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一个不做生产的官吏,就得很多熟练的百姓做供养
  官员的人数一多,那百姓们的负担就重了
  比如官员人数最多的宋朝,就出现了冗官的问题
  冗,便是多余
  宋朝的官员太多,不得不裁撤冗官,这也是每次宋代变法的主要内容
  现在唐孝仁居然提议扩充官员?
  唐孝仁说道:“官员的人数,和要做的工作是一致的”
  “古国时,官员的工作不多,只需要劝农即可,没有很多事情”
  “所以上古朝代,就连中枢官员都没多少”
  “有的职位甚至都是兼职的”
  “那种年代民风淳朴,工作也好办,所以不用那么多官员”
  “但是来到春秋时期,各项工作逐渐变多,也变得细致起来”
  “经济需要文官发展,打仗也需要武官”
  “联盟还需要外交官”
  “这需要的官员就更多了”
  “随着时代发展,朝廷的事宜越来越多”
  “现在的一个郡县,所有官吏不足百人”
  “得管理整个郡县的刑事、农事、盐铁官营、征收赋税、教学兴学等”
  “那一定是忙不过来的”
  唐泽闻言点点头
  的确如此
  唐孝仁说道:“朝廷如果忙不过来,必然得假手于人”
  “不是给乡野的豪绅,就是给村里的富户”
  “那等于再一次下放了治权”
  “结合刚才说的兼并隐患,将会给朝廷带来更大的混乱”
  唐泽倒吸一口气
  唐孝仁说道:“青苗法便是如此,想让百姓沾到青苗法的好处,就得挨个走访,搞清楚百姓的实际情况”
  “但是大多数县衙,压根做不到这一点”
  “那么最后,官员只会把需要借贷的人口名额下发到当地豪强身上”
  “而豪强用着朝廷的低息贷款,再以高利贷借给农民”
  “这也是当初攻击王安石的一个原因”
  这下子唐泽完全明白了
  想要好的推行青苗法,就必须得有一支老练的官员队伍
  现在各地衙门,光是完成朝廷考核就够焦头烂额,更别说再好好的推行青苗法了
  但是扩充官员人手,又与儒家的理论相违背
  唐泽长叹一声说道:“大人,那这局真的无解吗?”
  唐孝仁说道:“也不一定,有天子在,这件事说不定还真有破解之法”
  最近的李天,心情非常得好
  自从把唐孝仁送出京都以后,朝廷终于动荡起来
  钱多明上来就要重启青苗法,弹劾的奏折络绎不绝
  漂亮!
  就是要这个局面!
  青苗法!
  李天也看了一些折子
  这次他吸取经验,又让翰林院查了王安石变法时,推行青苗法的下场
  果然!
  这个法令很坑爹!
  漂亮!
  钱多明是个好首辅!
  既然这样,朕就帮你一把吧!
  李天对小魏子说道:“来啊,召开殿前会议!”
  李天摆驾御书房,两名内阁大学士,六部新任尚书,全部聚在御书房
  这还是钱多明和齐顺义,进入内阁后第一次举行殿前会议
  工部和户部的新尚书,是在工部侍郎和户部侍郎里替补上来的
  二人也是头一回参加殿前会议
  别的都是老熟人了
  李天说道:“各位,今日会议要讨论的,是首辅钱多明推行青苗法的议案”
  此话一出,其余大臣便说道:
  “陛下,不可啊!”
  “青苗法乃是恶法啊!”
  “前朝的教训摆在眼前!”
  “万万不可啊陛下!”
  这场面可谓是群臣反对!
  李天看见这个景象,心里十分的满意
  漂亮!
  他继续说道:“钱大人,你讲讲自己的想法吧”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