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这个直接照搬!
  方浩大笔一挥道:“以后两条头版的内容,就直接转载新邸报前一天的新闻”
  方浩无耻的创造了“转载”这个词语
  但是《余杭日报》也没有能力自主撰写这些新闻,安安分分转载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紧接着是后面的几个版块了
  新邸报接下来的版块,是京都的当地新闻
  从市井新闻,到文人雅谈,全会刊登在这里
  京都哪位大人写出好诗,也可以刊登在此处
  这个就没法照搬,方浩只好让书院的学子和教师好好写稿子,早点撑起来这个版块
  再往下,是市井百姓最喜欢的
  连载小说的部分
  现在刘文卓的《西游除妖篇》已经完结,现在刊登的是一部描述豪门兴衰的长篇小说《红楼梦》
  这部小说是京都现在最热的小说,无数人为里面的内容牵肠挂肚
  只是这个《红楼梦》的更新属实太慢了
  所以新邸报还添加了几个短中篇的连载小说
  许多百姓都会把这个版块剪下来粘贴,这种叫做贴书的东西,在京都备受欢迎
  这个部分就只能让书院外出约稿了
  余杭文风兴盛,话本小说原本就很流行,不行就高价收购一本好小说连载着
  第四个板块,便是所谓的广告
  这里的内容是介绍京都某个酒楼、茶馆的美味特色,什么药店的灵丹妙药之类的
  但是翰林院是有底线的,这些广告都是查证后才会贴出
  如果是骗子的广告,翰林院是肯定不会刊登出来的
  这个部分倒是成了《余杭日报》最好办的版块
  余杭的商业发达,想要刊登广告的商铺太多了,只要考证过质量,不要虚假宣传,就可以接这些生意
  赶鸭子上架,方浩只好领着书院的老师学子,匆匆办出了第一份《余杭日报》
  在收集新闻的时候,方浩察觉,港口的商贾们对于商品的当日售价十分关注
  方浩问过才知道,港口的物价变动太快,有经验的商贾在购买物品前,都会参考前几日的价格
  方浩决定在地方新闻上增加一个类目,刊登当天主要货物的价格
  这样的话,来往余杭的商人,都会买上一份《余杭日报》当做参考
  而报社只用雇佣一个小童,每天询问各类物品的价格就行了
  小说的部分,书院找到了一名落魄的秀才,让他在报纸上发布自己的连载志怪小说
  于是,第一期《余杭日报》,终于完成了!
  这份抄袭、拼盘、赶鸭子上架,还有上广告的报纸
  一经问世,立马在余杭引起了轰动!
  那是因为余杭太需要一份当地的报纸了!
  去过京都的人,看过新邸报后,大家都很期待可以有一份属于余杭当地的报纸
  但是办报,必须得经过朝廷的允许
  所以即便有小型私报,也只是蜻蜓点水,不敢动静太大,引起朝廷的注意,那可就完蛋了
  这次余杭终于有了本地的官报!
  第一批《余杭日报》,三千份瞬间就卖光了
  很快,第二批的四千份报纸也全部售出!
  书院的老师和学子,都露出激动的笑容
  七千份都可以卖出去!
  办报的钱,就足够书院运转了
  更别说还有广告的进账!
  官学书院这才知道,原来办报可以赚这么多钱啊!
  有了余杭日报的进账,就足以养活整个余杭地区的学院了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