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推荐名额,大队长的另一面
这是方唯一贯的工作作风,凡事不一定要亲力亲为,但肯定会深入田间地头和各个设施了解情况
大家早都习惯了他每天在队里巡视的样子,全大队12个生产队,在哪里碰到他都不奇怪
方唯不紧不慢的走着,默默的对【7号禽舍】进行了指定接着他调整了【7号禽舍】的属性比例,肉鸡嘛,当然要加快生长速度,将出栏时间控制在两个月之内
山上植被茂密,人工造林的工作全面展开
板栗林和油茶林的面积进一步扩大,育苗工作正在抓紧时间进行
等再过几年,山上的树林会连成片,各种的经济林、珍贵林木会给大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晚上
方唯吃过饭之后去了关崇阳家里,和老爷子谈天说地,聊了一个多小时
目前看,老爷子的身体没什么大问题,精神也很好,连早年的一些事情都记忆犹新
“老三,你自己也要当心一些,最近的一些事情我都看不懂了队里越富裕,恐怕麻烦越多”
老爷子是一个有着丰富社会阅历的人,他觉得现在这种形势下,都要低调了再低调
他不是说大队的分配机制有问题,而是应该重量控制,不要当出头鸟
“我晓得的,实际上这两年我一直在压缩分配规模,要不然二队每个人分到手的口粮起码能有2000斤”
方唯笑着点了点头,随口应付了一句
他其实不太想和老爷子探讨这个问题,老爷子无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
无论是二队还是整个下塘大队,就像是夜空下燃烧的火把,非常耀眼,怎么低调也没有用
除非他不搞高产稻种,不搞副业经济,否则的话,不可能不引人注目
既然这样,反倒不如把事情做到极致
比如他自己头顶上的光环、二队的两块牌子以及大队的试点单位名头,都是这种思想下的产物
也许有很多人都没想到一个核心的问题,但武耀阳肯定是想到了
二队和下塘大队甚至是整个瑶岭公社,事实上承担起了给全县供应优质稻种的重任
下塘大队必须要稳定,一旦出现混乱,全县的粮食生产就会受到重大影响
这个后果,包括武耀阳都承担不起
所以方唯根本懒得想武耀阳想做什么,他已经丝毫不担心对方会对自己不利
对方是一个聪明人,这一点毋庸置疑,那就很好
聪明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此不会乱来
这是他通过多年的努力才形成的局面,他不是想绑架谁,仅仅是为自己为二队套上了一层保护壳而已
离开关崇阳家,方唯不急不慢的朝着家里走去
“满满.”
他一边走路,其实思维却发散了出去,有点走神
直到听见方涛喊自己,他才回过神来
“涛涛,这么晚你干嘛去了?”
“我去杨老师那边听课,现在准备回去睡觉”
方唯这半年以来比较忙,关心方涛少了,没想到对方还一直在努力学习
“你一直在学习高中的课程吗?”
“是啊,现在已经基本上学完高二的课程了杨老师说我很有悟性,能做到举一反三,说的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呢”
方唯问了一下侄子的学习情况,方唯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
他哪里是不好意思,分明是想炫耀才对
方唯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拍了拍侄子的肩膀,忽然发现对方长高了一些,起码有1米76的身高
“你热爱学习是一件好事,慢慢来,不要熬夜知道不?”
“晓得了,满满”
两人在方唯家的门前分开,方唯进了自家的院子,方涛快步跑了回去
整个二队,方涛是他见过的最爱学习的孩子小小年纪,自控能力很强,认准一个目标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这小子的性格像他爹,做事有一股狠劲
进了屋,看到盘莲花在给小宝做鞋子阿姐带着小家伙已经睡了,她在等方唯回来
“老爷子还好吧?前两天我见过他,走路稳稳当当的,气色也不错”
“关老爷子的身体在同龄人当中算是不错的,又有孙道长这么一个医术高明的师弟为他调理身体,不会有问题的”
方唯笑了笑,他觉得老爷子能活到九十九
随后他去洗漱了一番,就和盘莲花一起回屋睡觉
翌日
方唯在办公室里处理了一些事情,不经意间,发现总有年轻人在他办公室门口探头探脑的
刚好高文书进来送文件,他就随口问了一句
“那些鬼崽崽不好好做事,在我门口晃来晃去想干嘛?”
“队长,你不知道?现在到处都在传,今年瑶岭公社有两个推荐指标,推荐上大学,这些家伙怕是有想法啊”
“有这事儿?我还真不清楚”
方唯没太关心外界的事情,前一段时间有几个招工的名额,但没有落到瑶岭公社的头上
当时他也没在意,可现在有推荐上大学的名额,他的心里不禁一动,
等高文书走了之后,他停下了手头上的事情,骑车去了公社
“郑主任,你就说有没有这回事吧?”
