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平底锅

  短期内较为要紧的事项都已完成
  田地中的小麦大约在7月15日左右成熟,大麦则要稍早一些,7月10日前后就可以收割了
  大麦的产量不及小麦,食用价值也比较低
  但陈舟不打算酿酒,对大麦并不重视
  ……
  发现天然肥料“鸽子粪”后,他暂时放下了继续开垦山上庄稼地的想法,决定在鸽子洞那座山的山脚下重新开垦一片田地,或是在岩河边开垦,以便于运输肥料,种植庄稼
  这两个心仪的地点,陈舟更中意河边山坡一些
  那里日照充足,且距离水源较近,旱季灌溉方便,唯一的缺点是搬运鸽子粪要多费些力气
  不过现在时间充裕,又有五个安装在工学椅脚轮中的轴承可用,陈舟并不觉得搬运鸽子粪是多么麻烦的事
  ……
  7月1日下午,回家以后陈舟将野鸽子全部拔毛开膛,处理干净
  旱季天气炎热,就算用盐腌制,挂在阴凉处晾晒也无法保证鸽子不变质,最好的保存方法就是吃掉
  当然,因为发现了疑似天然硝石的矿物,他还多了一种选择——冷藏
  但前往鸽子洞路途不算太远,且野鸽不是什么珍贵的资源,在陈舟看来,浪费时间资源去冷藏鸽子肉就是一种浪费
  还不如做个小冰箱把朗姆酒或亚力酒放到里面冰镇,或是榨几杯柠檬汁甘蔗汁之类的饮品冰镇消暑
  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时代,能躺在吊床上猛灌一口冰凉的酒水,该是多么惬意的事
  ……
  1日当晚,陈舟炖了一锅鸽子汤,往里面加了些许海带提鲜,又添了茴香增味,总体味道不错
  他足足吃掉了六只鸽子,来福、小灰灰、怀孕中的提子解决掉了剩下的部分
  一登山包野鸽,就这样消耗殆尽
  7月2日,陈舟取出敲下来的矿物,用锤子将其砸碎,仔细做了验证
  他找出一个木桶,往里面装了半桶水,然后加入大量敲碎的矿物,加以搅拌
  不久后,桶中的水就开始散发寒意,并渐渐结冰
  事实证明,这酷似盐粒的半透明晶体确实是硝石,而且是高纯度的硝酸钾,溶入水中吸收热量速度极快,他的冷饮算是有着落了
  2号当日,除试验那矿物是否为硝石外,陈舟还将保险箱门和保险箱搬到沙滩,拆除了一部分木石墙,调整好角度,把箱门和保险箱砌入其中
  船上没有这么厚重规整的金属板,铅板不适合做工具,好不容易得到一块适合切割的金属,他打算用一次次的切割将钢板切成稿子的形状
  镶嵌铁的木镐在挖掘过程中损耗过快,遇到岩石还容易变钝,扩张窑洞效率太低,如果能有一把钢镐,许多事情就能事半功倍
  当然,时空切割机只能把钢板切成适用的形状,不能打孔也处理不了细节
  待镐头切好,如何给它安装木柄就该陈舟头疼了
  ……
  等待第19次神秘奖励期间,陈舟开始为卧室垫平地面,并挖掘搬运白土,铺设地板
  按他之前的设想,卧室内部地面使用木板,外沿靠近墙体的地方则用石块或石砖铺设
  卧室的地板木材经过仔细挑选,色调大多保持一致,能使居所显得温馨舒适
  而经常生火的厨房则完全使用石砖铺地,以免意外失火
  八月中旬是下一个雨季,待雨水连绵不断,再想收集材料施工进展必然十分艰难
  为避免自己在漫长的雨季无事可做,陈舟铺设地板之余,又往窑洞周围搬运了不少石材和白土
  从前发放水泥的时候,他觉得那些水泥太多,经过几次施工将水泥消耗光后,他又开始觉得奖励的水泥太少
  许多坚固有用的建筑物都需要优质水泥作为建筑材料
  现在石砖已经有获取途径,若是能获取充足的水泥的话,无论是砖木结构的房子还是抵御攻击的围墙就都不成问题了
  忙活到7月10日,像日常取快递一般,背着登山包,带着来福,陈舟去沙滩拿他的奖励
  ……
  远远往奖励中心看一眼,发现此次奖励的包装是纸盒,且体积并不大,他失去了兴趣和好奇心
  估计此次奖励又是个“无用废品”或是“有点用处但不多”的东西,陈舟直接忽略奖励,开始整理切割好的木石墙
  由于墙体中加入了保险箱和待切割的石磨,垒砌新木石墙的时候需要注重更多细节,消耗的时间也更多
  中午没吃饭,一口气忙到天黑,砌好新墙后陈舟才有时间割开纸盒查看自己的奖励
  整个纸盒较为扁平,封口在侧面
  割开纸盒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稍带角度,包在塑料包装内的木头柄
  “卧槽?”
