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摊牌,粮商跳江

  第368章摊牌,粮商跳江
  “慌什么!”
  “说不定是云逍子故弄玄虚,用空船来安抚民心”
  王时敏厉声呵斥
  众多士绅和富商一听,觉得极有道理,这才安静下来
  “是真是假,派人去打探一番就是了”
  席本桢立即派人进城去打探消息
  派出的人还没离开白鹭洲,一名洞庭商帮的商贾匆匆而来
  “席会首,大事休矣!”
  那商贾一声哀嚎,将一张《大明日报》递给席本桢
  席本桢打开报纸,看了头版头条,眼前一黑,随即一跟头栽倒在地上
  众人七手八脚地将他扶起来,掐了好一会儿人中,这才将他弄醒
  阮大钺拾起报纸,仔细看了一遍,一声哀叹:“大事休矣!”
  今天的《大明日报》头版头条,刊载了浙直总督官署发布的一则告示
  内容倒是不多
  鉴于粮价暴涨,浙直总督自湖广征调一百万石米粮,当日分发南直隶、浙江各地
  由官府出面,直接向百姓出售,不再限量
  至于价钱,着实有些离谱……八钱银子一石
  告示上还说,由于江南各地粮商,故意哄抬粮价,因此严令各州府县衙门彻查
  在此期间,所有销售米粮的粮店不得进行买卖
  简短的告示,如同一道惊雷,劈的众人目瞪口呆
  半晌,士绅和富商们才回过神来,凉亭内顿时炸开了锅
  “假的,一定是假消息!”
  “云逍子总不可能真的是神仙,能凭空变出一百万石粮食出来?”
  “竟然比平时粮价还要低出两钱,怎么可能?这还不把官府给亏死?”
  ……
  华允诚幽幽一声叹息,说道:“都别争了,《大明日报》上的告示,多半是真的”
  “事情还不明摆着吗?”“咱们这次,被云逍子当猴子一样耍了啊!”
  席本桢一声哀叹,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苍老了十岁
  众人依然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席本桢向那报信的商贾问道:“这《大明日报》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商贾答道:“前后不到一个时辰”
  席本桢说道:“据我所知,《大明日报》是头天晚上就刊印好了的也就是说,这告示昨天就拟好了,江右商帮的粮船一到,报纸就公之于众云逍子,这是早有预谋啊!”
  一人说道:“这也说明不了告示中说的是真的吧?”
  “现在事情还不明朗吗?”
  “征调一百万石粮食,哪有那么容易?云逍子显然早在粮价暴涨之前,就开始在湖广征调粮食!”
  “以云逍子手里掌握的权力,从湖广征调粮食又算什么?加上有江右商帮这帮舔屁股的出力,筹集一百万石又有什么难的?”
  席本桢的一番话,如同一通冰水从众人头上浇下来,顿时通体冰凉
  一人难以置信地问道:“云逍子,又是如何知道咱们会哄抬粮价的?莫非咱们当中出了内贼?”
  众人纷纷看向华允诚
  “你们以为是华家,向云逍子告密?”
  华允诚苦笑,随即满脸敬畏地说道:“云逍子有未卜先知之能,以前以为只是讹传,现在看来,十成十是真的算出咱们的举动,又算什么?”
  众人无不悚然而惊,只觉得一股寒意,自尾椎骨直冲后脑席本桢又是一声长叹,幽幽说道:“前几天,有人突然以十两银子一石的天价收购粮食,将粮价再次抬高一大截,当时我就觉着有些蹊跷现在总算是弄明白了,这些都是云逍子的毒计啊!”
  一名士绅还是不明白:“云逍子哄抬粮价,对他有什么好处?”
  “对他没有什么好处,可却坑死了咱们啊!”
  “你们忘了,再后来市面上突然间多出一大批粮食来,咱们根本想都没想,直接高价吞下,搭进去一笔银子现在粮食不值钱了,咱们还不亏死?除了云逍子,还能是谁?”
  士绅、富商们额头冒出冷汗
  将粮价哄抬到天价,然后又暗中放出一大批,从中大发横财
  这简直就是绝户计啊!众人觉得自己就像是一群猴子,被耍的团团转,却还在沾沾自喜,等醒悟过来为时已晚
  “最狠的还不是这个”
  席本桢苦涩地一笑,“现在粮价暴跌,云逍子又下令官府,让各地粮商不得向外出售粮食,咱们高价收来粮食,就会烂在手里面”
  “这秋粮马上就要上市了,咱们手上的粮食,要么低价出售,要么就会烂在仓库里云逍子,这是把咱们的退路全都给堵死了啊!”
  凉亭中一片死寂
  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可凉亭中的士绅、富商,却感觉如同置身于冰窟中,浑身一阵阵发凉
  现在不是考虑跟云逍子斗法输赢的问题了,而是自己的损失了
  阮大钺脸色苍白,手足冰凉,心头忍不住一阵阵颤栗本以为这次可以致云逍子于死地,到头来,竟然被云逍子玩弄于股掌之间
  原来跳梁小丑就是自己,真是可悲、可笑!
  这时又有人匆匆前来报信
  江右商帮的粮船,这次向南京一次运了十万石粮食,运到之后,直接拉到街市上,以八钱银子一石的低价公开出售
  如今全城都轰动了
  城中的所有粮店都接到官府的通知,在查清哄抬粮价的原委之前,一律不准开门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心中最后的一丝侥幸化作了乌有
  众人惶惶不可终日
  这时忽然传来‘扑通’一声闷响
  有人惊呼道:“王常生跳江了!”
  众人纷纷探头看去,见一个人在江中冒了几头,随后便沉入江中不见了踪影
  这个王常生,是江南一带的大粮商,这次囤积的粮食最多,损失自然也是最大
  他也是太贪了,前几天甚至去借贷,用于高价收购粮食
  如今粮食不值钱了,自然是血本无归,除了跳江,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路可以走
  士绅、富商们在心里仔细算了算自己的亏损,很多人也跟着有了跟王常生一样跳江的念头
  uu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