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做完这一切,他将刘清明那份数万字的报告和自己的摘要重新装好,郑重地放进了最上面那层、需要立刻上呈的文件篮里
  一周后,清江省委办公室
  省委办将一份文件送到了省委书记林峥的办公桌上
  文件由国办下发,醒目的红色标题印在首页上方正中位置:
  《国办关于2001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文号是国办发[2001]28号
  林峥仔细阅读文件的每一条内容
  这是继去年推动徽省单省改革以来,国办发出的又一份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文件
  文件开篇就指出,经过中央多路调查组的调研,各地农村问题日益严重,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部分地区干群矛盾尖锐,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度持续降低,有些贫困地区的农民,甚至连基本生存都成了问题
  因此,中央决定,在单省试点的基础上,允许其他未被列入首批试点的省份,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部分县乡,展开试点工作
  其目的,在于搜集更加广泛和详细的数据,为下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的最终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林峥读到这里,心中已然有数
  这份文件,等于是给了地方更大的自主权,变相地扩大了试点的范围
  他继续往下看,当读到文件末尾时,他的动作停住了
  在国办那鲜红的公章之下,还有一行用红笔手写后又圈出来的附注
  字迹很小,却很清晰,只有三个字
  “云岭乡”
  林峥想了想,拨通了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董智彬的内线电话
  “书记,有什么指示?”电话很快接通,传来董智彬沉稳的声音
  “智彬同志,刘清明现在任职的地方,是不是叫云岭乡?”林峥问
  董智彬在那头略微思忖了一下,立刻回答:“对,书记是清南市下辖的云岭乡”
  “他最近,有没有什么材料送到省委来?”
  “没有,”董智彬的回答很干脆,“办公厅没有收到任何以他个人或者云岭乡党委政府名义递交的报告”
  林峥结束了通话,心思转动
  没有通过省委的渠道,那中央这份文件上,为何会单独点出云岭乡的名字?
  他叫来了自己的秘书方慎行
  “小方,你去查一下,清南市云岭乡最近发生了什么事?要快”
  “好的,林书记”
  方慎行记下他的指示,转身快步离去
  不到半个小时,办公室的门被再次敲响
  “林书记,我查了一下”方慎行将一份手写的记录放在林峥桌上,“云岭乡在一个月前,发生了新成集团下属矿山的多起矿难瞒报事故事情查清后,新成集团方面做出了公开道歉、高额赔偿,并向云岭乡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林峥点点头:“还有吗?”
  “还有就是,他们乡里通过贷款修建的一条三级公路,前段时间刚刚举行了开工仪式不知道这个算不算?”
  “没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方慎行补充道,“前不久,省委宣传部、省青联和共青团省委,联合拟定了一份推荐名单,准备向中央推荐今年的‘全国十佳青年’,云岭乡乡长刘清明同志,就在这份名单上”
  这件事林峥当然清楚
  虽然他没有亲自干预过名单的人选,但整个清江省委,又有哪一个人不知道,刘清明是他看重和欣赏的年轻人
  可问题是,无论是处理矿难,还是修路,亦或是个人荣誉,这些事情,哪一件也和“三农问题”以及“税费改革”挨不上边
  林峥有些不得要领
  他转而问道:“吴省长出国有一周了吧?什么时候回来?”
  “报告书记,吴省长明天坐法航的航班回国,应该会在驻京办歇一晚,后天上午回到省城”方慎行答道
  那就不是通过吴新蕊?
  吴新蕊人还在国外,不可能为这件事去向中央递话
  那这个刘清明,又是怎么让中央点的名呢?
  他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苏清璇,吴新蕊的女儿
  刘清明的对象
  难道,是通过她的关系?
  林峥看着那份文件上小小的三个字,越发觉得这件事不简单
  一个偏远贫困乡的名字,出现在一份决定全国大政方针的文件里,这绝不是巧合
  唯一的解释就是,刘清明通过某种不为人知的渠道,将一份份量极重的报告,直接送到了最高层的案头
  为什么,他没有找自己?
  林峥一下子就想通了
  这件事一定在下面就受到阻力
  无法通过正常的组织程序上传
  刘清明不得已,只能直达中央
  他不想在事情明了之前,让自己为难
  想通了这一点
  他对方慎行说:“通知一下,等吴省长回来,我们马上开个常委会,议题就是这份文件”
  林峥有些吃惊,中央对基层的报告如此重视
  是对报告本身呢?还是撰写人呢?
  9e43.sbs手机版:9e43.sbs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