他在公社见到了郑先发,问了半天,对方却左顾而言他
方唯顿时急眼了,摆出了一副刨根问底的架式
“是有这么回事,但上面已经有人和我打过招呼,你问了也白问”
郑先发很无奈的说道
“那就是有这么回事,是吧?别的我不管,你得给我们大队一个名额,我要送涛涛去上学”
方唯从来没有在人前设立大公无私的形象,但他做事一向很公道,此话一出口,让郑先发大吃一惊
给自己谋私利,都不带掩饰的吗?
“我知道涛涛是一个好孩子,爱学习,据说已经掌握了高中阶段的所有知识
可是,我也有难处啊这两个名额我做不了主,你和我说没用,即便是给了你,县里也通不过”
郑先发实话实说,魏驼子调走的事情对他的触动很大,他现在做事也不像以前那样胆大妄为了
方唯斜着眼睛看了对方半天,然后什么话都不说,扭头就走
郑先发赶紧追出去,结果看到对方骑着自行车一溜烟跑了
“这个小秀才,脾气见长啊我以为他有了儿子之后,就没空管侄子的事情,没想到侄子在他心里的地位依然这么重要”
方唯很生气,觉得郑先发当了两年干部,也快变成老油条了
什么叫上面打了招呼?他咽不下这口气,骑着自行车直奔县城他要去找武耀阳,到时要问问是谁在打瑶岭公社两个名额的主意
到了县里,武耀阳在开会,他就在办公室门口等着
一直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对方才开完会,看到他还愣了一下
“方队长,找我有事?怎么不进去等?站在过道里算着怎么回事小王,你过来,为什么不请方队长去屋里坐?”
小王不是他的秘书,但之前正在办公室打扫卫生
小王期期艾艾半天说不出话,方唯赶紧说道:“是我想在外面透透风,不怪她”
武耀阳这才放过了对方,让方唯去屋里说
走进办公室坐下,有人送来了茶水方唯喝了两口,便直接说了推荐名额的事情
“我要为我侄子争取一个名额,起码要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武主任,你是不知道,我侄子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和谁比都不怕”
方唯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是为了侄子讨要名额
或许这么做会影响一些人对他的评价,可他不在乎之前是没有机会,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他不可能非要表现什么“高风亮节”
他认为,在狼多肉少的情况下,应该让所有人公平竞争
“哈哈,小方,你倒是直言不讳啊不过,你这个思想要不得,我们不能光看成绩,还要看个人在劳动生产中的表现”
武耀阳觉得很有意思,至于谁给郑先发打的招呼,他大致也能猜出来,无非就是那么几个人
方唯跑来为亲侄子争取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这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毕竟对方头顶上的光环太多了,在这种事情上面不是应该发挥风格,把机会让出去吗?
其实,武耀阳的心里觉得现在的方唯才最真实
“武主任,我侄子在队里干活也是一把好手我不是替他吹嘘,我和你讲两件真实的事情,你就明白了”
方唯随后给武耀阳讲了两件小事
第一件事就是方涛的年纪虽然不大,但有一把指力气,干活也肯出力社员们给他评的工分和壮劳力一样,足见对方对方在劳动中的表现很优异
第二件事,有个社员上山砍柴,不小心把自己划伤了,血流如注刚好方涛也上山砍柴,见此情景,便从自己的衣服上割下来布条帮对方包扎,然后将那人背到了医务所
事情都不大,但从中可以看出方涛的劳动能力和人品
“这么说的话,你侄子还是蛮不错的再说了,你方队长头一次因为私事求到我们上,怎么也得给你一个面子不是?”
武耀阳稍微考虑了一会,便答应给方涛一个机会
推荐上大学的人选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要有一些考核
当然,这里说的考核肯定没办法做到像高考那样客观公平,但只要参与选拔,方唯对自己的侄子还是很有信心的
方唯当即对武耀阳表了感谢,这次事情的确是他的私事,是任何借口都遮盖不了的
等方唯走了之后,武耀阳给某些人打了招呼,让他们不要干扰瑶岭公社的推荐人员选拔
这些人都是人精,还能不懂对方的意思?
因此,大家都默认了方涛参与选拔的资格
翌日
二队给方涛写了推荐信以及评语,一头雾水的方涛才拿着这些东西到大队部来找小叔
“满满,这是有机会能推荐上大学?”
