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村长爷爷,你的腿真长

  大六小六不知去哪里翻出两个小葫芦瓢,也加入泼水大军。
  单方面碾压的乐趣,回味无穷。
  欢声笑语,独属玩家。
  观众们也是觉得奇了怪了。
  “这杨家人是不是傻啊,就乖乖坐着被人泼。”
  “他们倒是想跑啊,跑不了,我看到了,但凡站起来就腿软倒下。”
  “可能是地上湿,脚滑。”
  “看着确实挺湿的,不过,她们好会泼啊,居然一滴脏水都没沾到自己身上。”
  “是哦,你不说我还没注意,确实是泼水高手。”
  村长从城里回来的时候,一缸水又泼完了。
  “爸爸,没水了。”小人儿还想继续玩。
  “住手啊,不能泼了,会出人命的啊。”四十多岁的中年大叔,喊出了小老头的沧桑与无奈。
  杨家人是神经病吗就上门找虐?
  听到风声赶来,怎么就不能听全面?
  是他们家的杨志国干下糊涂事,那怂货一进去就什么都招了,还口口声声说是姚秋萍勾引他。
  呸,一个巴掌拍不响,他不上钩,谁能逼他脱裤子?
  出了事就把责任推给女人,孬种一个。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姚秋萍糊涂就算了,她那个娘竟然也是推手,得知闺女怀孕不阻止她作死,居然帮着隐瞒。
  唉,从苦难走过来的人,贼心一起,一发不可收拾。
  人家的抚恤金关她屁事啊?
  姚婶的宅子碍她眼了?
  毛病!
  这下好了,三个都有去无回,坐牢还是吃花生米,没再有多余的选择。
  “大六,小六,进去洗手。”诗诗扔下长瓢,对突然出现的村长不满。
  早不回来,晚不回来,瘾挑起来了,还没玩够呢,好可惜。
  小六围着村长转了一圈,“村长爷爷,你的腿真长。”
  是夸,还是嫌弃,说者知,听者也知。
  村长:……
  有好事者的村民问,“村长,你怎么一个人回来?杨国志和姚秋萍母女呢?”
  姚秋萍的家就在隔壁,刚才的闹剧无心参与,自家人的事,自然是要关注的。
  门开了,姚秋萍的亲爹第一个满脸心焦地跑出来。
  “村长,我媳妇和秋萍呢?她们是在后面吗?”
  杨家人被整得有气无力,两眼无神,除了耳朵动了动,跟一摊烂泥没差别。
  村长叹气,“姚老弟,你妻子和女儿糊涂啊,怎么能惦记人家春花父母的抚恤金?”
  “惦记就惦记吧,勾勾搭搭就算了,居然起歹计活埋春花还喂她哑药,真不是人。”
  “什么?”姚老太气红了眼,抓着孙女的手都在抖。
  “村长,你说他们给春花喂哑药?”
  姚春花担心奶奶又要气晕,赶紧拉着姚穗宁扶她进去。
  “奶奶,我现在好好的,你千万别气坏身子。”
  全员倒吸凉气,就连姚秋萍的父亲都觉得不敢置信?
  “村长,不,不可能吧,秋萍不是这种人啊,春花她能说话啊。”
  村长冷哼,“就是她怂恿杨国志的,且是你媳妇进城找人配的药,gong安已经查出来。”
  “她们就是担心春花没死成呼救才这样做,春花醒来后喊不出声,只得扒棺材板。”
  “要不是这后生耳力过人,全都得摊上杀人罪。”
  “春花没被药哑,那是她命大,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保住她。”
  “她们都回不来了,你自己进城去看她们吧。”
  王八羔子,胆大包天人命都敢碰。
  春花多好的孩子啊,怎么就摊上这么一对狼心狗肺?
  且不说春花没了姚婶子有多难过,就说村里出了杀人犯,谁还敢把闺女嫁进来?村里的姑娘哪家敢要?
  这不是害人吗?
  混账玩意只顾着自己那点私欲,真该千刀万剐。
  丑丑深藏功与名,修复个喉咙洒洒水,不足挂齿。
  姚父duang的一声坐到了地上,脸上苍白。
  杨老太心里咯噔,“那,那我家国志呢?”
  “他是主谋,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还难说,你们好赖不分,好意思来闹,就不怕治你们一个同谋罪?”
  “还不快滚,等着我报gong安送你们一家团聚啊,再敢来我们村闹事,小心遭报应。”
  杨家人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跑了。
  来时有多趾高气昂,回去时就有多狼狈。
  姚家门口安静了,屋里又哭上了。
  都是贪心惹的祸。
  杨志国也是个蠢的。
  姚春花父母的抚恤金,到头来还不是花到姚春花的丈夫孩子身上?
  明明有一份却不满足。
  贪心不足,要命。
  最终判决,杨志国犯了流氓罪和谋杀罪,吃花生米。
  姚秋萍同罪,因为怀有身孕缓刑,等生下孩子后同样赏花生米。
  她娘没有参与推姚春花,但察觉姚春花闭气身体未凉,不但不告知姚老太反而隐瞒,等同杀人,且哑药实打实经她的手,同样死罪。
  嚯,坏人消消消,好人安然无恙了。
  其他人睡得好不好不知道,宿在姚家的游玩七人组好梦连连。
  早上起来,接了个报喜的电话。
  “诗诗啊,我当爸爸了,你师娘给你生了个小师妹,你什么时候回来看她啊?”
  班导惊喜的声音差点就刺穿耳膜,不用问都知道母女平安。
  “没那么快,等回去我给师妹送见面礼。”
  “欸好好好,等你啊,给你的书记得看啊,回来要写读后感给我的。”
  “课业也别落下,记得叮嘱你家臭蛋和丑丑小师抽时间学习啊。”
  “知道啦知道啦。”诗诗心虚,她还没翻过那本书呢。
  唉,为什么不能书撞脑袋收录知识呢?
  电视上仙气飘飘的漂亮姐姐为什么就可以呢?
  眼睛是用来看美好的事物,不是用来看黑乎乎的字啊。
  辈分越来越低,大六扁嘴,“秋爷爷,妈妈的小师妹,能不能系我和小六的妹妹?”
  朵朵姨就很小了,比自己小那么多的小屁孩,叫小姨有点别扭。
  “可是按辈分她就是你们的小姨啊,你们叫我爷爷,叫她妹妹,不合适。”
  小六出了个自认为很好的主意,“那我们喊你叔叔吧。”
  班导瞬间年轻二十岁。
  小屁孩的脑回路与众不同,班导哭笑不得,决定保持原样。
  “乖,小姨在家等你们回来,好好玩,再见。”
  班导挂了电话。
  娃娃喊他叔叔,那诗诗岂不是跟他平辈?
  相差二十多岁的哥和妹,有点吓人。
  姚老太心情好,得知恩人要南下,用家里仅有的籼米发酵做成白糕。
  “带着路上给你孩子们垫肚子,可惜春花手伤着,她的手艺比我更好。”
  老太太忙前忙后,又做了顿东坡豆花和粉蒸肉,想着是临别前的招待,结果……
  “你们想一家人进京吗?我的店缺手艺人。”
  地方菜,地方人做,味道更正宗。
  就这样,他们离开后的半个月,一家三口踏上了进京的火车。
  姚老太考虑了几点。
  闺女失踪多年,久别重逢,她想多陪陪孩子,弥补多年的缺失。
  孙女遭了大罪,即使占理,在村里也会受人指指点点。
  她老了无所谓,孩子们的路还长,与其赌人心,不如远离是非源头。
  机会就在眼前,理应珍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