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超常规发展,销售不畅

  “方支书,这可是大好事啊!我们这一季的产量大增,结果价格也提高了,今年的收益一定不错”
  赵金生正好有事找方唯,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大为振奋
  其他大队也得到了消息,理事会随即召开了会议,大家一起学习了文件,然后微调了一下后续的工作安排
  几天后
  育种中心的统计数据也出来了,中心培育的【南光三号】稻种,总产量为5600万斤,完全达到了预想中的产量
  在方唯的建议下,理事会将理事的名额增加到了9人,特意给育种中心给了一个名额
  这个名额自然是蒋春生的,蒋春生就是下塘大队前治保主任,现在是育种中心的负责人
  “还有一个名额,大家有什么建议?”
  方唯不想搞一言堂,自己定了一个名额,剩下一个名额就让其他的理事提人选
  最后经过激烈的角逐,这个名额给了15大队的支书
  “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销售稻种,各位有什么意见?”
  随着粮食的放开已成定局,未来的粮食定量供应体系很快就会瓦解要不了几年国家就会取销统购统销,农民只需要按规定缴纳农业税,生产什么、农产品卖给谁都是各自的自由
  前两天,种子公司的人就来找过赵金生,他们也一样能提供粮食的返回以及核销公粮和征购任务
  以前是没得选,现在又多了一个选择
  “我建议还是和供销系统继续合作,毕竟打交道这么多年了,互相知根知底,合作的也不错”
  有人建议还是一切照旧,不要理会新冒出的种子公司
  当然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
  “种子公社目前正在大力建设收购销售网点,我觉得这家公司迟早会取代供销系统,成为专门的种子收购销售部门”
  他说的也不错,实际上在方唯的记忆里也是这么回事
  未来种子的收购销售会全部交给种子公司,供销系统会逐渐从这项业务当中退出来
  “那就一家一半吧,毕竟二者的渠道不尽相同,对于我们的推广工作有好处”
  方唯经过考虑,决定采取折中策略,将合作社的稻种一分为二,分别卖给收购站和种子公司
  大家也没意见,毕竟卖给谁的价格都是一样的
  结果会议室结束之后,有一位浙地的客户主动找上门来他说自己是某地农业局的干部,想采购一批【南光三号】的稻种回去
  南光系列的稻种名声在外,有人上门求购倒也不意外
  “杨主任,那你需要购买多少稻种?还有一件事我需要说明,我们自己没有运输渠道,运输的问题需要你自己解决”
  “运输的事情,我们自己有渠道,倒不必麻烦你们了我这次来打算采购2000万斤【南光三号】稻种,数量上没问题吧?”
  客户杨主任显得胸有成竹,他能跑这么远采购稻种,自然有自己的办法解决运输问题
  只是这个数量有些大,方唯一时半会儿拿不定主意
  “方支书,现在承包到户了,大家未必都会愿意采购你们合作社的稻种多一个销售渠道对你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没必要想太多”
  杨主任察言观色,马上就意识到方唯在纠结什么
  于是他指出了问题的核心,以后要是【南光三号】稻种在省内的销量下降,外地的市场就显得很关键
  别看如今【南光三号】稻种是香饽饽,但其他单位培育的杂交水稻也在迅猛发展
  有些事以后还真不好说
  “这事儿我们需要研究一下,我先让人带你去休息,回头有结果了我再通知你”
  方唯忽然想起了当初的【农优58】稻种,这个稻种就是从浙地引进的
  浙地那边的农业很发达,也有育种的实力,现在把【南光三号】打进市场也有一定的好处
  他没有直接答应对方,再次和赵金生等人商量了一下
  赵金生等人都很支持这笔交易,不过是2000万斤稻种而已,对于全省的农业生产没影响
  “那行,这事儿就这么决定老赵,接下来你负责执行,尽快把稻种卖出去”
  方唯下定了决心,合作社便开始对外销售【南光三号】稻种
  三家客户,收购站、种子公司以及从浙地来的杨主任,共同瓜分了合作社和育种基地的稻种
  【采收农作物,点数+11200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56000000】
  【总点数:694534320点】
  稻种销售完毕,合作社一共收入了22960万元的现金育种基地收入了11480万元的现金,绝对是大赚了一笔
  生产种子的确很赚钱,但这个行业的投入大、研发周期长、而且失败的概率很高
  没有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投身这一行,绝对是个大坑
  但方唯是个例外,他可以规避巨额的成本开支,育种的周期很短,基本上没人能和他竞争
  只不过它受限于土地的面积,无法做到快速的扩张
  上午
  方唯和赵金生等人去了新建的养猪场,今天是养猪场投入运行的日子,大家都得去捧捧场
  到了现场,五叔等人正在等着,还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投产仪式
  随后,大家在五叔等人的带领下,参观了这座现代化的养猪场可以这样说,这个养猪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养猪场之一,为此,合作社投入了巨额资金
  “新的养猪场设计规模是5万头生猪,我们打算只饲养瑶岭花猪,目前正在加紧进行良种猪的引进”
  五叔介绍说,第一期从良种猪场引进了良种猪一万头
  良种猪场也就是原来的下塘大队养猪场,早已停止了对外销售良种猪,多出来的良种猪之前都交由各大队饲养,等新的养猪场落成之后,才迁过来
  新的养猪场只生产肉猪,不生产良种猪
  生产良种猪是良种猪场的任务
  “那要等多久才能达成设计规模?”
