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种子的秘密
“还是给他们分吧,毕竟从夏种到秋收,他们也出了力的等走的时候,没吃完的粮食愿意带走也行,或者卖给别人也行,随他们自己”
治保主任和方文书,都觉得应该给人家分口粮
老会计随大流,郑豹等着方唯表态,队长说给就给说不给就不给
“那就给他们分吧,咱们好人做到底,别临走了落个埋怨”
方唯一锤定音,决定了分配方案
按人头发放口粮,少的有300斤,多的有500斤,平均下来大概每个人能分到360斤
一共分出去将近6万斤粮食,都是谷仓里的存货,新稻子没有动,一律留着
方唯看了一下账簿,又去谷仓里实地检查了一下,账物相符目前队里还剩下14万斤稻谷,38000斤各型留种,其中也包括了粳稻
这个举动让安置人员感到很意外,他们也听说了自己这些人准备回城的事情,本以为这次分口粮没他们什么事情,结果还是发放了
罗工、温工和高青山等人纷纷表示了感激之情,就连平时鬼话连篇的人,都不得不到说两句好话
方唯没时间管这些人的想法,他把郑虎喊到屋里,商量冬天买煤炭的事情
“虎子,你带人跑一趟,咱们不能事事都麻烦郑队长如有必要,对方给我们平价煤炭,咱们可以给他们平价稻谷”
当队长不容易,灵活性和原则性都得有,二者还必须兼顾
就拿用粮食换煤炭这事儿来说,不少生产队就不敢干,而有些生产队的胆子又太大,私底下敢高价把存粮卖出去
方唯不愿意惹麻烦,但灵活性还是有的
“我明白了,明天我和元恩还有我哥跑一趟”
郑虎第一次外出干“大事”,心里难免有点激动
第二天天不亮他就出发了,队里没别的交通工具,只能乘坐手扶拖拉机前往
等下午回来,他就告诉方唯,事情办妥了
说实话,在当地没有煤炭也能过冬,毕竟可以砍柴但要是粮食不够吃,那就遭罪了
人家对于粮食的渴求远远超过了大家的想象,矿上随后直接把煤炭送了过来,然后才拉走了1万斤稻谷
郑虎安排人制作蜂窝煤,家家户户和头两年一样,又可以过一个暖和的冬天
安置人员不在分配之列,他们一周领一次蜂窝煤,因为上级已经下发了通知,让各地做好安置分流人员的回归工作
这个冬天不算冷,这批安置人员的心里更加火热
如果可能,谁又愿意留在农村呢?城里再苦,条件都要比农村好多了即便像温工、罗工和高青山这些人,心里会有些不舍,但拿到通知后,也不会毫不犹豫的离开
方唯不喜欢这种生离死别的场面,高青山等人走的那天,他没有去送,一大早就背着枪进了大山
对于分流安置人员来说,这场经历是人生当中的一次波折对他来说,同样是一场邂逅而已
终归,大家不是一路人
这些人的评语是郑虎和几个队干部写的,本着只说好话不说坏话的原则,了结了这一场缘分
方唯进山没什么具体的事儿,他先去山谷那边转了转,顺便取消了那一亩地的指定
他和大哥以后都不会再来这里种地,时间精力都不允许
说起来,他还是很感谢这片土地的,起码帮他和家人度过了困难时期
回程的时候,他收到了信息提示,就这么巧,还收获了两只山鸡
【收获猎物,点数+6,总点数:18317点】
“大嫂,我弄到了两只山鸡,家里有莲花妹子前次送来的笋干,咱们晚上炖鸡吃”
回到家,方唯便把两只山鸡递给了田桂花
田桂花笑着接了过去,然后帮对方烧了一壶茶,这才去厨房收拾猎物
她知道小弟看似洒脱,但其实很重感情
平时他对罗工、高青山等人多有照顾,今天之所以躲出去,就是心里不大好受
“老三,你的那些宝贝,今天我又拿出来晾晒了一下”
稍后方平回来,提起了那些不育株种子
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之后,结实顺利,方平带着人小心翼翼的采收回来,进行了专门存放
虽然他搞不明白杂交水稻的原理,但三弟交代的事情他都会认真的做好
“那就好!开春之后都得种下去,新稻种的培育全靠它了”
方唯打算在以后的实践中再给育种小组成员,讲解关于“三系杂交育种”的方法
他没有研究资金、手下也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只能慢慢来
有【南光一号】和【农垦58】打底,队里一般情况下也不会缺粮
随后
方唯去把关崇阳喊了过来,今儿炖了两只山鸡,还放了干笋和红薯粉条,吃起来很香
“老三,秋收后怎么没看到有别的生产队来换种子?”
关崇阳这两天也不是很开心,高青山等人走了,没人和他下棋,生活中似乎少了很多乐趣
不过老爷子也不是整天混吃等死,队里的事情他一样在默默的关注
现在队里的男女老少都能吃饱,还不是托了方唯的福?其中,用稻谷换种子,居功至伟,要不然队里哪有这么宽裕?
“一队倒是传话过来,说过些日子要来换种子,其他的生产队暂时没动静”
方唯倒不着急,春播的时候全县都会逐步推广【南光一号】稻种,最晚到明年夏种,这项工作必须全面完成
从县里做出决定到落实到位,需要一个过程,耐心等待即可
“老三,你说到了春播的时候,县里会不会让咱们专门培育稻种?”
