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和谈

  大王之前抽出一个五十亩的田园之基,幽州已经开始轰轰烈烈的春耕了,大王忙着忙着忽然恍悟,他今年的地没种!
  大王赶紧把送的五种作物翻了出来,以后他不但有好吃的菜了,今年秋天就能吃上好吃的主食了,不出意外应该比白哥那里进货的还好
  玉米、香米、绿豆、燕麦、赤豆
  大王一看,并不陌生啊
  “都在白哥那里见过的,就让本王看看梦梦出品好在哪里吧”
  大王终于想起来他的开荒计划,赶紧叫来和光问了问
  “东鲜卑带回来那些俘虏,荒开的怎么样了?”
  “大地化冻就开始开荒了,他们统一在西城门附近开荒,殿下不是说西城门人多吗,太多荒地不好看,今年东鲜卑人加上新来的难民,西城内能全部种上作物”
  那还行
  大王放心了,终于转移了点注意力到他的地里,魏慎看这货终于不皱着小眉头练武,开始兴致勃勃的忙着种地了,跟着松了口气
  时刻关注大王动向的丞相和太傅也松了口气,他们真怕大王拿自己那一万骑兵去死磕匈奴几十万的联军
  看他忙别的去了,有种可以稍微喘口气的安心真不是他们想太多,是大王已经开始给军队吃肉了!
  这说明什么?
  这种伙食一看就是在搞体力储备,而这种准备只会有一种原因
  这支军队即将面临大战
  毕竟幽州还没富裕到给军队吃肉的地步,不,就是长安的驻军也吃不上
  大王的日程一般是上午上班上学,下午种地
  这种日子持续了三五天,这天大王没去学宫,被太傅逮到拖去练字
  可惜今天凳子不好,它有刺
  徐太傅出去一趟回来,发现大王跑了……
  他深呼吸一口,发现也没都跑,陪读的熊还在
  那已经是成年熊模样的大熊还老老实实倚着大王的桌案坐着,低头认真玩纸
  太傅看了一眼,然后他顿住了
  他走过去认真打量,发现熊拿着一枚印章在纸上认认真真的敲
  徐太傅露出个笑来,别说这罴大王养的真好,还挺可爱的瞧瞧这印,还敲的挺齐?就是大王心挺大的,怎么印章这种东西都给太玩,这一排一排的……等等!
  那是张大王写过字的纸,上面还有印泥的那一排印的清清楚楚,赫然是‘宁德’二字!
  再一看熊掌里的大印……怎么那么像皇帝的印章?
  徐太傅仿佛被雷劈了一下,整个人僵在原地,脑子都转的慢了,这玩意……哪来的?
  容不得他多想,这时候跑路的大王匆匆跑回来了,他一把抢过熊掌里的大印背身后,然后装作无事发生的跟太傅打招呼:“太傅,本王忽然有点事,今天先练到这里了,再见!”
  说罢扭头就跑
  熊看大王跑了,爬起来跟了上去
  只太傅在原地僵了一会儿也没想明白,他捡起地上的纸,确确实实的皇帝印章别告诉他,还有人敢私刻皇帝的印章自己敲着玩?
  他忧心忡忡的把纸折折藏袖子里,直奔丞相那里
  俩老头拿着那张越练越潦草的习字帖,百思不得其解,进而坐立难安
  大王好像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搞了什么大事?
  朱提离开长安的第六天,匈奴联军围了长安城
  这六天人心惶惶的长安城又跑了不少人,难得是百里瑾扛住了
  在有朝臣劝豫王殿下先南下避避的时候,人家口气和刚来时候一样硬,那就是他绝对不会走的,他回来就是为了不计一切代价营救宁德帝,他百里瑾绝对不会背弃他父皇和长安城
  真孝顺还是哄堂大孝还不清楚,反正豫王在长安城的声望有了量变的提高
  还没南逃的百姓对豫王很是推崇,民间已经有了-‘豫王才配上位皇太子’的说法
  这个是真民间,还是豫王自己带的节奏,就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
  匈奴联军号称四十万,很快围了长安城
  匈奴左贤王兰赫接受了朝廷提出的议和,百里瑾力排众议拒绝让老二的岳父大司农主导议和,他让现任宗正百里固去了
  长安的诉求无非两个,退兵、释放宁德帝
  可惜主动权不在他们,双方开始拉扯,漫天起价,坐地还钱
  大王收到长安情报组送来的开始议和消息很是松了口气,总之现在不大开杀戒少死点人,就是好的
  大王的底线目前很低,至于抢去的东西……那个,世事无常,说不定哪天就回来了?
  大王自己私心里觉得长安那些老头子会很擅长这个,毕竟他现场围观过他们在朝会上的扯皮大战
  但他显然低估了这次匈奴和各个参与者的野心
  他们筹划那么久,已经顺利的打到了长安,南边的富丽江山就在脚下,一点点好处就继续回去放羊显然是不可能的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