  看到木头柄的一瞬间,浑身疲乏的陈舟立马来了精神,攥住木柄,直接把盒中的物品拽了出来
  这是一个铸铁材料的平底锅
  锅体直径大概23cm,不算太深,煎鱼煎肋排煎羊肉片正好,锅柄使用木质材料,可以更好地隔热
  随包装还赠送了一个不锈钢夹子,一个刷子和一瓶保养油
  对陈舟来说,这是目前收到的所有奖励中,性价比能稳进前三的一件,功用可能仅次于那两把斧子
  有了这玩意,烙饼就不需要单独搭建一个炉子了,生起篝火放点油就能直接开工
  而且平底锅还能扩展他的食谱,为他增加更多做菜的可能性
  和沉重且需要专用炉灶的铜炒盘比,平底锅还有个便携的优势
  外出远行,带好调料和武器,随便打死只野兔或者鸟类就能原地生火做饭炒菜
  良好的饮食有利于补充能量,提高愉悦度,能延长行进的路程
  对来福这种爱吃熟食的小狗来说,也颇有裨益
  7月10日当晚,回家以后陈舟迫不及待地使用平底锅煎了几块海豹肉干
  当然,因为存放太久,这些海豹肉的味道并不喜人
  平底锅虽然是专业的厨具,做起菜来却也没有味道的增益,同样是抹油放入锅中煎制,除受热均匀,不会一边软一边硬外,和铜炒盘差距不大
  ……
  7月11日,陈舟收割了成熟的大麦,放在平台上晾晒
  7月15日,小麦成熟
  当日天色阴沉,有种要下雨的架势,收割完小麦后,陈舟把它们搬到了卧室内
  经过这么久的垒砌铺设,卧室的石砖地板和木地板已整齐地铺设完成,看起来规整了不少
  收割完的小麦就放在卧室窗下
  一束小小的方形光斑从屋外投入,照在小麦顶端,光束中飘荡着尘埃
  搬运小麦时看到了这颇具美感的一幕,陈舟忍不住找出纸板,用画笔将这一幕记录了下来
  这是丰收的美
  ……
  由于石磨还未制成,他暂时无法将麦粒磨成面粉,只能提前挑选好麦粒,以备日后使用
  收获庄稼以后,陈舟歇了两天——每天往山上搬运石材和白土太累了,他得缓缓
  7月18日,他重新投入工作
  眼下可做的事其实并不少,但特别紧迫的事几乎没有
  粮食方面虽然有些紧缺,套中的兔子、鸽子洞中的野鸽、河边的青蛙以及不时打到的大鸟都可供食用
  若实在没得吃,还可以对野山羊下手
  节省一点,一头野山羊足够食用一周,羊油还能用来补充脂肪
  ……
  六七月份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孕育新生命的季节
  母山羊最早怀孕,随后捕到八只幼鼠
  临到六月末,提子和小灰灰喜结连理,提子怀上了小灰灰的骨肉
  随着时间的推移,母山羊和提子的腹部越来越大,八只老鼠成长速度更快
  得益于充足的食物,它们的体型像吹气球一样疯长,毛发油光水滑
  光看这身皮不看长相的话,不知道的没准会以为它们是水獭
  陈舟不太清楚老鼠这种动物是公的大还是母的大
  但他能观察到,关在鼠圈中的老鼠体型有明显的差距,其中三只较大,五只较小
  通过体型,他判断三只大的是公老鼠,五只小的是母老鼠
  不过在七月十四日,投喂老鼠时他看到老鼠因争抢兔肉丸子站起来时,意外发现了辨别老鼠性别的正确方法
  原来接近亚成年的老鼠已经能明显地看出生殖器官了
  站起来抢夺兔肉丸子的那只老鼠臀部有明显的两个蛋蛋,也就是说,它是一只公鼠
  但这只公老鼠并不在那三只大老鼠的行列中,反而是体型较小的那一只
  倒有两只“大一号”的老鼠,翻过来并不能看到蛋蛋,却能在肚皮上找到两排乳头,从而得出它们是雌鼠的结论
  有了明确的判断方式后,陈舟用木棍将老鼠掀翻,挨个查看
  最后他发现自己简直是养了一个老鼠繁殖工厂
  这八只老鼠中竟然有六只母老鼠,公鼠仅有两只,倘若母老鼠每胎能下五个仔的话,待第一批老鼠全部怀孕后产崽后,他就能收获足足三十只小老鼠
  按照他目前的钓鱼技术,这三十只试毒鼠长大后足够用大半年——
  因为他每次只能钓到两三种鱼
  好在挑战没有强制他捕鱼的方式,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亲身体验,陈舟已经明白自己的钓鱼技术到底有几斤几两,并开始为拦河设网和鱼叉刺鱼做准备了
