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友尽神器

  磨利两把斧子,用指肚试了试斧刃的锋利程度
  略有些钝,如果用来切菜肯定不合适,但劈砍木头正好
  拎起长柄斧,望向窑洞外
  云层中酝酿的雨水逐渐消耗殆尽,此刻虽未停止,预计按照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出门后走不了多久就会变成淅淅沥沥的小雨,无法造成风寒感冒
  惦记着沙滩上的石块木条,同时担心神秘奖励被雨水毁坏,陈舟没有选择最稳妥的方式,穿上皮蓑衣,戴上大檐帽,把长柄斧插在腰间,就要出发
  来福未栓,见主人出门连忙跟上,陈舟本想把它留在窑洞中,又不好把它拴起来
  上次在洞里拉屎的画面历历在目,他只得无奈地劝阻,试图让来福不再跟随
  但来福根本不听他这一套,摇晃着尾巴,连连用脑袋去蹭他的蓑衣,满脸都是讨好
  没办法,陈舟只能带着来福一起下山
  依旧跟在狗身后,远远看着它被雨水淋湿的毛发,陈舟暗自想着,以后腾出时间,一定要用海豹皮给来福也做一件雨衣
  在这没医没药的孤岛上,不管是人得病还是动物得病都是麻烦事
  总不能啥事都指望抵抗力
  ……
  来到海滨沙滩,根本不需要凑到近前,远远地,陈舟就知晓了答案——大获成功!
  环绕奖励的木石墙又被切了一刀,即使两旁有木桩顶住,也不能再维持完整的形态
  受风雨影响,木石墙从最顶部开始往一侧倾斜,倒塌,有几块两面切平的石板被雨水打湿,斜放在沙滩上,遥遥反光,分外显眼
  越是靠近,切好的木板石板就越清晰
  它们零散地堆在沙地上,将此处装饰成了一小处建筑材料储备厂
  走上前,捡起几块木板和石砖翻面检查
  陈舟发现它们并不像预想中的那样,切得两面水平,还是有薄有厚的,只是误差不算明显
  当然,也有些木板石砖质量上乘,无需微调,可以直接拿去做建材
  陈舟将品质最好的,两面近乎完全水平的石砖木板单独挑选出来搬运到海滨树林边缘放置
  又将品质稍差些的,两面略有差异的石砖木板摆成一堆
  最后取走最差劲的边角料,直接丢在沙滩上,留待固定新木石切割墙使用
  分过类后,拿了几块木板垫在屁股底下稍微歇息了一会儿,看着整齐摞放在一起的木板和石砖,陈舟难掩心中喜悦
  窑洞的壁炉、制陶炉、烧炭炉、外墙、地板、天花板全都能应用这些建材
  若不是细致的观察,大胆的尝试,光靠自己这双勤劳的手,忙活到十几年后他也建设不好窑洞
  也就是有这么一台巨型切割机,不然他可有的忙了
  ……
  看看天色,光线略暗,估计太阳已经过了正中,开始坠入西方
  未敢再多歇息,陈舟拔出腰间的长柄斧,开始砍伐新一批木材,搬运新一批石材
  同时他还要将可供第三次加工的木料和小块石头整理起来,添加到“第二期切割材料”的建设中
  垒砌新木石墙的同时,为了避免垒好墙后麻烦,他提前查看了神秘奖励
  此次神秘奖励一改以往的大号包装,只有一个四十厘米见方的黑色包装袋,包装袋内未裹箱体,看上去像是一件衣服
  但拎起来的分量却与衣服大相径庭,很是沉重,晃动起来又有金属碰撞的声音,倒让陈舟一时间有些拿不准这是个什么玩意
  回顾一下往期奖励
  从卫生纸到水泥,再到罐头,虽然都不算什么至关重要的顶级奖励,却也是各具作用,和最初几次奖励的画风不符
