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万物竞发
1939年12月5日,晋东南的初冬,寒风已带着凛冽的味道,但晌午的阳光依旧慷慨地洒落,带来一丝难得的暖意
新一团驻地附近,依托着方恒一手推动建立的七星湾工业园区,一片意想不到的生机正在围墙之外悄然发芽
方恒难得有两日闲暇,在新一团盘桓两日之后,处理完了几项技术协调事宜,他拒绝了李云龙安排战士陪同巡视的建议,只带了警卫员马四书、马五经兄弟来,信步走出军营
他要去工业园区看看,那里是倾注了他和根据地军民无数心血的地方,高大的厂房轮廓在冬日晴空下显得格外坚实,里面日夜不停地生产着保障部队的被服、鞋履和修复、自制的武器零件
这些成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支撑着战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基础,由不得方恒不重视
最近事务实在是太多太忙,方恒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亲自来工业园区看看了
然而,当他走近园区外围那条原本用于运输的土路时,一阵意想不到的喧嚣声扑面而来
眼前的景象让他微微一怔,随即,一丝欢喜的笑意爬上了他的嘴角,就像ak一样,压都压不住
一条不算长的土路两侧,竟自发地形成了一个热闹的集市!
简易的摊位就地铺开,几块木板搭在箩筐上就是货架,铺在地上的粗布便是展台
售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沾着新鲜泥土的萝卜白菜、码放整齐的山货野菌、精巧的竹编簸箕、纳得厚实的千层底布鞋垫、热气腾腾的杂粮窝头,等等等等……
空气中弥漫着烤红薯的甜香、炸油糕的焦香,还有一种熟悉的、带着焦甜气息的味道——是熬煮麦芽糖的香气
集市中人声鼎沸,穿着灰蓝色或土黄色棉袄的农民、挎着篮子精打细算的主妇、甚至还有几个穿着园区工装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讨价还价
这充满烟火气的喧嚣,与围墙内机器的轰鸣声奇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根据地冬日里生机勃勃的画卷
“呵,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方恒低声对马家兄弟笑道,语气里满是惊喜和欣慰
他推动工业化的初衷是解决军需和基础民生,却没想到这么快就催生了周边经济的萌芽
这自发的集市,是经济生态开始良性循环的最原始也最有力的证明!
这比他在图纸上规划的任何蓝图都更让他感到踏实和振奋
因为这正说明了,他方恒的努力没有白费!
老百姓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好起来了!
他信步在集市中走着,挨个摊位看看,很快就被一个小摊位吸引了注意力
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太太安静地坐在一个小马扎上,身前摆着一个干净的柳条簸箕,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切割成小块、晶莹剔透的麦芽糖
阳光洒在糖块上,折射出琥珀色的微光
老太太穿着浆洗得发白的蓝布棉袄,袖口磨得起了毛边,但收拾得十分利落
她的神情平和,眼神里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静,还有一种方恒一时难以形容的、不同于周围那些满面风霜、只知埋头讨生活的农妇的气质
那气质里似乎残留着一丝被岁月磨蚀殆尽的、不易察觉的书卷气
这老太太,好像真有点不一样啊
方恒心中一动,走了过去,马家兄弟张了张嘴,最终却是没有劝阻,大步跟在方恒身后
“大娘,这糖怎么卖?”方恒蹲下身,语气温和地问道
老太太抬起头,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同志,一角钱两块,自家熬的,干净着呢”
她声音不高,但吐字清晰,可能是因为有客人来买糖,就连她额头的皱纹,仿佛都透露着欢喜
“好,给我来两角钱的”
方恒掏出新币递过去,接过用油纸包好的四块糖,递给马家兄弟,自己只是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
新币目前已经彻底在根据地铺开,由于印刷精美,面值也方便好认,广受老百姓喜爱,早就已经取代了以前的边区票、大洋等货币
甚至在晋绥军控制区内,新币也已经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流通货币
温润的焦糖香在口中化开,带着粮食本身的甘甜
方恒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嗯,好糖!又香又甜还不粘牙,大娘手艺真好”
老太太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祖传的老方子,火候到了就好”
方恒顺势问道:“大娘,我看您年纪也不小了,这大冷天的,怎么不在家歇着享享福?让儿孙出来卖也是一样的嘛”
根据地生活虽然依旧艰苦,但比起之前朝不保夕的日子已是天壤之别,政府也提倡敬老、养老,如果真是有困难的老人家,八路军方面也会提供相应的福利
方恒觉得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奔波,有些于心不忍
老太太闻言,脸上的笑容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常坚定的神色
她看着方恒,认真地说道:“同志,在家闲着骨头都生锈了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弹,就得出来赚点钱!”
“哦?大娘这么急着赚钱,是家里有难处?”
老太太急忙摆手:“没有没有,现在八路军的政策好,家里终于能吃上饱饭了,我家三个儿子也都在附近的工厂上班,三个儿媳妇也都是顶顶听话的好儿媳,家里真没什么难处”
这时,旁边摊位的一个小老头笑着插嘴:“这位同志你是不知道,这郑老太可是咱们十里八乡最持家有道的,逢人便夸自己家里儿媳妇个个孝顺,咱们这些人学不来”
方恒只觉得诧异,以前看多了婆媳战争的电视剧,现实里还是第一次遇到有当婆婆的总是夸儿媳妇的
“就知道同志你不信,都说人穷志短,咱们以前日子过得不好,谁家里没点狗屁倒灶的事情,甚至有人为了分家,连家里的大粪都要分个清楚呢”
“不过这郑老太家可不一样,几个儿媳妇都是善心人,哪怕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没听说红过脸,十里八乡的,都羡慕她们家呢”
“哎哟,客人您买萝卜,我这就给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