  “应该很快,接下来新猪场会自行进行生猪的繁育,我们将会从10000头猪里面挑选出3000头合格的母猪,进行受孕,大概到明年夏天之前就能达到5万头生猪的存栏数”
  一行人参观了一圈,随即离开了养猪场
  方唯没有走,五叔有事找他
  “支书,这个猪场太现代化了,我玩不转啊要不把把我这职位交给年轻人吧他们头脑灵活文化程度高,比我更合适”
  等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候,五叔说了自己的想法
  这几个月在新主场建设的同时,养猪场也派出了年轻人外出学习,要不然根本驾驭不了养猪场的新设备
  五叔觉得自己落伍了,想退位让贤
  “五叔,别想那么多什么设备都只是手段而已,看多了用多了都能学会关键是经验,谁能比你的经验更丰富?”
  方唯不打算现在换了五叔,最多给他配两名年轻的副手
  五叔是一个能听得进去意见的人,和年轻人也相处的很不错,要不然之前的养猪场就不会发展的那么好
  “唉,你还是不肯放过我这把老骨头,那我就勉为其难接着干几年吧”
  五叔听到方唯的话,心里很受用
  方唯也不揭穿他,五叔这人喜欢听好话还有点“傲娇”,他是不会在意的
  回到办公室,方唯打算给新建的设施升级
  新的设施已经指定过了,经过指定都达到了1级他现在不缺点数,所以首先将【养猪场(3号)】的等级提升到了14级
  然后将养猪场进行了合并,合并之后,再将【养猪场(1-3号)】提升到了15级
  一共消耗了66666660点点数
  【临时设施】→【生产设施】→【养猪场(1号-2号)】
  【设施等级:(15级,0\1亿)】
  【设施属性:防病、强壮、育肥、加速生长、消化吸收、养殖技巧】
  【在此建筑内养猪,全属性额外增加75%,品种改良+1】
  【总点数:627867660点】
  接下来升级【育种基地】
  【临时设施】→【生产设施】→【育秧基地】
  【设施等级:(15级,0\1亿)】
  【设施属性:高抗、强壮、加速生长、高适应性、提高存活率】
  【在此建筑内养猪,全属性额外增加75%】
  【总点数:561201000点】
  暂时就升级了这两个设施,点数留着还有用,后面可能还会有一些关键的设施需要用到
  过了一段时间
  他和几个理事一起去了收购站和种子公司,询问【南光三号】稻种的销售情况
  结果有点出乎他们的预料,由于价格的提高,种子在本省销售的并不好
  像以往抢购【南光二号】的情况并没有出现,但也没有出现滞销,各网点每天都能卖出去一些
  购销系统家大业大,倒也不在乎这点事情,反过来还安慰方唯等人说:“没关系的,大家对于新稻种不熟悉,等以后尝到了甜头,就再也离不开了”
  种子公司要灵活一些,已经开始把【南光三号】往外地调运了
  回到办公室,方唯再次召集理事们开了会
  “现在我们需要总结一下,为什么更好的稻种却出现了销售不旺的局面?”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吧,首先是今年调整了粮食的收购价,稻种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大家可能想观望一下”
  “人家对新稻种的产量没概念,等以后口碑发酵了会慢慢好起来的”
  “应该是这样的,大家手里还有之前的【南光二号】稻种,反正也不是夏种使用,过一段时间再买稻种也来得及”
  大家议论纷纷,虽然暂时遇到了困难,但每个人都对【南光三号】稻种很有信心
  方唯觉得这里面可能还有其他稻种的冲击,比如像省内就有两种杂交水稻完成了定型,亩产在700-750斤左右,也有一定的市场
  一分价钱一分货,但不排除有愿意捡便宜的人
  当然,这件事大家讨论一下也就完了,毕竟稻种已经卖了出去也不可能退货
  方唯很庆幸将【南光三号】提前销往了浙地,觉得杨主任是个人才,打算等对方下次来的时候请人喝酒
  接下来,合作社开始全面实现了薪酬制
  大家的收入从每月60元到150元不等,这其中包括了基础工资和奖金
  各位理事的工资无疑是最高的,每个月的收入在150元左右
  两个工厂实行基础工资加计件工资、基础工资加效益工资的制度,像于浩多的时候一个能难有五六百元的收入
  等到了年底,理事会理事和各大队的管理技术人员,还有一笔效益奖这个是大头,大前提是要能完成年初的制定的目标
  其他社员们在年底有一笔年终奖,数额不多,也是根据效益来计算的
  这是合作社一项重要的成本支出,一年下来大概需要支出5500万元左右
  以方唯为例,他一年的工资加奖金的收入大约在5000元左右,和最低一级普通社员的收入1000元相比,相差了5倍
  这个比例不会继续扩大,这是当初理事会定下的规则
  实际上平均差距没这么大,比如像壮劳力一年的收入大约在2000元左右,方唯和他们相差只有2.5倍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过社员大会表决通过的,不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
  清晨
  方唯和盘莲花起来后,先去锻炼一会身体,然后才一起吃早餐
  吃完饭,两人一起骑车去了公社
  方唯今天专门来竹器厂和五金厂检查工作,社队企业可以自主经营,但也要接受上级的领导
  他一般不插手具体的工作,但必要的监督还是要有的
  比如像审计、查账、检查工作等等,都会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
  方唯首先来到了五金厂,召集厂领导开了个会,听取了他们的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厂里的电风扇产销两旺,预计全年的销售额能达到3500万元
  另外各种的小五金也销售的不错,所有的项目加在一起,预计全年的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
  各项费用支出在合理的区间内浮动,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
  方唯随后去车间里看了看,对于工人们的工作状态感到很满意
  3b4.icu3b4.ic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