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融合

  “三哥,原三队的240亩水田,晚稻种植的是【农垦58】三代稻种,旱田种了40亩烤烟、30亩油菜他们没有油茶林,但有一片柑子树”
  郑虎拿着统计报表来向方唯汇报,说完,他自己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以前大家都是关着门过日子,知道三队的日子不大好过,却没想到会这么艰难
  总之一句话,对方的底子太差了,大家身上的担子很重啊
  方唯点点头,然后拉着郑虎、又让人把赵金生喊来,一起去了三队那边
  “这个谷仓以后拆了,粮食、种子和其他作物统一存放牛棚重新修建一座,以后所有的耕牛都放在这边饲养.”
  方唯一边转悠,一边提出了计划安排
  二队这两年新修了谷仓,足够大,所以原三队就没有必要再保留了谷仓了,回头直接拆了
  另外像生产队队部、牛棚、磨坊、碾米坊等设施,全都在三队这边重建,两队原先的设施一律拆除
  方唯等人如今依然在木屋办公,三队的队部就别提了,基本上可以划入“危房”的行列
  所以,接下来会选择在两队的中间区域新建队部,以后管理上也方便一些
  【养猪场】、【堆肥场】、【2号禽舍】还是在二队这边,如果需要扩建等明年再说
  “方队长、郑队长、老赵”
  一路走来,不停的有三队的社员和方唯、郑虎打招呼,看得出来,大家对新的队长都很热情
  大家都希望跟着新队长能过上好日子,这种期盼也是无形中的强大压力
  方唯和郑虎笑着一一回应,有时还会停下来和社员们聊一会两个生产队的合并比预想中要顺利得多,这是一个好现象,为下一步的真正融合奠定了基础
  中午
  方唯回到家吃饭,发现盘莲花有些不开心
  “妹子,怎么了?遇到啥事情了吗?”
  “没啥事,你别问了”
  盘莲花不肯说,低头吃饭
  最近村里有一些闲言碎语传到了她的耳朵里,总之就是她方唯结婚一年了,可肚子还没有动静,有些人就怀疑她是不是不能生养
  这把她气的,可又不好去找些人理论
  “有什么不开心的不要放在心里,来,和我说说”
  盘莲花是外向的性格,喜怒哀乐都在脸上,方唯一眼就能看透
  在他的追问下,盘莲花才说了村里的一些闲言碎语
  “嗯,这事先不急,要是到了年底还没有动静,咱们俩就一起县医院看看来,别生气了,好好吃饭”
  方唯对于这件事不是很在意,他和莲花妹子的身体都很好,想要孩子应该问题不大
  至于一些闲言碎语他让对方不要管,就当没听见农村的婆娘在一起能聊啥?还不是东家长西家短,总不能把她们的嘴给缝上吧?
  “三哥,你这样讲我就不气了呢,别人说啥我管不着,就是害怕你怪我”
  “我怪你做么子?你一个人也生不出孩子,咱俩一起努力吧”
  “噗嗤!三哥,你哪来的这么多歪理,吃饭!”
  盘莲花就这点好,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不是那种心思重的人
  吃完饭收拾好,她就拉着男人去努力了一回,搞得方唯下午去公社都有点晚了
  “方队长,县里答应给你的拖拉机到了公社,我这边人手不够,所以才喊你自己开回去合并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有什么困难吗?”