  如果说每次奖励都是抽奖的话,陈舟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好运,连抽好几次二等奖了,这回怎么也该是一件垃圾
  不过垃圾与垃圾之间亦有高低之别
  在陈舟看来,金属垃圾远大于塑料垃圾,而塑料垃圾又胜于木制品
  他没有给这次奖励一个太高的心理预期,只把它当成几块特殊的金属材料,因此并未第一时间查看,而是将包装袋丢到了海滨树林的材料堆旁,先专心堆砌新木石墙了
  ……
  有过上一次垒墙的经验,这一次工作进展快了不少
  若没有来福在沙滩上乱跑乱蹿,搅乱材料摆放,还干扰陈舟工作,迫使他不时高声训斥,或是逗弄安抚,工作还能更早完成
  太阳下山之前,摆好最后一块石头
  临休息前,陈舟想起神秘奖励,找回了那个黑色包装袋
  他本想效仿上次取走奖励的行为,直接把包装袋拿到山上再拆开,想到包装袋里有金属材料,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假如包装袋内的金属制品无法拆卸,只能通过切割变成可使用的材料,现在正好能将其放在木石堆上
  半个月一次的切割机会,可容不得浪费
  想到这里,他掏出匕首,割开了黑色包装袋
  包装袋内还裹着一层透明厚塑料袋,塑料袋内有一个棕色皮套,还有四个银色手指形状的金属物体,从上往下看不是很清楚
  陈舟感觉那好像是中世纪骑士手甲一类的东西,仔细看却又觉得不像——谁家骑士只有四根手指,而且这四根手指里有两个中指,那不成外星骑士了
  “怎么觉得有点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
  算了,还是先拿出来看看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吧……”
  拽出透明塑料袋,撕开粘起来的封口,最先取出那个棕色皮套
  皮套宽而薄,整体较短,两边有表带一样的卡扣,能够束在一起,看起来是个护腕一类的东西
  至于那四根金属手指形状的物品,在看到它们全貌的那一瞬,陈舟便想了起来
  那是曾经在网络上风靡一时的“脑瓜崩神器”,也被网友戏称为“友尽神器”
  发明者的初衷是帮助手指无力的女性在朋友间的弹脑瓜崩游戏中获得优势,使她们也能像男性一样给别人制造印象深刻的疼痛
  这看似是个不错的主意,奈何发明者制造出的这件所谓脑瓜崩神器的威力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或者说,正符合发明者的预期
  脑瓜崩神器由四段式不锈钢和两短一长三根弹簧构成,具有一个简单的蓄力装置,就像弓弩
  拉满弹簧这根“弦”,被不锈钢指套包裹的手指尖弹在人脑袋上,那力道可就不止疼痛那么简单了
  在演示视频中,佩戴脑瓜崩神器的成年男子可以轻松将一罐啤酒弹出一个洞,甚至可以弹碎玻璃杯
  由于杀伤力过于强大,在生活中又没有什么实际作用,脑瓜崩神器又被称为无用发明,是互联网上赫赫有名的搞怪物品之一
  无用发明火爆的时候,各大短视频平台都能看到有关它的讨论
  作为一个冲浪达人,陈舟自然也没错过这些信息,他甚至还饶有兴致地搜索过购买一个脑瓜崩神器要多少钱
  最后,看到高达200元的订制费和商品下寥寥无几的销量,他冷静了下来
  万万没想到,当初舍不得买的东西,现在竟然免费送,真是世事难料呀!
