看到!
回到摩托车厂之后,李松就跟田家辉打电话:“老田,八号已安排一个新产品发布会!”
“主要就是宣传我们的宝马摩托车,还有船用弦外机!”
“反正那些记者也想采访,我相信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记者参加”
田家辉在港岛接到李松的电话了之后,自然知道老板的想法
又想到了以前老板说的要做成世界五百强
当时自己还不以为意,没想到这才过了多久就要开新产品发布会
一般来说,只有超大的国际性的公司,才会召开新产品发布会
其他的工厂最多就是在报纸电视上打打广告
不过老板这次搞新产品发布会来的记者肯定很多
“老板,您有什么具体的指示!”田家辉脑子里面一边想一边问
“宝马摩托车的90型号,125型号,150型号,包括车架悬挂改装方案,全部做成那种彩色的海报!”
“把增强型车架悬挂,单独的做成大的彩色海报”
“然后在海报上面重点标注一些我们的测试内容……”
“比如一万多台的测试数据!”
“还有我们摩托车的极限载重量”
“然后增强型车架悬挂系统的极限载重量!”
“然后承诺一万公里保修的政策”
“然后再找一些同型号的摩托车进行对比!”
“前面的两款车,咱们主打就是工具”
“是帮助人们挣钱的工具!”
“要突出性价比!”
“另外就是在其他数据上做一些优化”
“比如我们在东南亚发展的海外经销商,就可以说成是我们在海外有多少家合作伙伴!”
“那些打电话拿来想跟我们合作的我们也可以说有多少国家多少公司跟我们有合作意向!”
“也就是说凡是能粘上两边的,咱们都给他统计进来”李松说了一大堆的东西
李松的这种宣传模式,说白了就是后面的ppt模式!
只是现在没有互联网那种ppt模式,就用一张张海报来代替
“海报的尺寸要大,到时候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这些海报就当背景板”
“另外要突出咱们铝合金发动机的优势,轻量化,散热性能,还有油耗等等”
“这些优点都要列出来!”
“我们内行懂得这些东西,买摩托车的外行不一定懂!”
“当然铸铁发动机的优点也要列出来,缺点咱们就不管了!”李松想到了后面某些营销大师!
汽车转向灯自动回正,这个都要拿出来大讲特讲!
因为对于不懂车的人来说,他以为这个转向的还需要手动回正!
虽然有车的人都觉得可笑,但是他的客户群体是那些没车的人!
总的来说,这位营销大师就把自己当成一个销售
销售是什么?那就是只说优点,不说缺点,满嘴跑火车!
凡是沾点边的东西都能说的高大上
“好!!”
“我马上去做!”田家辉其实听的有些不明白!
“嗯!”
“最好是在八号,要是不行就放在下个星期一!”李松并没有拿出计划
这是第一次新产品发布会,就是要让公司的人自己去做!
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自己在予以纠正
这样做一遍之后,下一次就会熟门熟路
如果自己把完完整整的计划拿出来,那么下面人只是懂得抄,等到下一次的话还要等自己拿计划,或者是照抄自己前面的计划
营销也是一门学问,要让手下人在做的过程中懂得这个营销的核心!
而不是一味的去模仿!
模仿这个东西很容易翻车!
李松挂断了电话,然后在二手平台悬赏了一份营销计划书
这个是定向悬赏,就是给自己设计摩托车的用户
这份计划书只要十万美金,而且只是需要一天的时候
李松等公司的人做好计划之后,自己再把这份计划拿出来让他们对比
u手机版: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