  徐广生喊方唯来公社,就是让他把这台拖拉机开回去
  唐泽答应给二队两台拖拉机,之前到了一台,这是第二台
  “没事,我带驾驶员一起来的徐书记,合并的事千头万绪,很繁琐困难当然有,但我们有信心能克服”
  “那就好!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大队、公社汇报,我们会和你一起想办法的你带着拖拉机回去吧,路上要当心”
  徐广生最近也很忙,和方唯聊了几句之后,就把对方打发走了
  方唯和邓元恩开着这台大型拖拉机,突突突的返回了村上
  队里现在有两台手扶拖拉机、两台东方红-45大型拖拉机,比一般的生产队可富裕多了
  晚上
  方唯点灯继续书写“有关杂交水稻育种的经验总结”,盘莲花坐在一旁,认真的翻阅男人以前的手稿
  她跟着方唯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对育种这方面比较感兴趣
  “要不你去育种小组吧,我看你的理论知识还要强过大哥,干脆和我一起搞杂交水稻”
  方唯写完了一段,然后抬起来冲着盘莲花说道
  盘莲花得意地一笑,她其实很聪明,文化程度也比方平高,对于杂技水稻育种技术的理解也更深刻一些
  不过,她显然不愿意整天搞实验、泡在水田里
  “去育种小组倒是可以,不过我想去【育林区】,把咱们的经济林搞起来”
  盘莲花对山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如果可以选择,她更愿意去做育林工作
  方唯不禁笑了,答应了对方的这个要求
  “行!回头你就去那边吧,那边的时间自由一些时间不早了,睡吧”
  翌日
  方唯就和郑虎等人说了让盘莲花去【育林区】的事儿
  郑虎等人自然没意见,【育林区】那边本来就缺人手,多一个人是好事
  “虎子,接下来咱们该采摘油茶籽了,今年你打算怎么安排?”
  山上的油茶籽已经成熟,一年一度的采摘季到了
  方唯和郑虎等人商量这事儿,主要牵扯到原三队的社员利益,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山上的油茶树应该归入生产资料当中,和库存的粮食不同,应该算作新二队的收益,还是统一分配吧”
  有点出乎方唯的意料,郑虎居然支持全员分配,也就是把原三队的人都纳入分配范围
  赵金生和刘会计也支持郑虎的想法,她们的理由也很充分,三队那边的油菜回头也可以照此原则进行分配
  其他的队干部没吱声,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那就这么定了,食用油从现在起都统一进行分配”
  方唯做了决定,二队的社员知道以后,有部分人嘀咕了几句,事情也就过了
  三天后
  郑虎集中了二队的绝大部分劳动力,男女老少齐上阵,去队里的油茶林采摘油茶籽,又采摘了油茶籽11283斤
  等这边的油茶籽全部采摘完毕,队里组织青壮劳力,在方唯的带领下走进了大山深处
  现在队里的劳动力增加了至少一倍,方唯也不客气,将野生枇杷林、野生板栗树林、野生油茶树林全部清理了一遍
  一共采摘了野生枇杷12056斤、野生板栗11735斤、野生油茶籽9166斤
  【采摘油茶籽,点数+11283】
  【采摘野生枇杷,点数+12056】
  【采摘野生板栗,点数11735】
  【采摘野生油茶籽,点数+9166】
  【总点数:207785点】
  这一次采摘的东西全部归入集体收益当中,采摘数量比方唯估计的要多
  看来将【育林区】和【采摘区】合并之后,属性的加成效果很不错,野生林不仅增强了抗病虫害、抗旱等能力,还提升了树木的品质以及增加了果实的产量
  这还是没有进行人工干预的情况,如果以后采取一些人工干预的措施,产量还会进一步提升
  “下面我说一下分配的事情,枇杷和板栗每人分10斤,剩下的全部拿到圩上去卖掉这件事由方文书和刘会计负责
  两部分油茶籽加一起有20449斤,全部用来榨油,估计可以榨出来6000多斤茶油
  每人分20斤茶油,剩下几百斤茶油算作库存留着,以后做大锅饭能用上”
  方唯做了安排,所有的队员都行动了起来
  方文书和刘会计带人去卖枇杷果和野生板栗,郑虎带领大家处理油茶籽,然后榨油
  忙忙碌碌小半个月,这些事情才处理完毕,队里又有了6500元收入
  这笔钱算是新二队的第一笔收入,全体社员都可以享受分红
  “三哥,今年分的茶油可不多哦,咱们加一起也就分了不到60斤”
  盘莲花看着家里的茶油,稍微有点发愁
  家里之前做菜舍得放油,因为前几年家里不缺食用油,炒菜的时候就不会太节省
  现在两个生产队合并,人口几乎增加了一倍,分到手的食用油可就少多了
  “哈哈,咱们按照一年算,平均一个人一个月2斤半油还少啊?城里一个人的定量,每个月也才半斤油”
  方唯不是很在意这事儿,他有办法搞到食用油,而且家里的油只能说是不富裕,但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知足者常乐,关键还是他的办法多
  “也是哦,是我不了解情况三哥,寨子里不用交生猪任务,家里的猪油总会有一些而且寨里也有油茶林,我对这个没多少概念”
  盘莲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寨子里的生活水平并不差,她这话到外面说是会挨打的
  方唯摆了摆手,然后去找方平去了
  “大哥,你和杨连长他们说了吗?”