  取出包装内的脑瓜崩神器戴在手指上,弯曲手指,感受了一下弹簧的力量,陈舟眉头一皱,觉得这玩意可能不是网上售卖的那些“削弱”版,而是按发明者演示的数据一比一制造的
  两根短拉伸弹簧几乎要耗费全部手指力量才能拉直,弹出去的时候手指完全不受控制,劲道大的离谱
  根据法律规定,玩具枪超过1.8焦耳/平方厘米就可被视为违法枪支
  陈舟简单估计,他手上这个脑瓜崩神器的动能应该能达到16焦耳每平方厘米了,要是凑近来一下,别说包装薄弱的啤酒罐,就是弹碎兔子头盖骨也不在话下
  当然,受到攻击距离的限制,脑瓜崩神器根本不可能作为武器使用
  但和其它奖励物不同,脑瓜崩神器看似是一件无用之物,其实浑身是宝
  拆掉的弹簧可以在改进枪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燧发枪的弹簧与这种拉伸弹簧完全不同,但从原理上讲,它们都是相通的,使用现代工艺的弹簧,效果可能会更好
  而且这四个脑瓜崩神器总共能提供12根优质弹簧
  陈舟不仅可以用它们改进燧发枪,还能用它们做复合弓、连发弩甚至是弹匣
  受到工艺和材料的限制,在孤岛上,有许多现代工业的重要零件他都制作不出来,弹簧便是其中一件
  且就算拆掉弹簧,剩下的不锈钢指套也有用处
  把它们缝合在镶嵌金属的皮毛上,就能制成一只只有四个手指的不锈钢护手,在与野兽或土著的战斗中,有一双不怕劈砍的手足以决定胜负的天平向哪边倾斜
  陈舟之所以对落后的食人土著心存畏惧,一方面因为他们性如野兽,凶狠残暴
  另一方面就是畏惧他们的弓箭和木矛
  没有护甲的情况下,防御力平等,仅靠射速缓慢的火绳枪和锋利的长柄斧,他的杀伤力、射程确实远超土著,但容错率却是一样的
  万一倒霉,隔着老远被射了一支毒箭,别说用长柄斧,就是给他一柄廓尔喀军刀他也得把小命交代在这
  要是有一身铁甲,哪怕不是欧式铁罐头一样密不透风的全身重甲,只是唐鳞甲或锁子甲,情况也将大不相同
  食人土著完全无甲,根本承受不住利斧的劈砍或火药迸射铅弹的威力
  覆盖全身铁甲却能无视他们的木箭和木矛,只要体力充沛,面对土著,完全能做到以一敌十毫发无伤
  可惜的是,从船上带下来的金属零件都已成型,除非熔铸重新锻造,否则根本不能制作盔甲
  那些铅板倒是具备一定的可塑性
  但铅实在太过沉重,要是做一身铅甲穿上,恐怕走路都费劲,更别说拎着斧子奔跑砍人了
  收获这四个脑瓜崩神器,既能提升攻击频率,又能给手掌上一层防护,在陈舟看来,这也算完成全身甲的一小步
  ……
  将脑瓜崩神器重新装回包装,唤回来福,陈舟重回窑洞
  当晚吃过饭后,他卸下了那12根弹簧,然后点亮油灯,掏出笔记本和新制成的“钢笔”,在纸上画下几行线条,构思起改进版燧发枪的结构
  凭他现在的条件,即使做出弹匣,也不可能制造出全自动步枪
  燧发枪射速缓慢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装填火药位置分离,且要装两次、前膛装弹、通条装弹缓慢,这都是它的毛病,其中最为致命的一条便是装填火药
  假如能手搓带有底火的子弹,一切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但很可惜,手搓子弹对目前的陈舟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且他也没想把步子迈得太大——容易卡着蛋
  他只想制造一个带有简易装弹装置的后膛枪,那样就能节省装弹时间,只需添加火药
  少了一个步骤后,新式燧发枪的射速起码能从每分钟两枪提高到每分钟六枪
  也就是说,如果他在150米的有效射程内面对十名土著的进攻,边打边退,等土著抵达近前,他枪法又足够准的话,至少能干掉五名土著
  高达百分之五十的减员,已经可以使土著们丧失斗志,四散奔逃了
  ……
  纸张有限,不容浪费
  反复改进了几遍图纸,陈舟始终觉得不满意
  参照自动步枪的弹匣,制造一个能够往燧发枪枪膛内填装子弹的装置确实不难
  难点在于,怎样保证枪膛内空间密闭,不分散火药的威力,同时还要避免机械结构出故障,打着打着突然卡壳
  熬夜工作了好几个小时,最终没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绞尽脑汁,研究出的新方案倒是解决了枪膛空间和机械结构卡壳的问题,却把枪体变得非常臃肿,不仅不便于携带,也影响射击和瞄准
  总的来说,还是不合适
  坐在桌前,挠了挠头,陈舟感觉他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不过他的思维已经不像当年那般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了
  合上笔记本,吹熄油灯,他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了床上
  感谢:harveyzhang、看那里好大一个瓜、星辉映剑影、失败的仁酒、月华星幕、书友尾号7733、steven本人、中华心野、中国星际终于第一了、永爱九织、倪杰符、问天承道、毒奶粉玩家、kzzl、书友尾号0937、情止浓时、旧酒久鹫、书友尾号4238、书友尾号7791、祖贤是最美哒、关山慕寒的月票,感谢各位支持!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