  除钓鱼外,赶海也是个获取食物的好方法
  每次潮退前往沙滩时,他都能在湿润的沙地上发现死鱼或是稀奇古怪的海蜇、贝类、螃蟹、海星、海胆等海生物,却因不熟毒性不敢贸然食用
  有了这些大公无私“试毒鼠”的勇敢献身
  可以想象,日后的食谱将会越扩越大,迟早能囊括整个岛屿的所有物种
  每每想到自己将来的幸福生活,顿顿海鲜山珍,陈舟就会感到遗憾
  他空有无数上好食材,却没有各类调料,这与现代社会完全是反过来的
  ……
  岛上资源和人力有限,他能想到的常见调料中,只有醋、酒、酱、盐是可以制造的
  醋能用酒发酵,酒可以用葡萄酿造,也可以使用大麦酿造,酿多了还能制成醋
  盐的需求基本靠海边的晾盐池,虽然质量稍差,但胜在产量高,主打一个管饱
  旱季炎热,每隔一周时间,随便在水泥结晶池里刮一刮都能收获四五斤盐,供应陈舟食用绰绰有余,山羊夫妇也沾了光,实现了盐分自由
  至于酱的制造,就要等小麦产量够高,可以支撑大量面粉消耗时才能制造了
  ……
  陈舟的三姥姥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心灵手巧,平时扎个笤帚苗扫把,绑个鸡毛掸子,搓个麻绳都不在话下
  她做的馒头大酱醇香诱人,炖菜时放一勺,增鲜提味
  或是弄点碎肉鸡蛋,加点油掺和在一起一炒,往面条上一淋,那滋味别提多带劲儿了
  从她那里,陈舟学到了大酱的制作方法,其主要原材料就是老面馒头和盐
  老面,就是将和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长期置于空气中,吸附了野生酵母菌的面,这种面自带菌种,有利于大酱的发酵
  馒头掰成小块放在阴暗且温度不算太高的地方发酵,等馒头长出白毛后再拿出去晾晒
  为加快馒头的晾晒速度,可以把馒头块掰得再小一些,直到它们被晒得一点水分都没有,再将其放入干净的容器中
  主材料备好后,还需要花椒、大料、茴香等调料熬水,还要用到酱曲和盐
  花椒大料以及酱曲陈舟自然是没有的
  但他听三姥姥讲过——
  酱曲,也就是酱引子,在做酱的过程中只影响发酵速度,并略微影响大酱的味道,对能否成功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花椒和大料也是一样,只影响大酱做成后的味道,也就是60分和90分的差异,不至于让大酱变得多么难吃,顶多使大酱的风味没那么多样
  说到底,最要紧的材料只有馒头、盐和水
  只要有这三样,大酱就能做出来
  待细碎的馒头块晾干后,准备一个干净的大缸,把馒头块倒入其中
  随后往缸中加入晾凉的调料水或者晾凉的净水,水无需太多,稍稍没过馒头即可
  添水的同时,还要按照比例往缸中放盐
  据陈舟三姥姥所说,口重的人,一斤馒头放四两盐,不喜欢太咸的,放三两即可
  加入全部主材料后,用布匹封住缸口——农村通常使用纱布
  到这里,就可以把缸搬到太阳底下晾晒了
  晾晒中的酱缸不能被雨淋,每天都需搅拌
  一般来说,晒一个月就能闻到酱香了
  当然,严格来说陈舟目前还没有适合发酵的容器
  木桶肯定是不行的,玻璃器皿太小,根本盛不了多少馒头块,而且也不便于搅拌
  大铁罐子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它肩负着烧水的重任
  大酱要晒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一直使用铁壶烧水,就吃不到炖菜,也不方便捞米饭了
  对此,陈舟的解决方案是——制陶
  他相信,在面粉多到可以做酱之前,他一定能搭建好炭窑和制陶炉,成功烧制出大小合适的陶罐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