  “我见了杨连长,说我们自家想买一点花生油,他答应了,说回头给咱们送过来”
  既然全员分配食用油,方唯自然早就预料到家里的食用油会大幅度减少
  这次他没有让大哥提前去山里采摘油茶籽,两个队刚刚合并,这种事还是要注意影响的
  于是,他就让大哥去联系后勤基地的杨连长等人,想从对方那边购买一些花生油
  家里的钱还够用,买点油回来也花不了太多
  方平抽空去找了杨连长,杨连长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同时还表示会亲自送到家
  过了两天
  杨连长带来了200斤花生油,按照每斤0.8元的价格收的钱,这个价钱和平价供应的价钱一样
  “方队长,我们明年还需要一些黄豆和花生种子,你可得帮我这个忙啊”
  黄豆和花生种子同样存在种子退化的问题,为了追求产量,杨连长他们种植了三季之后,就需要更换种子了
  高产种子目前只能通过方唯才能搞到
  “现在县里卡的比较紧,等秋收后我帮你想想办法”
  如果是稻种,方唯肯定就一口回绝了
  现在的二队被各方盯着,优良的稻种他哪敢在私下交易?估计今天交易完明天就有人找他的麻烦
  但黄豆和花生的种子,关注度不高,队里经常都是卖给收购站
  想办法给杨连长等人匀出来一部分,还是可以做到的好在对方是部队单位,即便是后面查出来也问题不大
  杨连长说了几句客气话,便告辞离去
  时间匆匆
  队里去修水库的人又换了一拨,这次是由原三队的民兵队长江海波带队,一群人热热闹闹的去了
  工地之前发生的事故,终究还是还是对县里产生了一些影响
  薛宇民突然被调到了专区,而之前有望接班的戴成刚,也被调往了另外一个县
  唐泽接替了薛宇民成为了大管家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要求各单位在姚家岭举行攻坚大会战,务必要在年底之后完工
  各个生产队又开始抽调人手,二队补充了20人,先后派了60人参加水库工程大会战
  几万人汇聚在姚家岭水库施工现场,不出意外的话,年底之前还真能把水库修好
  早上
  方唯去边边角角的地方,看了一下之前种的【南光二号】次二级稻种
  这些零散的稻子可以收割了,但没有任何的价值
  经过他的检查,次二级杂交水稻稻种在生长过程种,会产生很严重的性状分离现象
  即便是有【种植区】的属性加成,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方唯判断,这和杂交水稻的特殊性有关,严格说起来杂交水稻并非是一个自然品种,而是人为捏合的品种
  有了这个试验数据,他很轻易就得出了结论:【南光二号】稻种只能种植两代,次一级稻种完全能用,而次二级稻种就完全不能用
  “好了,慢慢等待吧秋收之后的这批【南光二号】三代稻种,就是最后的定型产品”
  方唯有些期待,等他培育的【南光二号】三代稻种彻底定型之后,第一个杂交水稻新品种也就真正成功了
  3b4.icu3b4.ic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