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入京前的硝烟

  崇祯六年,大明未显败亡之象,但流寇鞑子,天灾频频,亦让大明疲于奔命
  南直隶一座小县城之变,带来的是朝廷开始巨变
  小院内
  官元震等汇聚
  “柳家被灭族,魏昶君此人手段不凡”
  “不错,柳安陆前脚商议联合宣党对魏昶君下手,后脚便遭族灭,此人不光手段狠辣,耳目更是灵通”
  “与先前一般,无论是假借流贼还是山匪,此人始终在幕后行事,拿不住此人把柄”
  一众浙党官吏神色凝重,思考如何对付
  “既然魏昶君为安化之乱冠名山匪,那发兵剿灭山匪,压制暴民,也在情理之中”
  “山东齐党素依附吾等,如今冒出个刺头,是该好好管教管教”
  “也让天下人看看,似魏昶君这般人,下场如何!”
  话音落下,一时间,众人神色狠辣,大笑点头
  柳家背后为浙党
  党争是明末历史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浙党最初和东林党均为南直隶势力,这是朱棣昔日迁都遗留,加之洪武年南北榜之争,最初双方都以维护南方士子,针对北方取仕为核心,换言之浙党本和东林党拥有相同利益
  初始浙党不参与党争,但因东林党顾宪成纠集官吏,针对浙党首辅赵志皋对小岛贼寇议和,更屡次排挤政见不同官吏,在沈一贯登上首辅位后,开始抱团亲近权贵,与东林党分道扬镳
  此次东林党对魏昶君于山东三府之地实行一条鞭法熟视无睹,浙党更是坐不住
  昔日万历二十四年拒绝矿税,竟公开对抗皇帝,足见浙党对利益重视
  如今柳安陆为浙党中坚,竟遭族灭,无论是为自身利益,为稳定浙党人心,还是为针对东林党,对付魏昶君都势在必行
  更何况,若山东齐党各官吏不再依靠浙党,只怕对抗东林,又少了几分胜算
  朝堂上,奏疏频频
  鞑子欲吞并蒙古诸部,国力再增
  大同府流民疫症遍传,请求赈灾
  云南土司频频挑衅官府......崇祯神态疲惫,愈发察觉时局维艰,颓势渐显
  王承恩见状,询问还有何事上奏
  “臣有事奏!”
  “日前南直隶传驿,安化县暴民裹挟山匪作乱,袭杀城中贤良世家,致柳氏满门几族灭,其后山匪暴民盘踞此城,实与流贼无异”
  “臣请朝廷发兵入城,将此暴民贼寇尽数诛杀,斩首示众,以正王法,以儆效尤!”
  “臣附议!”
  “为社稷安危,当防微杜渐,以防流贼之乱重蹈覆辙!”
  在官元震示意下,几名浙党官吏纷纷上奏,义愤填膺
  浙党很聪明,谁也没提魏昶君
  毕竟有些手段在暗地里玩可以,但不能拿到台面上
  朝堂似乎有一面倒之趋势,崇祯皱眉,神色冰冷
  鞑子流寇不足为惧,但朝堂之上结党营私,昔日阉党已除,如今东林,浙党两党如日中天,他愈发不悦
  区区一县之地,他并不在意,相比之下,他倒是更讨厌朝中官吏动辄呼风唤雨,以势压人
  尤其是这些南直隶官吏,仗着朝廷两都,在南直隶根深蒂固,权势愈大
  只是此刻崇祯放眼朝堂,唯一能与之抗衡的东林党眼观鼻,鼻观心,老神在在,低头不语
  让他眼底阴戾夹杂几分怒意
  东林党不出手,皇权亲自下场,更为被动
  “臣有事奏!”
  “安化之变未有夺城,臣来时差人打探,乃柳家欺压佃户,刻薄下人之乱,何况一众奴仆取走奴契后,再未生乱,回家种地去了”
  “朝廷为此发兵,不免引人非议”
  “既有百姓愿于灾年种地,已是难得”
  崇祯眼前一亮,看向声音所在
  赫然是登莱巡抚谢琏
  朝堂众人也纷纷疑惑转头
  谢琏平静看着,没继续说话
  算起来他虽在山东为官,但祖籍湖广监利,并非齐党
  至于为何要为安化之变说话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那位三府总督布局
  来日若事降登州,莱州又该如何?
  是,他谢琏,忌惮了!
  随谢琏开口,一道道身影开始站出
  东昌知府,济南知府等山东各官吏纷纷开口
  “不错,素闻柳家刻薄,无怪如此”
  “陛下三思,如今洪大人于河南大会兵马,剿灭流贼,宁锦防线亦压力重重,实在不宜再对百姓大动干戈,以免再起战事”
  “安化一县氏族,谈何防微杜渐,诸位大人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随山东为官各官吏开口,一时间,浙党竟然隐隐形成对峙之势!
  气氛压抑,崇祯反而眉头舒展,眼底闪过几分惊喜
  自洪武年始,浙党一贯嚣张跋扈,南直隶这群官吏甚至在万历年公开违抗皇命
  东林党亦是南直隶官吏
  如今总算有人能与之抗衡
  但崇祯同样也有些忌惮
  大明律,官吏异地为官,齐党虽名为齐党,但多不在山东为官
  真正齐党为祖籍山东,异地为官者
  山东这群官吏自湖广京师各地皆有,如今却整齐划一,少见公开对抗朝堂两党之一的浙党,他们背后到底是什么人!
  朝堂上,柳安陆眼眸充血,但如今亦为之胆寒
  一个魏昶君,竟然能压的这么多山东官吏为之开口
  好大的手段!
  他到底是如何崛起,背后又是何人,短短五年,居然走到这一步!
  彼时,双方对峙终于被打破
  登莱巡抚谢琏凝视,悠悠开口
  “安化算不得乱,君不见山东三府总督压的流贼李自成部不敢抬头,此人极擅抚民,算算日子,九月便该到了”
  下一刻,朝堂一片安静
  崇祯九月,魏昶君,将抵京师!
  一时间无人开口
  李自成如今仍率流贼肆虐济南府,魏昶君此人极为重要,若魏昶君出事,山东将乱!
  沉默压抑中,官元震不由感到一丝寒意
  魏昶君此人,牵制的不仅是东林,浙党,甚至还有流贼
  崇祯亦有一丝震撼
  魏昶君昔日不过一乡试士子,如今竟巍峨崛起
  他背后到底站着何方氏族?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