“嗯,有机会,不过机会很小东西放桌上吧,你先回去”
方唯应了一句,没有给侄子太高的期望值
随后,其他生产队也报了一些参与选拔的人员资料到大队
下午
方唯召集大队干部开会,经过大家的评议,最终决定把方涛和大队小学的铁燕红老师,上报到公社
其实方涛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初中毕业生、自学了全部高中的课程,还是生产队的壮劳力
另外,他的见义勇为行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加分项
最终,方涛通过了公社的选拔,拿到了瑶岭公社两个推荐名额中的一个
最后一关在县里,不过这一关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背景审查,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老三,你这么搞不会对自己产生什么不利影响吧?”
走到这一步,方唯才把事情整个过程和大哥说了一下
方平听了首先是感到高兴,他让田桂花多炒了几个菜,把方唯一家都喊过来吃饭
喝酒的时候,他回过味来了,三弟这么干别人会不会有意见?
“有啥意见?我这是举贤不避亲涛涛的思想品格没得说,论干活也是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更何况这孩子天生爱学习,有几个人能像他一样出了校门还天天学习的?”
方唯却不以为意,对于这件事来说,只要是利益相关者,无论他怎么做都会有人不满意
再说了,推荐自己的侄子怎么了?不服气大家比一比,在公平竞赛的前提下还不是方涛胜出
他并不在乎别人会怎么说,除非侄子真的是烂泥巴扶不上墙,否则他还是一样会拼尽全力为侄子争取一个机会
“小弟,这次的事情多谢你了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你对涛涛的情谊我们都会记在心里”
田桂花很难得的主动和方唯喝了一杯酒,她高兴呀,儿子有出息她也感到很光荣
至于别的事情她也想不了那么多,为人父母者,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往往都是自私的
“一家人不讲这个,大家等结果吧”
方唯干了一碗酒,然后摆了摆手,示意一家人不必客气
吃饱喝足之后,他和盘莲花、王竹韵带着小宝回到了自己家,盘莲花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
方唯很快发现了对方的异常,便问道:“莲花,怎么了?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工作上遇到了问题?”
其实,盘莲花的身体一向很好,两口子每天早上起来都要练一会养生功,而且经常干活,身体都不错
竹器厂现在进入了发展的平稳期,订单较充足,一年下来怎么着也能有30万元左右的利润,按理说也不会有啥困难
方唯觉得很纳闷
“三哥,不是你想的那样涛涛有出息,我也很开心,这不想到了咱们的小宝,我很发愁啊咱们这儿也没有幼儿园,你我平时的工作又忙,谁来教孩子认字?”
原来是盘莲花在操心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显得心事重重
大队没有幼儿园,她在县里见过,当时就觉得能上幼儿园的孩子真幸福
这件事暂时无解,他们也不可能搬到城里住,另外还有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限制,上幼儿园的事情想想也就算了
但孩子的启蒙教育不容忽视
“也对,小宝到了来年就三岁了,是应该学些东西这样,实在不行可以让关老爷子给启蒙,老爷子还是有一些学问的,教孩子读书认字肯定没问题”
方唯的心里一动,考虑是不是应该在大队搞一个幼儿园
不过这事儿八字还没有一撇,所以他也就没提,只说实在不行可以情关老爷子当孩子的启蒙老师
关崇阳的国学底子深厚,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教孩子认字自然没问题
盘莲花一听就乐了,忙不迭的点头,觉得这个主意好
过了两天
方唯和大队干部在一起探讨了一下开办幼儿园的事情,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说明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但既然大家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他就把这件事先放了下来
幼儿园是一定要办的,他得先找好老师,然后才能继续相比让孩子上事实上的“私塾”,他更倾向于让孩子上幼儿园
方唯觉得自己不能把孩子的童年给抹杀了
时间匆匆
转眼到了端午节
家家户户开始包粽子,当地的碱水粽子还是很出名的队里不缺糯米,以前不管哪个生产队都种一些,仓库里到现在还存着三万多斤呢
糯米用不了多少,接下来分猪肉才是大头
“虎子,先给大家把鸡蛋分了,然后再杀猪今年上面盯得紧,杀70头猪意思一下”
过节分猪肉是二队的传统,方唯把这个传统又带到了大队
不过今年的形势的确不好,连个人养鸡养鸭都取消了,所以就减少了分配的总量
“一次杀70头猪还说是意思一下,三哥,我看你是真的飘了”
郑虎一听,撂下一句话就跑,不跑他怕三哥会揍他
实际上70头猪听起来不少,但全大队2000来人,每人能分10斤猪肉就不错了
3b4.icu3b4.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