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百姓会变好
崇祯九年末的大雪一日大过一日,若是放到往年,少不得又要冻死许多人
但今年似乎不同了
领到了许多粉条和面粉的百姓都恍惚听着们窗外的声音
今日红袍军的那些孩子们忙上忙下的,帮着他们修补房子,不漏风的房子,即便没有炭火,总归日子能好过些
王婶子端着一碗水,推开门
“孩子们,喝点水吧”
穿着红袍军老棉服的少年擦拭着额头,咧嘴一笑
“婶子,不用,马上就弄好了”
跟在王婶子身后的半大孩子探出头来,憧憬的看着面前的红袍军
“大哥,你们真威风,以后我长大了,也要当红袍军”
那红袍少年闻言大笑起来,伸手狠狠揉了孩子的脑袋
“好,那你可得多学学咱们里长的思想,知道吗?”
这一刻,被谈论最多的魏昶君,正出现在户部衙门外
户部衙门前的石狮旁立了块青石碑,上刻慈工院三个大字
他仔细观察着这片区域的每一处细节,包括方才给新收容的女子们登记时按手印沾的朱砂
面前十几名正在行礼的女子,是他刚刚接见的底层百姓
京师无依无靠的女子着实太多
譬如豪门卖身契被藏匿起来的丫鬟,譬如被逼良为娼的歌姬女乐,红袍军经过登记造册询问之后,一一做了标注
不少女子都想重新回到乡下种地,一部分丫鬟有些力气,已是分发田地,任由自去了
但还有一部分只会丝竹管弦,没有实用的技能傍身,又不想再重新任人欺凌,因此魏昶君特意为这一批女子设立了慈工院
这里有母亲程氏派来的十多名三级纺织女工
这批女工将会做为慈工堂的师傅,教导这些女子纺织,之后会将这些女子下放到工厂自由务工,自由恋爱
“里长,前朝阁老家的女眷都送走了”
夜不收林小山快步走来,腰间新配的铜牌叮当作响
“按里长吩咐,会针线的送去登州织坊,其余都安置在房山官田”
魏昶君点点头,这些都是之前贪墨官吏家中的亲眷和女子,因为之前没有欺压过百姓,所以不需要问罪,只是需要送到各个区域进行改造
其中还有不少男子被送到田地,或者矿山之中,几乎每一天都要送走数百人
启蒙部之后会在他们抵达劳作地点后,进行思想教导,确保他们不会出现思想问题
这一刻,目光扫过街角瑟缩的几个身影那是昨日刚收容的乞丐,现在正被领着去澡堂最前头的老汉缺了条腿,拄拐的手上满是冻疮,却死死抱着刚发的粗布衣裳,仿佛那是绫罗绸缎
此刻,慈工院内
针尖刺破老旧布匹时,苏芷晴的手抖了一下
一个月前她还是通政司经历家的千金,现在却坐在慈工院的通铺上缝制军服
大雪透过窗棂,飘落在她的手上
苏芷晴叹息着呆呆看了一眼自己满是针孔的手指,连她自己都没想过,原来父亲曾经做过这么多欺压百姓,贪墨钱财的事
现在她正在接受改造,心底的迷茫和无措弥散,让她有些畏惧
“闺女,线头要藏进去”
旁边的周大婶凑过来,粗粝的手指在布料上一点
“这样当兵的穿着才不磨肉”
周大婶是保定逃难来的,丈夫死在乱军里
这是她第一次学习藏针法,之前母亲教过她一次,可她没学会
周大婶用胳膊肘碰她
“魏里长说了,干满三个月就能自己选工坊”
她压低声音
“俺听说纺纱坊顿顿有豆腐吃......”
窗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透过窗纸,苏芷晴看见那位红袍军的里长,魏昶君正带人巡视
素色老棉袄被风吹的下摆直晃,露出里面暗红色的衬里,那是红袍军最骄傲的颜色
登州的马车启程时,林小姐偷偷掀开车帘
她父亲是兵部一个武库司的郎中,虽然平时没欺负过百姓,但也贪墨了一点银子,听说早上就被送到矿场了
马车里和她一样的,还坐着五个官家小姐,都穿着统一的靛蓝布裙,发间半点珠翠也无
“会纺纱的举手”
押车的是名女官,看着这些女子声音冷硬
林小姐慢慢举起手,这是她在慈工院学了半个月的本事
女官扔给她一个布包,里面是两把木梭和一包棉条
“到了地方,谁也别想摆架子,现在是红袍军的天下,可没有什么官家小姐了”
那女官极为严肃,只是说到这,声音不自觉的柔和了几分
“记住,只要好好改造,以后都能过上好日子”
“这世道,没人会平白欺负你们,咱也不能平白欺负别人,以后的世道,最是公平了”
与此同时,京师城西的区域开辟出了一片大工坊
数十名昔日京师外的乞丐正在其中忙碌的热火朝天
“老赵,刨子要这样拿!”
木匠坊的王师傅抓着赵三棍的手腕调整姿势,恨铁不成钢的瞪眼
“好啊,学了这么久,你瞧瞧人家,刚来三四天,都能打一条板凳了”
老汉缺了牙的嘴咧开着,露出孩童般的笑,挠着脑袋连连点头
“是,小时候咱娘就说咱脑子不灵光,要不后来咋能做乞丐了”
他当了四十年乞丐,右腿就是讨饭时被户部主事家的马车轧断的
现在他每天能领三个杂面馍,晚上睡在铺了干草的通铺上
王师傅闻言也不生气了,叹了口气,伸手拍着赵三棍的肩
“也不能怪你,要不是以前为了救你娘,被地主骗了田地,谁能到这地步”
“你好好学,咱把我会的都交给你”
说到这,王师傅又笑了
“以后咱们都在红袍军的治理下过日子,不会被人骗,被人欺负了,咱啊,都能把日子过好”
赵三棍也笑了,眼睛里头一次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期待
以前他是活一天算一天,他甚至都想好了以后死在什么没人看到的角落,或者是冻死,饿死,也无所谓了
但红袍军来了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