方平突发奇想,提出了一个假设
方唯考虑了一下,觉得不是没有可能,而且可能性还不小
反正他现在是稳坐钓鱼台,【南光一号】稻在指定区域之外,已经开始表现出产量逐代递减的特性他有理由相信,自己手里完全控制了种子的生产
除非等未来生物基因技术突飞猛进,才有可能打破这个禁制
也就是说别人从方唯手上得到的【南光一号】稻种,最多历经三季就会被打回原形,亩产将严重倒退
到时候他们还得重新换购种子
这并非他的本意,但事实如此,他也没办法
吃过饭,方唯把关崇阳送了回去,然后回家开始思考明年的工作计划
要不他为啥当初不愿意当这个队长呢?真的是太操心了,全队上下100多口人的生计都维系在他身上,还是有压力的
匆匆数日
这天上午,方唯刚从队部回到家,就听到门外有人在喊:“方队长在屋里没有?”
方唯跑出去一看,魏光华拎着一些东西,正站在院子外
“魏队长?你可真是稀客哦,快请进”
他和魏光华并不熟悉,打交道的次数屈指可数
对方如果是来换种子,他不会感到意外,可对方提着东西登门拜访,就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他很客气的把对方迎进屋,宾主落座,田桂花端上了茶水
“方队长,咱们以前没怎么打过交道,现如今郑矮子去了大队,你我可是要多来往啊前段时间忙,没顾上向你表示祝贺,今天补上”
魏光华在整个大队都很有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就郑先发能制住他
“郑矮子、魏驼子,下塘大队的台柱子”
这句话在下塘大队,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所有人都明白,当老支书退下去后之后,新的大队支书必定是从他俩当中诞生
郑先发运气好,因为队里出了个方唯,所以当上了大队长
但并不代表魏光华不厉害
“魏队长,你真是太客气了”
魏光华带来了一只鸡、一只鸭、一篮子鸡蛋、一篮子鸭蛋,另外还有5斤腊肉
可谓是诚意满满
方唯没有拒绝,礼尚往来的事情没必要推来推去,记着这个人情就是了
“方队长,有件事我想请教一下,还请你不要藏着掖着啊我最近了解到一个情况,【南光一号】是可以留种,但好像存在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况?”
魏驼子果然名不虚传,很多人还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但对方通过调查,已经接近了真相
方唯没有马上回答,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决定稍微透露一点秘密
“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也注意到了,但我们暂时还没搞清楚这里面的原因不过,二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稻种一直很稳定,或许和我们的水土有关?”
现在都还是采用传统方法育种,就是通过筛选,一代一代的进行繁殖
有时碰巧会出现变异,得到品质大幅提升的稻种,再经过人工培育,最终形成新的稻种
理论上不存在留种不能用的情况,但品种退化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的
所以,方唯这么说没有一点毛病,实在解释不通还可以让“水土”来背锅,反正谁也无法证实
“是这样吗?方队长,假如留种存在退化的现象,你觉得能种植几代?”
魏光华马上就懂了,也接受了对方关于“水土”的解释
但他觉得方唯应该知道的更多,这小子别看年轻,貌似比郑矮子还沉得住气
不是个省油的灯!
于是,他就试探了一句
“一两代?两三代?要得出准确的结论,我这边还需要更长周期的数据”
方唯说是这么说,但隐藏的意思就是不会超过三代
魏光华觉得应该是两代,两代之后,留种不是说不能用,而是产量会大幅下跌
明白了这个道理,他就懒得刨根问底,因为他也搞不懂
他在心里合计了一下,换购回去的【南光一号】种子最多只能种植三季,最好是两季,还得找二队买(换)种子
“特么的,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魏光华在心里骂了一句,然后调整好心态,决定和方唯搞好关系
谁让人家卡着稻种呢?
接下来,两人相谈甚欢,最后魏光华决定马上换2000斤【南光一号】三代稻种
“魏队长,我这边还有【农垦58】稻种,没亩地至少能再多收100斤稻谷,你不考虑一下明年晚稻种这个?”
随后,方唯又开始卖力推销的他的【农垦58】
为了让对方亲身体验一下,他特意留魏光华在家里吃午饭,并做了【农垦58】这种粳米
作为他个人来说,觉得粳米比籼米的口感更好
魏光华也不客气,细细的品尝了新大米,觉得还不错关键是亩产能增加100来斤,这对他的吸引力很大
“明年晚稻还早,要不到时候我再换购【农垦58】稻种?”
“倒不是不行,只不过这种稻子种的少,到时候还能不能剩下就不好说了”
“鬼话!你就不能给我留一点啊”
“留不住呀,我的魏队长你知道瑶寨种了【农垦58】,反响特别好,据说有不少生产队都动了心思
我手里才有多少种子?到时候怕不够分”
方唯没说假话,瑶寨今年的秋收喜获丰收,阿公还特意让人登门致谢
真有一些生产队前来打听具体的情况,只不过暂时还没有换购种子的行动
“算了,我一次换回去吧,再给我来2000斤【农垦58】稻种”
魏光华不敢赌,反正种子需要不停的从方唯手上换购,一次搞定也省得出现问题
于是,一队用4万斤稻谷换回去4000斤种子,【南光一号】和【农垦58】一半一半
年尾,队里又卖了6万斤粮食、6头猪,【养猪场】里算上怀孕的母猪,还剩下10头猪
【产出生猪,点数+1380,总点数:19697点】
队里开始计算一年的总工分,然后根据个人的工分情况,除掉已经分发的口粮和其他物资,再分钱
有些人拿得多、有些人拿得少,还有一些人不仅没钱拿还倒欠队里的钱
方平拿了300元多点,方唯拿了800多元这里面有500元是队里奖励给他的,以表彰他在育种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这件事在郑先发离开二队之前就做了决定,只不过一直到现在才执行
田桂花没钱拿,她一年到头打个平手,也不欠钱也没有盈余
3b4.icu3b4.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